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巨头“吃水惊人”,美国本土也兜不住了
创始人
2024-01-08 06:07:00
0

原标题:AI巨头“吃水惊人”,美国本土也兜不住了

更大的问题是,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会不会把AI“吃水”问题转移到其他国家?

全文2230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马小龙 校对/赵琳

▲训练大模型或使美国大公司用水量激增。图/IC photo

自去年底ChatGPT(一款聊天机器人程序)橫空出世后,在全球很快掀起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研发热潮。与此同时,AI技术革命的资源耗费代价随即也引发广泛关注。

据《环球时报》报道,谷歌2023年环境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用水量同比增长20%,达到56亿加仑(约合212亿升),近乎可以填满1.5个西湖。微软去年全年用水量同比增长34%,接近17亿加仑,大约相当于2500个奥运会泳池总蓄水量。科技巨头用水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吃水惊人”。

其实谷歌和微软的环境报告在今年7月和9月就已发布。而在更早一些时候,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卡罗拉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等高校研究人员的预付印论文就已发现,为数据大模型散热所需的耗水量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

隐藏在AI背后的“巨大水足迹”

2022年谷歌发布的环境报告就显示,谷歌旗下的28个数据中心在2021年共消耗了176亿升水,其中八成从淡水中提取,平均每个数据中心消耗约82万人一年的用水量。

而最新环境报告显示,2022年耗水数字增加到了212亿升。这一数字相当于全球每天用水量的四分之一。在谷歌2022年消耗的212亿升水中,大约197亿升水用于服务器群散热。

微软的用水量上升比谷歌还快。仅2022年7月,也就是OpenAI宣布完成GPT-4培训的前一个月,微软向爱荷华州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泵入了约合4353万升的水,耗费了当地约6%的总用水量。

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份研究指出,微软数据中心光是训练ChatGPT上一代GPT-3,15天就用掉将近70万升的水,同样的水量可以生产370辆奔驰轿车,换算下来,用户与ChatGPT对话25至50个问题,就等于消耗了500毫升的水。

可以想象,由于GPT-4算力更强大,用水量也会进一步上升。

人们把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集合称作“碳足迹”,如今减少“碳足迹”已是不少企业和个人的自觉行动。但是,对于AI研发中产生的“水足迹”还了解有限。随着AI革命,隐藏在AI背后的“巨大水足迹”,今后势必会成为一个重大的挑战。

━━━━━

科技业布局与极端天气加剧“水矛盾”

目前全球30%以上的数据中心设在美国,自然,美国科技公司面临的AI“吃水”问题尤其严重。这是美国高科技产业分布格局的必然结果。

美国高科技产业多集中于西部,AI研发也是如此。但美国西部近年干旱情况严重:2021年美国西部经历了“热穹顶”带来的极端高温,2022年美国西部95%的地方遭遇极端干旱,2023年美国气象部门干脆宣布,美国西部面临12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情况。AI与人争水的矛盾由此更加凸显。

像亚利桑那这种巨型仙人掌生长茂盛的地方,就是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青睐之地。谷歌、Meta、苹果都在这里设立数据中心,引发当地民众不满,甚至让白宫不得不介入。今年4月,拜登政府提出建议,由联邦政府出面,削减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内华达州从不断萎缩的科罗拉多河的取水量。

对于应对AI与人争水的问题,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也提出了一些行动计划。谷歌、微软、Meta都已承诺到2030年实现“水资源正效益”的目标,即回馈给社区的水资源将超过公司的用水量。

但至少到目前,这些公司的努力还未取得多大成效。有的大型科技公司因为在环境报告中渲染自己努力的部分而忽视“水足迹”等问题,还被指责是在“漂绿”。

实际上更大的问题不是“漂绿”,而是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会不会把AI“吃水”问题转移到其他国家。

━━━━━

谁为AI耗水买单将成重大课题

随着AI耗水问题趋于严峻,这两年,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也开始尝试用类似转移“碳排放”的方式解决AI耗水问题。

微软曾尝试部署海下数据中心,Meta则把数据中心建到了北极圈附近,谷歌则在智利设立过数据中心。但这样做并不能解决水资源透支问题,还会引发其他矛盾。

今年初,谷歌宣布在乌拉圭南部建立数据中心,用水直接取自公共饮用水系统,就引发当地的强烈抗议。微软在智利基利库拉的数据中心项目也引发了当地人的抗议。

中国台湾地区因为有14条连接美国、中东等地的深海电缆,也成为美国科技公司的目标地。据台媒报道,去年亚马逊在台建立了小型数据中心,谷歌则在扩建大型数据中心,微软在桃园建的数据中心明年1月完工,但是台湾地区至今没有用水量监测设备。

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海外建数据中心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当地民生利益,相当于“数据殖民”。

随着AI技术研发不断升级,与人争水的情况还会加剧,甚至可能引发主权之争。AI耗水的问题,未来恐怕会上升到政府间磋商、谈判的新阶段。

当然,AI耗水不仅是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问题,也是共性问题。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参数在10亿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正在向“百模”级别迈进。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数据大模型用水量已占到工业总用水量的27%。建立数据大模型用水国标,同时争取减少AI“水足迹”的国际话语权,已经迫在眉睫。

值班编辑 古丽

演员、歌手、主持人、老板,再到“刘教练”,刘畊宏最喜欢哪个身份?

那个放弃麻省理工全奖选择出家的数学天才,现在怎样了?

我们跟蓝蓝、何怀宏、任剑涛、罗新,聊了聊读书这件事

本文部分内容首发自新京报公号“新京报评论”

欢迎朋友圈分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徕卡迎来成立百年纪念,推出限定...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徕卡公司迎来成立 100 周年纪念,本周徕卡在美国纽约正式推出了相应百...
【财经早报】事关人工智能大模型... 重要新闻提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交...
我国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创新加速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融入我们的生...
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 被追赶和超越,是创业者常面对的挑战。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 编辑|张晓迪 图片来源|视觉...
桂海潮:成长之路始终是“跟自己... 曾经,桂海潮离成为一名航天员的标准还很遥远。 未经训练的普通人,往往只能承受两三个G左右的过载。而一...
笔记本升级固态硬盘,这5个门道... 存储设备涨价的消息甚嚣尘上,想要给笔记本进行硬盘扩容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了。虽说笔记本硬盘不像内存那样...
三惠机械取得珩磨设备上料装置专...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5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原创 火... 制造火箭炮没有什么难度,难的是能够让火箭炮打的远还打的准,这就比较难了 像俄罗斯火箭炮射程60公里以...
大模型备案是什么意思?怎么办理... 大模型备案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引起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大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
有精致外观还有极致配置,一加A... 随着新一批性价比机型上线,相信不少朋友也开始考虑换机了。当然,在这种关头,我们也依旧推荐一些发布了有...
数字时代,让古典文学成为“活的... 蔡丹君 互联网以及AI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知识传播形式的变迁,也为学科带来了挑战。面对技术革命,古典文...
原创 为... 第一次听到“美国不让中国登陆月球”这一说法时,我的心中不禁泛起了惊讶的波澜。月球,这颗伴随地球旋转的...
英维克申请一种水泵专利,可有效...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小米申请防误触方法专利,能提升... 金融界2025年5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防误触方...
原创 探... #科考登山队员登顶珠峰#近年来,中国科学考察队通过一次次挑战珠穆朗玛峰(珠峰)的历史,不断拓展人类对...
上海桢铭取得集尘机粉尘收集装置...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3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桢铭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
新乡市胜源电气取得防雾配电箱生...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新乡市胜源电气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具有防...
当Z时代遇上了AI——AI世界... 大象新闻记者 冉晓晖 崔传深 一个刚刚诞生的AI系统就像一张白纸,对世界一无所知。这时,人工智能训练...
工信部开始严抓智驾,为啥从业者... 高阶智驾团灭,以后就只剩辅助驾驶了? 在前几天的上海车展上,以前狂吹高阶智驾、智能驾驶的车企们,这次...
原创 从... 是孤独的巨人,还是碰撞的产物?超级木星有着混沌的过去 两颗巨行星碰撞时,一个更大的世界将会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