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2024年度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举行。
省属企业共有三项科技成果获奖,
一起来看。
祝贺他们
接下来
让我们再看看
这些获奖 科技成果的具体情况吧
基于精准协同检测的道路行车安全与结构韧性提升技术
安徽交控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参与该项目研究,项目依托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2023及2024年度综合养护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多条高速公路养护项目,系统地开展了沥青路面病害精准检测技术与轻量化检测装备研究、面向行车安全提升的沥青路面主动抗滑技术、面向结构韧性提升的路基路面性能增强技术研究,攻克了沥青路面状况精准检测、雨雪天气行车安全提升、路面结构韧性提升的关键理论瓶颈与核心技术难题,构建了基于精准检测协同的沥青路面行车安全与结构韧性提升的成套技术,实现了传统沥青路面的转型升级和大规模实体工程应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2篇,编制地方标准1项。
复杂环境桩基智慧管控绿色施工与泥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随着复杂工程环境建设项目增多,超长大直径桩应用渐广。但传统桩基技术在水域、岩溶等特殊地质施工时,存在承载理论体系不完善、钻渣泥浆资源化利用不足等问题,导致资源消耗大、工效低、污染重,难以满足绿色建造和“双碳”战略要求。安徽建工路港集团、安徽建工路桥集团参与的“复杂环境桩基智慧管控绿色施工与泥浆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破解了上述难题,并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研究依托十余项重大工程实践,融合理论分析与工程验证,形成了群桩承载与沉降分析理论、新型高效循环泥浆及废弃钻渣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成套技术体系,提升了桩基绿色施工与智慧管控水平,推动桩基工程转型升级。成果已获国家专利12项,省部级工法10项,QC成果13项。
复杂地层深基坑工程精细勘察和支护施工成套技术
深基坑工程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要求给深基坑工程带来了诸多挑战。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安徽建工三建集团参与的“复杂地层深基坑工程精细勘察和支护施工成套技术 ”为基坑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并荣获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 奖二等奖。项目组沿着“原位探测→防渗治理→绿色支护”的技术路线推进,构建了深基坑防渗检测及治理技术,实现了上软下硬地层超深基坑低碳绿色支护,攻克了复杂地层绿色快速高效锚固技术难题。项目累计发表论文103篇,授权专利43项,形成省级工法5项,并入选2022年度中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成果已在多地得到成功应用,累计减少碳排放量约28000吨。
据悉,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交通运输领域科技进步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是全国交通运输领域最高奖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