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最重磅实验来袭!哈佛教授挑战百年难题,量子引力遭受考验
创始人
2025-03-10 00:42:07
0

物理学界的老大难问题,居然有了新的突破口。

这一次,不是来自玄之又玄的弦论,也不是高深莫测的量子引力方程,而是一个实验方案。一个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真正执行的实验。

主角是哈佛和MIT的研究团队。他们没有去构建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论,也没有痴迷于捕捉单个引力子,而是另辟蹊径,从“可测量的随机涨落”入手,尝试用实验直接判断:引力到底是经典的,还是量子的?

这很关键。

因为目前的物理体系,四大基本相互作用里,只有引力还没能量子化。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全都已经成功融入量子理论,只有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还是经典的。这就像三个孩子进了大学,只有老四还在念小学。

所以,量子引力是物理学的终极难题之一。但几十年来,无论是量子场论还是广义相对论,这两大支柱理论都找不到让引力量子化的道路。我们对量子引力的了解,依然停留在“几乎一无所知”阶段。

但实验不需要完整的理论。它只需要一个可验证的假设,一个可以观测的现象。MIT团队想到了一种方法:看引力会不会导致量子纠缠。

纠缠,还是不纠缠?

  • 一个可以用来确定引力是经典的还是量子的实验说明。两个量子质量悬浮在彼此之间一定距离的地方,并通过引力相互作用

思路很简单。如果引力是量子的,它应该可以像光子、电子一样,通过某种机制导致远距离的量子纠缠。但如果引力是经典的,那它无法引发纠缠。

量子世界的规则非常奇怪,但它有个底线:经典物理不能制造出纯粹的量子效应。所以,如果引力能够导致纠缠,那就说明它一定是量子的。

这已经不是物理学界第一次尝试用纠缠来判断引力的量子性了。过去几年里,有很多类似的理论方案,但它们的问题在于:实验要求太苛刻了。

之前的方案,大多需要让巨大的物体进入“量子叠加态”——比如把一块微米级别的金属片同时放在两个位置上,让它自己跟自己发生引力作用。听上去就很魔幻,也确实非常难以实现。

MIT团队的突破在于,他们放弃了“量子叠加态”的思路,转而考虑一个更“温和”的实验设计:如果引力是经典的,它应该产生一种特殊的随机涨落。这种涨落会在两颗量子振荡子之间形成一种可测量的特征相移。

数学上的突破

他们推导了一套完整的数学框架,研究了经典引力和量子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核心方程是一个量子-经典主方程(master equation),描述的是量子物质如何在经典引力场中演化。关键参数是ε:如果ε=0,那就意味着引力是量子的;如果ε≠0,那就意味着引力是经典的。

这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判断标准。不需要测量引力子,不需要创建量子叠加态,只要测量两个量子振荡子的相互作用,看看它们的相移是否符合经典引力的随机涨落模型,就能得出结论。

可行性的问题

这个实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可行性比之前的所有方案都要高。它需要的是两个高度相干的量子振荡子,而不是巨大的物体进入叠加态。这种系统的构造,目前的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技术已经接近能做到。

它的核心测量手段,是精确测量两个振荡子的交叉相关谱,寻找那个关键的180度相移。这类测量,现代量子实验室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当然,实验依然需要非常强的隔离技术,需要把噪声降到极限,需要极其精准的测量。但比起之前的方案,这个实验的技术要求已经下降了至少一个量级。

也就是说,这个实验,真的可以做了。

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实验做出来了,发现ε=0,那么量子引力的方向就彻底锁定了。所有坚持“引力是经典的”物理学家,可以回家休息了。

但如果实验发现ε≠0,那麻烦就大了。因为整个物理学界基本默认“引力应该是量子的”,只是目前还没找到方法。但如果实验数据直接告诉我们:不,引力是经典的。

那量子引力研究的几代努力,就要被彻底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将迎来一场从未有过的危机。我们甚至可能要推翻量子力学的一些最基本假设。这可能是物理学有史以来最重磅的实验之一。

它不像大型强子对撞机(LHC)那样烧钱,也不像引力波探测器那样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它是一个有明确理论基础、可以在短期内实施的实验。如果实验成功,物理学界就要迎来一次真正的范式转变。

要么,我们第一次直接证明引力是量子的。要么,我们发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可能一直是错的。

来自:老胡科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能家居系统究竟有多神奇?全方... 智能家居系统依托物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居住体验,该系统通过运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对...
2025SDVoE技术白皮书 一、技术背景与核心要素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高清视频传输需求爆发,4K乃至8K分辨率视频在商业、医疗...
深圳一校长携机器人“学长”送比... 机器人“学长“给高三学子送比萨。通讯员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5月23日电 (记者 蔡敏婕)“哇,机...
中国石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中国石油(60185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青岛中集取得固定可翻转式中间隔...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青岛中集冷藏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娱乐无国界:TikTok公会如...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下,TikTok娱乐公会正以技术为利刃,打破文化与商业的双重壁垒,构建起跨越国界的娱...
正力新能取得一种储能电池系统专...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亲子家庭日 乐趣享习俗 5月24日,小女孩在展示制作好的手工龙舟。 当日,中铁建工青岛上合大厦项目部举行“童心同行 粽享端午...
以AI助力产业出海,文博会深澳... 5月23日,深圳文博会深澳国际文化科技园分会场活动开幕。系列活动以“AI出海产业跃迁”为主题,集中呈...
小米十年 “造芯” 终结果 在科技领域,芯片一直是核心关键,犹如皇冠上的明珠,吸引着众多科技企业为之拼搏。小米,这家以创新为驱动...
锐尔觅申请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相...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转...
刚刚,罗永浩百度带货首秀爆了 作者|天宇 来源|派代 5月23日晚8点,罗永浩带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正式开启在百度优选的直播带货首...
新一届TR35中国区入选者名单... 5月23日晚,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发布暨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上,新...
大中赫取得一种石料加工高效筛分... 金融界2025年5月2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湖南大中赫锂矿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新华社点赞小米玄戒O1:中国大... 5月24日消息,近日,小米正式发布了首款自研3nm手机SoC芯片,已经在小米15S Pro和小米Pa...
科技“整活”文化,这届文博会含... 当AI咖啡师递来一杯拉花精准的拿铁,当“硬核”机械臂现场挥毫泼墨,当隔空“打鼓”成为现实——走进第二...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营场景中的... 今天分享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营场景中的典型应用 报告共计:26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营场景中...
企业积极布局深海科技产业 海底...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随着深海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抢抓深海科技产业...
原创 近... 不得不说,5月上市的手机新品确实有点多,不知道有多少产品能让各位留下印象呢?有些产品甚至刚发布没多久...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防...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