拒绝算法“脑腐”:在信息茧房中重获思考主权
创始人
2025-04-28 19:41:59
0

文|疯人评

你听过“脑腐”这个词吗?

“脑腐”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854年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质问:“当英国忙于治疗土豆腐烂时,为何无人关注大脑的腐烂?”

而今天,短视频平台,永无止境的“下一个视频”,让大脑的“腐烂”,从隐喻变成了现实。数据显示,2023—2024年“脑腐”一词,使用频率激增230%,Z世代甚至自嘲“我的大脑已被社交媒体腌入味”。

脑腐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刷屏后的空虚感、对复杂信息的理解力下降、观点极化倾向加剧。

“精神迷糊、注意力涣散、认知衰退”,这正是算法时代的信息代谢综合征。

2024年,牛津年度词汇“脑腐”(Brain Rot)的当选,揭示了数字时代最深层的集体焦虑。

人类的思考能力,正在被算法喂养的碎片化内容侵蚀。

插翅难逃的社媒认知喂养圈

凌晨两点,在26℃空调房里,床头一堆充电线缠绕着,摔裂的手机屏幕透过光像蜘蛛网状似的,小林蜷缩在床角,但她依然毫无睡意。

抖音算法,早已摸透她的生物钟。萌宠视频在23:30,在01:30插入“打工人必看!月薪3万副业攻略”,精准刺中她刚被裁员后的焦虑神经。

今日头条的震惊体标题,也不断进化。当“上海独居女生被AI监视”的推送弹出时,她的拇指,已先于大脑,完成0.3秒的点击动作。

这是算法为她量身定制的认知喂养程序。每下滑三次,必有一个“爽点”,每观看120秒,必有一次情绪震荡。手机陀螺仪,记录着她从靠坐,滑向平躺的姿势变化,瞳孔追踪系统捕捉到,她对职场PUA话题,多0.5的秒额外停留。

她的视网膜,不断倒映着信息流瀑布。

萌宠爪垫特写与预制菜黑幕调查,无缝衔接;明星塌房混剪,紧跟着MBTI性格测试。大脑前额叶,在多巴胺的持续轰炸中,逐渐缴械,就像实验室里,被电极刺激奖励中枢的小鼠,明明食盆已空,仍疯狂踩动获取虚拟快感的转轮。

当窗外泛起青色时,小林突然在某个科普视频里,听到“信息代谢率”这个词。她挣扎着点开“减少推荐”按钮,系统却弹出:《深度解析:为什么越聪明的人,越喜欢熬夜》。

推荐算法早已预判了她的每一次的觉醒企图。毕竟在过去237天的深夜拉锯战中,她关闭推荐功能的最长纪录,仅仅是43分28秒。

这场深夜拉扯,背后藏着恐怖的认真陷阱,我们,正在被算法,不断蚕食。

而算法茧房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窄化,更是思维能力的退化。

首先,难逃认知降级。哥伦比亚大学实验表明,连续两周每天,刷短视频2小时以上,被试者在逻辑推理测试中,错误率明显上升。碎片化信息流,削弱了大脑处理复杂文本的能力,让我们患上了“140字以上内容恐惧症”。

其次,逃不开的情绪操控。抖音的“情感标签”系统优先推荐,激发强烈情绪的内容,例如“毒鸡汤”金句或争议性话题。这种“多巴胺投喂”,导致用户对理性讨论的耐受度下降。

纬度更大的是,社会的撕裂。

当不同群体,被算法隔离在平行信息宇宙中,共识基础将逐渐瓦解。这或许正是网络骂战频发,却无法对话的深层原因。

而更隐蔽的危机,在于认知主权让渡。用户误以为“点赞即思考”,实则将价值判断,外包给算法,而更多的人,也无法分辨,算法推荐内容与自主搜索信息的差异。

解剖信息茧房:抖音与头条的算法“驯化”逻辑

要理解脑腐成因,必须破解平台算法的底层机制。

以抖音为例,其推荐系统的核心公式是:用户行为(点赞/收藏/分享)×行为价值权重=视频推荐优先级。这套机制通过三重“驯化”完成对用户的控制。

从一个社媒账号的发展过程,可以探究出,我们是如何被驯化的。

首先,难以逃过的是,冷启动陷阱。

新账号发布内容后,系统首先向“可能喜欢该视频的用户”推送,若初始互动数据达标(完播率>50%),则进入300→3000→10000的流量池升级。这意味着只有符合算法偏好的内容,才能成功被展示出来。

其次,成瘾会达成闭环。平台实时追踪“点赞、关注、评论区停留时长”等30+行为,通过技术模型,将创作者与用户互动,转化为数据燃料,形成“越刷越精准,越精准越沉迷”的恶性循环。

最终,价值单一化形成。被标记为“抖音精选”的内容,虽能获得流量扶持,但需满足画面精美、节奏紧凑等算法审美,渐渐地,短平快成为流量的偏好,深度长视频、慢节奏内容,则逐渐被系统性边缘化。

破茧行动:从算法驯服到认知觉醒

对抗脑腐,需要系统性策略,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些突围路径。

打一场隐私游击战。高手会使用浏览器屏蔽追踪器,或是定期清理社媒信息,来隐藏自己的真实喜好;或者是在抖音用“小号矩阵”分散兴趣画像,例如专门账号用于知识类内容。

有意识地建立跨平台对冲。

建立“信息对冲组合”,每天固定好时间分配,50%专业深度内容,30%跨界知识,20%娱乐消遣。实操下来,可能是用B站看课程解说,在豆瓣参与深度讨论,刷抖音放松娱乐。如同饮食结构均衡才能避免营养不良。用时间切割,才能防止思维腐化。

用行为矫正术,约束信息茧房。关闭自动播放功能,设置单次使用时长上限;训练自己“先收藏后看”,而非即时消费,利用48小时冷静期,过滤冲动内容。同时,可以参与读书会、线下讲座等,实体信息交换,将获得的观点,主动搜索验证,打破算法构建的“认知回音壁”。

这看下来,似乎是非常反人性的做法,但没办法,因为算法早已将人性弱点,研究得透彻精准。

在算法的洪流中,重建精神岛屿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抵抗工业文明对思维的侵蚀。今天,我们需要在数字洪流中,构筑认知堤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升鑫取得抗变形的组合式PCB...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华升鑫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种抗变形...
漫评:青年一代挺膺担当,书写“...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随着五四青年节的到来,广大青年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新时代的中国青...
浙江杭州:匠心点亮万家灯火 4月29日,刚参加完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倪萍,又回到...
我国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的海上... 新华社深圳5月3日电作为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的海上稠油油田,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番禺11-12平台3日...
拥抱智算!中兴通讯智算服务器订... 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爆发性增长,带动了智能算力需求飙升,一座座智算中心拔地而起,部...
华为申请到达角测量方法等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到达角测量方法、...
巴菲特官宣退休,苹果CEO发文... 2025年5月3日,94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将于年底正式退...
第二十三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 以“绿色智能 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太原煤炭(能源)工业技术与装备展览会日前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
芭田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芭田股份(00217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如何让微信CRM精准降本又增效... 内容概要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微信CRM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的"秘密武器"。通过企业微信与智能工具的深...
三星显示申请显示设备专利,可提...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显示设备”的专利...
原创 原... 欧洲有一个科学家卡尔达诺曾预测自己的死亡日期,到了日期那一天,他自杀了,实现了自己的预言。 卡尔达诺...
方大控股取得复合布齿冲击钻头专...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方大控股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复合布齿冲击...
雪神造雪设备取得造雪机用喷水环...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3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雪神造雪设备(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取...
卷积神经网络:从图像识别到智能... 在人工智能的璀璨星河中,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
AI动力腿为爬山开“外挂”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蔡俊 通讯员 赵盛迷 杨绍湫 “五一”假期,恩施大峡谷景区准备的近50套登山助力外...
账号遇险?Steam账号找回方... Steam账号被盗或忘记密码,对玩家来说无疑是场“灾难”。想象一下,你辛苦攒下的游戏库、好友列表,甚...
原创 技... 前言 4月30号下午,我国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安全落地,但是在宇航员出舱的时候,三位航天员皆是由工...
杭萧钢构取得临时支撑架专利,有...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临时支撑...
【一周连连看】AI重构教育公司... 来源|多知 Hi,节日快乐~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教育科技行业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在本篇中你将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