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算法“脑腐”:在信息茧房中重获思考主权
创始人
2025-04-28 19:41:59
0

文|疯人评

你听过“脑腐”这个词吗?

“脑腐”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854年梭罗在《瓦尔登湖》中的质问:“当英国忙于治疗土豆腐烂时,为何无人关注大脑的腐烂?”

而今天,短视频平台,永无止境的“下一个视频”,让大脑的“腐烂”,从隐喻变成了现实。数据显示,2023—2024年“脑腐”一词,使用频率激增230%,Z世代甚至自嘲“我的大脑已被社交媒体腌入味”。

脑腐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刷屏后的空虚感、对复杂信息的理解力下降、观点极化倾向加剧。

“精神迷糊、注意力涣散、认知衰退”,这正是算法时代的信息代谢综合征。

2024年,牛津年度词汇“脑腐”(Brain Rot)的当选,揭示了数字时代最深层的集体焦虑。

人类的思考能力,正在被算法喂养的碎片化内容侵蚀。

插翅难逃的社媒认知喂养圈

凌晨两点,在26℃空调房里,床头一堆充电线缠绕着,摔裂的手机屏幕透过光像蜘蛛网状似的,小林蜷缩在床角,但她依然毫无睡意。

抖音算法,早已摸透她的生物钟。萌宠视频在23:30,在01:30插入“打工人必看!月薪3万副业攻略”,精准刺中她刚被裁员后的焦虑神经。

今日头条的震惊体标题,也不断进化。当“上海独居女生被AI监视”的推送弹出时,她的拇指,已先于大脑,完成0.3秒的点击动作。

这是算法为她量身定制的认知喂养程序。每下滑三次,必有一个“爽点”,每观看120秒,必有一次情绪震荡。手机陀螺仪,记录着她从靠坐,滑向平躺的姿势变化,瞳孔追踪系统捕捉到,她对职场PUA话题,多0.5的秒额外停留。

她的视网膜,不断倒映着信息流瀑布。

萌宠爪垫特写与预制菜黑幕调查,无缝衔接;明星塌房混剪,紧跟着MBTI性格测试。大脑前额叶,在多巴胺的持续轰炸中,逐渐缴械,就像实验室里,被电极刺激奖励中枢的小鼠,明明食盆已空,仍疯狂踩动获取虚拟快感的转轮。

当窗外泛起青色时,小林突然在某个科普视频里,听到“信息代谢率”这个词。她挣扎着点开“减少推荐”按钮,系统却弹出:《深度解析:为什么越聪明的人,越喜欢熬夜》。

推荐算法早已预判了她的每一次的觉醒企图。毕竟在过去237天的深夜拉锯战中,她关闭推荐功能的最长纪录,仅仅是43分28秒。

这场深夜拉扯,背后藏着恐怖的认真陷阱,我们,正在被算法,不断蚕食。

而算法茧房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窄化,更是思维能力的退化。

首先,难逃认知降级。哥伦比亚大学实验表明,连续两周每天,刷短视频2小时以上,被试者在逻辑推理测试中,错误率明显上升。碎片化信息流,削弱了大脑处理复杂文本的能力,让我们患上了“140字以上内容恐惧症”。

其次,逃不开的情绪操控。抖音的“情感标签”系统优先推荐,激发强烈情绪的内容,例如“毒鸡汤”金句或争议性话题。这种“多巴胺投喂”,导致用户对理性讨论的耐受度下降。

纬度更大的是,社会的撕裂。

当不同群体,被算法隔离在平行信息宇宙中,共识基础将逐渐瓦解。这或许正是网络骂战频发,却无法对话的深层原因。

而更隐蔽的危机,在于认知主权让渡。用户误以为“点赞即思考”,实则将价值判断,外包给算法,而更多的人,也无法分辨,算法推荐内容与自主搜索信息的差异。

解剖信息茧房:抖音与头条的算法“驯化”逻辑

要理解脑腐成因,必须破解平台算法的底层机制。

以抖音为例,其推荐系统的核心公式是:用户行为(点赞/收藏/分享)×行为价值权重=视频推荐优先级。这套机制通过三重“驯化”完成对用户的控制。

从一个社媒账号的发展过程,可以探究出,我们是如何被驯化的。

首先,难以逃过的是,冷启动陷阱。

新账号发布内容后,系统首先向“可能喜欢该视频的用户”推送,若初始互动数据达标(完播率>50%),则进入300→3000→10000的流量池升级。这意味着只有符合算法偏好的内容,才能成功被展示出来。

其次,成瘾会达成闭环。平台实时追踪“点赞、关注、评论区停留时长”等30+行为,通过技术模型,将创作者与用户互动,转化为数据燃料,形成“越刷越精准,越精准越沉迷”的恶性循环。

最终,价值单一化形成。被标记为“抖音精选”的内容,虽能获得流量扶持,但需满足画面精美、节奏紧凑等算法审美,渐渐地,短平快成为流量的偏好,深度长视频、慢节奏内容,则逐渐被系统性边缘化。

破茧行动:从算法驯服到认知觉醒

对抗脑腐,需要系统性策略,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些突围路径。

打一场隐私游击战。高手会使用浏览器屏蔽追踪器,或是定期清理社媒信息,来隐藏自己的真实喜好;或者是在抖音用“小号矩阵”分散兴趣画像,例如专门账号用于知识类内容。

有意识地建立跨平台对冲。

建立“信息对冲组合”,每天固定好时间分配,50%专业深度内容,30%跨界知识,20%娱乐消遣。实操下来,可能是用B站看课程解说,在豆瓣参与深度讨论,刷抖音放松娱乐。如同饮食结构均衡才能避免营养不良。用时间切割,才能防止思维腐化。

用行为矫正术,约束信息茧房。关闭自动播放功能,设置单次使用时长上限;训练自己“先收藏后看”,而非即时消费,利用48小时冷静期,过滤冲动内容。同时,可以参与读书会、线下讲座等,实体信息交换,将获得的观点,主动搜索验证,打破算法构建的“认知回音壁”。

这看下来,似乎是非常反人性的做法,但没办法,因为算法早已将人性弱点,研究得透彻精准。

在算法的洪流中,重建精神岛屿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抵抗工业文明对思维的侵蚀。今天,我们需要在数字洪流中,构筑认知堤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技援疆再结硕果!广州援建53... 在广东对口援疆工作的精准支持下,一座科技感十足的“智慧灵芝房”在新疆疏附县吾库萨克镇拔地而起。202...
青海首条信创计算机整机生产线落... 7月11日,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绿色产业园,青海首条信创计算机整机生产线落地投产。这条由诚迈科技打...
“男孩像妈 女孩像爸”有依据吗...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遗传学成果已从实验室走入日常生活,为健康生育和疾病防治提供科学支持。我们常说...
龙源技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龙源技术(30010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苹果明年新品规划曝光!入门级i...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据Mark Gurman透露,苹果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新品,包括一...
美ITC初步裁定影石部分产品侵... 2025-07-12 07:20:22 作者:狼叫兽 7 月 12 日消息,根据一份报道显示,美国...
飞科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加...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飞科电器(60386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加湿...
宁波金发等申请双峰聚丙烯制备方...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金发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而上(苏州)智能取得热熔器内脚... 金融界2025年7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而上(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印航空难首份调查报告:坠机前一...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12日披露了此前印度航空波音787-8型客机坠毁事故的初步调查结果。 发动机燃料供...
河北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算力... 河北以建设京津冀全国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算力基础,目前已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算...
从独居到“帝国”,复杂蚂蚁社会... 协同合作让人类社会组织形式日趋复杂,人类文明也随之发展。相比我们不足十万年的文明,蚂蚁社会早在1亿多...
八款远程监控员工电脑软件功能特... 数字化办公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探索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优化团队协作效率,保障工作流程的高效推进...
新款舱外航天服+太空健身装置,... 今天(12日)早上,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开始进行垂直转...
当数据有了“智慧港口”,这些行... 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当智能化浪潮逐渐涌入产业核心生产环节,你是否想过那些驱动智能决策的海量数据,仅...
“如需空调扫码3元”,网约车开... 乘坐网约车要求开空调需额外付费? 近日,江西南昌一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自己乘坐网约车时被司机...
2025广州荔湾“羊城之夏”来... 7月11日,一场以“阅读”为核心、“科技”为翼、“运动”为脉的夏日文化盛会——2025年广州市荔湾区...
安徽合肥:多领域专家共话商业航... 7月9日,2025年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期间,由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科星图测控...
吉林化纤集团35K大丝束碳纤维... 近日,由吉林化纤集团联合东华大学、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上海电气、北京玻钢院等9家科研院所及行业龙头企...
整治APP乱象重在立规明矩 点开一个新APP,不给权限就只能“劝退”;明明没点续费,银行卡却莫名被扣钱;想找人工客服,得和AI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