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赛道” 新年如何加速“跑”?
创始人
2025-02-16 22:01:52
0

您还记得今年登上春晚舞台的扭秧歌机器人吗?人形机器人,不只能当演员,而且正在融入更多的生产生活。新春伊始,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在加速奔跑,在新赛道里抢占先机。

眼下,国内多款人形机器人不仅可以跳舞,而且都已经进入工厂实训。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是目前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

在江苏苏州的这家工厂里,人形机器人帮手已经开始忙活了。取放零件、检测产品质量、扫码入库、搬运物料,它们最多可以扛得动40公斤的东西。

而人形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经历严格的训练和学习。在上海张江,就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技术学校”,这里是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超过100台人形机器人正在这里训练。

总台央视记者 高媛:我现在就在位于上海的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我身后的这几台机器人,有的在打太极拳,有的在学走路。这些可不是花架子。就像人一样,人形机器人首先学会了走路和控制四肢,才能进行更复杂的作业。

专家介绍,人形机器人的训练也可以说是熟能生巧,输入的数据和训练的次数越多,机器人的智能程度就越高,能力越强。

不仅是工业场景的训练,这里还有一个机器人的足球训练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机器人刚刚在机器人世界杯中取得了冠军。实际上,训练机器人踢足球,是为了不断迭代它们的运动控制、视觉感知、智能策略等技术,提升运动能力、反应能力、智能能力,未来在医疗康养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北京计算机学会秘书长 王韬:随着技术的成熟,人形机器人在一些特定服务场景,比如工厂自动装配、电力巡检或高危工作环境等会有更多落地应用。从长期上来看,人形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家庭养老、育儿、家务等个人消费领域,我们的生活中会充满具有智慧的人形机器人,能够弥补有些场景下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智能生活正不断从科幻走进现实

不只是人形机器人,目前,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变生活。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智能生活,正不断从科幻走进现实。

您现在看到的这个无人机,又叫空地两用机器人。它是由哈工大航天学院最新研发出来的,大小只有300克,相当于一个苹果的重量。它不仅可以轻松地在地面滚动,还可以随时起飞,跨越障碍。它具有双轮或球形等多种形态,可以适应不同环境和地形。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我手上的飞行器是空地两用的飞行器,通过它巧妙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在空中飞行和在陆地滚动运行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就可以使它的续航和使用时间变得特别长久,能够适合比如说在火星探测等极端环境当中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

最近,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推出了全球最快的四足机器人“黑豹”,整体重量为38公斤,站立高度0.63米。它可以稳定跑出超过10米每秒的速度。一秒跑10米有多难呢?这个速度打破了四足机器人的世界纪录,同时也接近了人类的运动极限,只有少数的顶尖运动员才可能实现。

目前,研究团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黑豹”的研究,他们将这一代机器人的目标速度设定在了15米每秒。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人形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金永斌:根据我们统计可以发现,对于40公斤到50公斤的一个陆地的哺乳动物而言,它们的平均速度大概就是15米每秒,所以我们希望下一代的黑豹机器人的机动性能够跟生物的平均水平相媲美。

去年10月,俗称“机器狗”的工业级四足机器人在山东泰山景区充当智能“挑工”,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由于泰山景区地形复杂,且均为登山盘道,清扫垃圾此前只能通过人工挑运。“机器狗”展现了在复杂地形下的卓越性能和负载能力。

而这个春节期间,这款机器人装备的上岗,则让游客登山更便捷。它运用了先进的人体工学设计以及动力、电子和AI算法等核心技术,可感知穿戴者下肢的每一个运动趋势,帮助老年人和体力较差的游客更好地体验登山的乐趣。目前,已有部分游客开始试用这套装备。

在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他们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残障人士进行康复训练。通过传感器的读取,带动机械骨骼运动,残障人士就能实现行走。朵朵从小学舞蹈,17岁时,一次意外摔伤令她下肢瘫痪。2021年,她在网上看到了外骨骼机器人的视频。

外骨骼机器人用户 侯羿朵:我已经有12年没有站起来过,没有走过路,那个时候我已经忘记走路的感觉,所以我刚开始第一次用到这个机器的时候,我也明白每天所有人对我说的那句话,你要相信科技的发展,医学的发展。

经过良好的康复训练,朵朵的身体一天天好转。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对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培育极其重视,产业链生态链逐步汇聚,智能机器人产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主任、北京计算机学会秘书长 王韬:中国有望依托全产业链优势与庞大内需市场,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核心引领者。

编辑:束孟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楚天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楚天科技(30035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农创客奏响“浙”里“新农曲”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怡 “这几天的培训太实用了,AI在农业场景的应用让我大开眼界,回去后我要好好...
文辛春科技取得能增强信号强度的...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文辛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振...
微信最近的更新,怎么狂放大招啊... 掐指一算,很久没写微信更新了。 倒不是它没更新,主要是之前那些小打小闹,什么 UI 小改动,单独写出...
为产业升级储备人才!云南高科技... 7月4日,2025年云南省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无人机驾驶员竞赛决赛在昆明举行。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
每年50万吨退役风机叶片去哪?... 随着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退役风机叶片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首席...
1X机器人工业版筑基,家庭版持... 上海证券近日发布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1X在过去的十年中致力于制造高扭矩、低转速电机,最大限度地提...
聚研精机取得可调式珩磨杆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聚研精机(重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车智连取得电动辅助自吸车门锁装...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市车智连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动...
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即将大规模量产... 想象一下:电动汽车充一次电,能从北京一路开到广州;手机电量告罄,插上几秒钟就满血复活;电池不再有起火...
美的集团楼宇科技TRUE大会举... 2025年7月3日,美的集团第四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在上海闭幕,该大会是由美的楼宇科技发起并联合全...
2025车市半年考|集体跨界入... 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刘阳)继飞行汽车之后,具身智能已成为车企们的“新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
月亮“掉落”奇遇记:森林小伙伴...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森林中的小兔仰望着天空中那轮圆满而硕大的月亮,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哦,...
从厂房焊接到街头环卫 芜湖机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宁迪)“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态...
【光明论坛】乡村振兴 开辟就业... 【光明论坛】 作者:管前程(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台手术机器人两个“驾驶员”,... 交汇点讯 7月3日上午,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已有一台手术机器人的基础上,再次...
思想交锋、真正干货!见证河南盛... 7月3日,“端”上干货——2025主流媒体客户端顶端交流会正式启幕! 国内主流媒体客户端齐聚中原,围...
机构:脑机接口行业市场广阔 正...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多款AI产品入选信通院首批“开... 记者 潘婷 金融圈又出AI好消息。7月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信通院”)重磅公布2025年“...
《星空2》外星文明概念图曝光:... 在太空游戏爱好者的圈子里,一场意外的信息泄露引发了轩然大波。B社的一位环境美术师杰森·K在Lin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