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商报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近期,多家银行以及头部券商接连官宣接入DeepSeek大模型,并表示该系列模型可有效提升业务效率与准确性。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竞相部署DeepSeek大模型,这一现象反映了金融行业对AI技术的积极拥抱和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同时,接入大模型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金融机构接连官宣
今年开年DeepSeek“横空出世”并火爆全球,国内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布局,纷纷官宣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据国金证券官微2月6日消息,日前,国金证券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测试。兴业证券也表示,其搭建数智中台,支持接入阿里通义千问等开源大模型,日前又追加完成DeepSeek V3和R1两款大模型产品接入中台大模型矩阵,可实现诸多业务场景的全面赋能升级。广发证券则在其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广发智汇”正式上线DeepSeek客户服务模块,将助力机构投资者提升投研效率。
在银行业领域,江苏金融业联合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江苏金融科技”微信公众号日前称,江苏银行依托“智慧小苏”大语言模型服务平台,成功本地化部署微调DeepSeek-VL2多模态模型、轻量DeepSeek-R1推理模型,分别运用于智能合同质检和自动化估值对账场景中,通过对海量金融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重塑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金融语义理解准确率与业务效率双突破,为业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除了江苏银行外,北京银行、苏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成功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
此外,汇添富基金、诺安基金、万家基金等十余家公募基金公司已部署DeepSeek大模型,力推向科技驱动型基金公司转型。汇添富基金宣布,已完成DeepSeek系列开源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将应用于投资研究、产品销售、风控合规、客户服务等核心业务场景。诺安基金也宣布完成DeepSeek金融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并推出基于主流AI开源框架自主研发的“诺安AI助手”,于投研分析、客户服务、风险管控等核心业务场景启动试点应用。
“DeepSeek作为一款强大的AI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架构,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化升级机遇。”中国城市专家网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对于银行而言,DeepSeek的应用有助于提升业务效率、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例如在智能合同质检、自动化估值对账、营销、客服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对于券商等金融机构,DeepSeek则能够助力其实现更精准的市场分析、行业研究以及智能投研,从而提升决策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记者表示,金融机构接入DeepSeek后,可以将其应用于投资研究、客户服务、风险管控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从而提高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警惕潜在风险
尽管DeepSeek系列模型可以提升业务效率与准确性,但是金融机构对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后续操作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仍值得持续关注。
“金融机构在接入DeepSeek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安全和合规性问题。”林先平表示,金融行业对数据的安全性要求高于其他行业,因此,金融机构在享受AI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需要加强数据保护和合规管理,确保技术应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国泰君安分析师李博伦认为,AI大模型的研发以及场景落地应用一直是金融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传统技术方案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场景需求,而AI大模型的崛起则为行业带来新的突破口。
“金融机构在接入DeepSeek时,应综合考虑算力、预算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情况。”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对记者表示,中大型机构可发挥综合优势,加速大模型的平台能力部署;而中小机构则需循序渐进,通过开发适合DeepSeek落地的应用和工具,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何大勇表示,银行可从外部来源下载大模型,并在私有云环境中进行部署,随后提取、脱敏、转换内部数据,专供模型训练使用。训练后的转换数据会被安全地存储在内部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的微调操作。所有微调工作均在银行的私有云完成,从而避免敏感数据在外部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