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发展仍在早期阶段,业内:2035年渗透率或达10%
创始人
2025-04-23 04:41:25
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正吸引着全球锂电巨头的积极布局。但这一技术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面临着供应链、成本、材料及生产制备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近日举办的在CLNB 2025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有业内人士指出,全固态电池的发展需要全产业链通力协作,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应用,各环节需紧密配合,以推动技术突破和成本降低。

在固态电解质的众多技术路线中,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关键原料。然而,其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生产工艺,成为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瓶颈。与此同时,锂电行业正面临产能过剩和激烈竞争的局面,企业需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上寻求突破,以应对市场挑战。

尽管如此,全球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化进程正在加速。

核心成分被称为“白色黄金”

对于目前锂离子电池产业运行情况,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原秘书长刘彦龙认为,全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供大于求,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和规模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利润增长态势明显,二三线企业为了生存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产品,在与头部企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利润空间被压缩,亏损严重。

“在价格战争狂潮下,几乎没有赢家,即便是产业龙头也可能遭遇严重冲击,综合2024年产业趋势及变化看,未来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链博弈与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很多企业可能熬不过此轮洗牌周期”,刘彦龙进一步指出。

在现有成熟技术路径下,产能急剧扩张造成供给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成本压力突出,利润难有保障。因此,开拓创新是应对内卷的有效途径。

“电池方面,一方面要优化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包括增大单体电池容量、4C超充电池等;另一方面则是研发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及钠离子电池等。”

“由于能量密度高和安全性好等优势,全固态电池被看作是未来可充电池技术的核心。中国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多元化,固液混合电池布局早,产业链完整,各企业正逐步装车”,刘彦龙表示道。

固态电池现有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三种技术路线。SMM新能源事业部高级咨询项目经理朱健表示,硫化物将逐步成为主流路线,其综合表现最佳,但需突破成本问题。

而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生产中,硫化锂被视为关键原料之一,但其规模化应用往往面临加工成本高、加工工艺复杂等难题。此前,赣锋锂业研发部负责人叶明曾指出,硫化锂的合成工艺涉及高温、惰性气体保护等多重技术难题,对环境和设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固态电解质与电池正负极容易发生化学副反应,导致界面稳定性降低。

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果转化中心经理于亚楠也在CLNB 2025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上表示,硫化锂的离子电导率非常出色,但目前的生产工艺大多处于实验室研发到中试阶段,包括碳热还原、有机溶剂还原等方法。这些方法要么无法大规模生产,要么在生产过程中引入过多杂质。由于工艺限制,开发更高纯度或更大产能的工艺会显著增加成本。

“在固态电池中,硫化锂是许多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核心成分,不可或缺。目前市场上硫化锂的价格非常高,售价超过数百万每吨,也被称为‘白色黄金’”,于亚楠表示。

朱健表示,全固态电池生产成本目前主要来自于固态电解质,当前全固态电池生产制造成本约为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数倍,但长期来看需要“多管齐下”方可匹敌现有锂电池成本。

需全产业链通力协作

目前,全球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化进程正在加速。在汽车领域,丰田汽车预计于2026年开始逐步量产全固态电池,其生产计划已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认证;本田汽车也宣布,将于2025年1月起试生产纯电动汽车全固态电池;日产汽车则计划在2025年开始生产首批全固态电池。

在电池企业方面,宁德时代(300750.SZ)透露将在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规模量产;比亚迪(002594.SZ)则预计在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并计划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而赣锋锂业(002460.SZ)已形成固态电池全链路布局,在硫化物电解质及原材料、氧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电芯、电池系统等固态电池关键环节具备了研发、生产能力,并实现商业化应用,是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朱健亦指出,目前固态电池的发展仍面临供应链、成本及经济性、材料及生产制备的挑战。预计到2035年,全球全固态电池的渗透率将逼近10%。朱健强调,全固态电池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其发展需要材料、设备、电池、终端全产业链的通力协作。

他具体提到,“原材料企业需在供应稳定性和成本降低上下功夫,并与电池企业和车企协同研发,提升材料和电池性能。车企则需精准把握终端需求,助力固态电池稳健发展”。

对于全固态电池未来的经济应用方向,朱健认为消费场景将率先突破,而电动汽车潜力最大。他进一步解释道,“这是源于高端电动汽车对于高安全性和高续航里程的需求,但长期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在于规模化及降本逻辑。储能市场对电芯成本敏感度较高,仅部分价格敏感度较低且极度注重安全性的场景会使用固态电芯,短期内需求量有限。而3C数码消费电池由于体积限制,对于能量密度要求更高,叠加用户体验升级等因素,成为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的试验田,渗透率先突破10%”。

除了上述场景外,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也成为固态电池的重要新兴应用方向。此前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透露,其固态电池的研发在往低空经济等方向渗透,已经做出了320~500Wh/kg的大容量电芯。

目前,广汽集团的GoMate人形机器人续航能力达到6小时,相比同类产品节能达80%以上,就得益于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的支持;在上市公司中,南都电源(300068.SZ)、德尔股份(300473.SZ)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来源:时代周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水利部部署实施河湖库一体化监测... 钛媒体App 7月17日消息,为扎实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应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北斗等技术...
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助力绥德葡萄... 阳光讯(记者 李源 通讯员 李娜)在绥德县郝家桥村,一片片现代化的葡萄大棚内,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温湿...
先让 AI 学会害怕,再让它握... 以VLA模型,推动智驾从执行走向思考。 PART 1 破局:从路牌困惑到“读懂”世界 元戎启行研发V...
印度279死坠机或因操作失误:...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7月16日获悉,美方初步调查评估消息称,印度航空失事航班的黑匣子录音显示,机长关闭了...
原创 终... 前几天,英伟达CEO黄仁勋十分高调地在国内接受采访,说了不少赞美中国科技的“暴论”、“金句”,有人认...
原创 中... 7月15日,由中科科仪联合《真空》杂志、北京真空学会共同主办的“国产替代·创新驱动——真空技术助力科...
赋能就业新赛道!江南区首期“人... 近日,江南区首期 “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正式启动。本期培训班由江南...
美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恢复对... 来源:热点雷达 美国批准英伟达H20芯片恢复对华销售事件的核心脉络及深层逻辑如下: ⚙️ 一、事件核...
显微镜检测 显微镜检测技术 显微镜检测的重要性和背景介绍 显微镜检测作为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质量控制的基础手段...
APUS入选中国信通院数字医疗... 来源:猎云网 7月16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医学人工智能委员会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202...
亿晶光电取得一种IV测试仪改善...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滁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I...
吕梁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基地正式启... 本报吕梁7月16日讯(记者李全明)近日,吕梁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山西创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功...
锚定30万亿新蓝海!伍心康养与... 智能养老赛道迎来创新性突破。近日,伍心康养集团董事长陈柳树等高管团队接待松霖科技(603992.SH...
供应链智能体、智能座舱大模型,... 有了“脑眼手脚”能真正为人类做事的智能体,会场里“秀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新能源汽车中批量“上车...
西南首套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 7月17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西南地区首套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应急发电系统在成都新都亮相。这款高效率、安...
佛山康复器材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婷婷、钟泽诗报道:电动站立轮椅、可识别手语轮椅……在2025年残特奥会(全称“全国...
美团王莆中“放狠话”:2亿单易... 当美团单日订单量冲到1.5亿单时,整个互联网圈都在讨论这场「中国互联网史上规模最大的补贴战」。但在小...
国奥天开取得航天器冷却池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国奥天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李开复:中美大模型竞争关键在于... 近日,2025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在深圳南山香格里拉酒店举行。 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
微液滴生成技巧 微液滴生成技巧主要围绕不同的生成方法和技术特点展开,以下是一些关键技巧: 1. 使用微流控技术 注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