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爆满,
身边的人陆陆续续出现
咽喉痛、咳嗽、发热的症状。
肿瘤患者大多免疫力低下,
属于呼吸道病原体的易感人群。
现下流感肆虐,肿瘤患者该如何应对?
支原体感染、流感、普通感冒
症状有何不同?如何区分?
感冒、流感和支原体肺炎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具体看下图:
流感
肺炎支原体
普通感冒
发热
高热/超高热
个体差异大,
警惕肺炎发生
中、低热/无热
咳嗽
早期可无咳嗽
刺激性干咳
轻咳
咽痛
常见
轻微
常见
鼻塞流涕
轻微
早期可见
明显
合并肺炎
体弱者
常见
少见
病程
一周左右
可长达数周
3~5天
转为重症
少数
少数
可能性低
出现不适时,可通过咽拭子、鼻拭子及血常规检查等,进行病毒抗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及血清学诊断,更好地进行病因诊断,从而对症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为什么肿瘤患者需高度警惕流感?
1. 肿瘤患者为流感易感人群
大部分肿瘤患者在进行肿瘤放化疗过程中,均会出现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减少最为突出,会削弱人体免疫能力。同时,焦虑等心理压力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免疫力下降。
所以,肿瘤患者免疫力比较差,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2. 肿瘤患者为重症高危人群
肿瘤患者受到病毒侵袭后,可能导致重症产生,引发严重并发症,如合并肺部感染、诱发原有疾病加重等。
而这些都可能影响肿瘤治疗进程,如需延迟手术时间,放化疗的患者需要考虑暂停放化疗等。还可能由于流感期间食欲下降,发热消耗机体能量,加重营养不良。
肿瘤患者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日常生活中,预防流感要做到以下三点:
1. 个人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2.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可降低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或肿瘤病情相对稳定者,可进行流感疫苗注射。但肿瘤复发、进展者,化疗或免疫治疗中应用流感疫苗,可能会造成免疫无应答或免疫应答过于强烈,因此如上情况,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根据疫苗接种的个体化原则,建议在医生的评估下,安全接种。
3.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 48 小时用药。
肿瘤患者流感如何治疗?
1. 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氧疗。
2. 对因治疗
流感侵袭,“神药”奥司他韦再度被推向风口,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专家提醒: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
3. 把握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发病48小时内,充分评价风险和受益后,再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如果出现长期、慢性咳嗽,频繁的刺激性咳嗽,反复咳痰,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要警惕肺癌的发生。
肺癌发病隐匿,这也是很多癌症患者出现一些自觉症状到院就诊时,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的原因。值得我们庆幸的是,约90%的早期癌症都可以治愈,所以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北京京西肿瘤医院早癌筛查与防治中心特推出【肺癌早期筛查项目】,帮助您远离焦虑。
☟
往期推荐
PREVIOUS RECOMMENDATIONS
得了糖尿病,患癌风险会更高吗?
冷空气来袭,肿瘤患者冬季养生要注意这几点
不良情绪会助癌?听听中医医生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