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潮:成长之路始终是“跟自己较量”
创始人
2025-05-05 21:41:36
0

曾经,桂海潮离成为一名航天员的标准还很遥远。

未经训练的普通人,往往只能承受两三个G左右的过载。而一名合格的航天员,训练标准需要达到8个G。面对如此大的差距,桂海潮从未退缩。他给自己定下训练目标:“坚持住,跟昨天的自己比。”

曾经,桂海潮在学习上也遇到过“瓶颈”。

从高中进入大学,求学路上,许多新生往往会感到不适应。桂海潮也曾是其中一员。面对“迷茫”的学生,他拿自己当例子,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努力寻找学习的兴趣。“千万别怀疑自己的能力,要跟以前的自己比。”

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在北京揭晓。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38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航天员桂海潮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成长成才的心路历程。

桂海潮 来源:人民网

挑战身体极限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桂海潮的一句“坐火箭太爽了”,让人记住了这位戴眼镜的航天员。

“就好像有一双大手把你往天上托举一样,非常稳,这个感觉很奇妙。”回忆火箭发射时的感觉,桂海潮这样形象地比喻。第一次太空“出差”,他并未感到紧张,而是非常期待、专注,信心十足。

如果不是成为航天员,桂海潮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曾从一份资料上了解到,航天员真正坐在火箭里面准备发射的时候,心率仅为每分钟六七十次,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怎么能这么镇定?桂海潮当时非常诧异。

经过两年零三个月的训练,当桂海潮走上发射塔架时,他的注意力全在任务上,全然感受不到紧张。事实证明,他也能做到处之泰然。“这说明我们的选拔机制和训练体系是科学有效的。”

2018年,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当时刚刚成为博士生导师的桂海潮报了名。参加航天员选拔,意味着走出“舒适区”,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但桂海潮觉得,只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哪怕是花费时间、占用精力,哪怕选上的概率很小,也应该尽可能地去尝试。

带着对太空的期待,桂海潮顺利入选。但选上了,并不意味着后面就是一片坦途。要成为航天员,除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外,还有身体、心理、技能上的挑战。

在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中,8个G的过载量,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摆在他面前。如果是普通人,4个G的过载量可能就会难受得晕过去。而航天员要在8G的环境下保持意识清晰,视野清楚,手上还能有操作。

让他感到压力的还有转椅。每次做完转椅训练,桂海潮连走路都感觉到天旋地转。沙漠野外生存挑战、睡眠剥夺试验等项目,也都充满了挑战。面对极限考验,桂海潮从未想过放弃。通过请教教员、课后加练、增加耐受性等,在各项航天特因环境测试中,桂海潮最终达到了一级水平。

“刚入选的时候跟航天员的标准差距确实很大,但是不怕有差距,不怕走得慢,就怕停。”桂海潮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每个人出效果有快有慢,但重要的是坚持,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训练方法。一定要尽到自己的全力,不能在还没尽到全力的情况下就想着要放弃。“总而言之,就是要坚持,不用跟别人比,但是一定要跟自己比,跟昨天的自己比。”

桂海潮与航天员乘组同志们 图源:央视新闻

面对迷茫低谷

2024年8月3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北航沙河校区,桂海潮作为教师代表致辞。在致辞中,桂海潮勉励大一新生,“毅力就是冲破引力束缚的推力”。

高分考入北航,9年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31岁成为博士生导师,桂海潮的学习经历可谓十分耀眼。但在这次致辞中,他却讲了一段“迷茫”的经历。

高考那年,桂海潮凭着对航天的好奇心报考了北航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但进入大学后,桂海潮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目标。“高中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考高分,至于选择什么专业,当时并没有强烈的意识,也没有充分了解的条件。”

大学里,不仅学的知识跟以前很不一样,就连学习的形式也大不相同。就拿数学课来说,在高中,几页的内容老师都会反复讲,还会布置大量习题进行巩固。而到了大学,老师一节课就能讲十几页、二十几页的内容,桂海潮常常感觉跟不上,下了课还要翻回来自己一点一点“啃书本”。

“虽然很用功,但考试时只得了八十几分,挺失落。”桂海潮回忆。

这是桂海潮本科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经历。当时,除了学习上的不适应,桂海潮对自己的目标也产生了困惑。这让他心里有些发慌。大一第一个学期结束,桂海潮回到老家,高中老师问他,学这个专业将来能不能设计出一枚导弹、一颗卫星?桂海潮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我问自己,学完了以后到底能干什么?要不要继续学下去?”虽然有些“迷茫”,桂海潮也没有去浪费时间,而是努力把每一门课都学好,尽量把基础打牢。在北航“空天报国”的氛围熏陶下,他不断从师长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力量,目标也更加笃定。他发现,自己对航天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此后一直到毕业,他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我们常说兴趣很重要,但兴趣并不能包打天下。”桂海潮说,在学习这条路上,该有的困难一点不会变简单,该有的问题一点也不会变少。在这个过程中,尤其需要坚持不懈努力。只有坚持,才能让兴趣发光,让兴趣产生力量。

今年1月份,桂海潮回到学校重新开始教学科研工作,给研究生讲授《非线性控制理论》课程。他常对学生们说,再优秀的一群人,放到一起考试时也会有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所以,成绩靠后的同学千万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要多跟自己比。

桂海潮在学业上非常用功,但他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桂海潮喜欢体育运动,还热衷于志愿服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桂海潮也成为了一名奥运志愿者。这段难忘的经历,也让他充满自豪。

桂海潮(前排左二)与实验室硕士毕业生合影

越努力越幸运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进入太空的首位中国航天员。

这一振奋人心的事件,在少年桂海潮心中种下了一颗“太空种子”。当时,桂海潮正在上高二。20年后,桂海潮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这颗种子开花结果。

桂海潮粗略计算了一下,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的载人航天任务三年才有一次。而现在,载人航天任务是一年两次,太空“出差”已成常态。

就在桂海潮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当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圆满完成任务。

从云南的偏远小山村来到北京上大学,再到飞上太空,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但在桂海潮看来,这其实是国家和时代赋予的机会。“如果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得没有这么快,我们还能有机会参与选拔航天员吗?不可能。”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桂海潮说,只有具备了“机会”这个大前提,个人的努力才会有意义。“越努力越幸运”,是桂海潮经常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他也有新的解释:这不是一个人的努力,也不是一个人的幸运。

“从个人层面来说,越努力,准备越充分,你能够抓住和争取的机会可能就越多。但从更宽广的角度来说,是通过前人的努力,一点一点积累成为我们今天的幸运。而我们的努力,很可能也会积累成为后来人的幸运。”执行任务归来后,桂海潮对这一点有特别深的体会。

他说,载人航天是“万人一杆枪”的事业。在他取得的成绩背后,离不开许多人的指导、帮助和托举。“所以我想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空天报国的北航人,属于拼搏超越的中国航天青年。”

回到校园的桂海潮,将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培养更多人才当成了自己的新目标。同时,他依然在坚持训练,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态。“作为航天员,就要做好各种准备,时刻准备出征!”

来源 王琪鹏、北京日报客户端、“长安街知事”微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徕卡迎来成立百年纪念,推出限定...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徕卡公司迎来成立 100 周年纪念,本周徕卡在美国纽约正式推出了相应百...
【财经早报】事关人工智能大模型... 重要新闻提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交...
我国智能机器人场景落地创新加速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融入我们的生...
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 被追赶和超越,是创业者常面对的挑战。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 编辑|张晓迪 图片来源|视觉...
桂海潮:成长之路始终是“跟自己... 曾经,桂海潮离成为一名航天员的标准还很遥远。 未经训练的普通人,往往只能承受两三个G左右的过载。而一...
笔记本升级固态硬盘,这5个门道... 存储设备涨价的消息甚嚣尘上,想要给笔记本进行硬盘扩容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了。虽说笔记本硬盘不像内存那样...
三惠机械取得珩磨设备上料装置专...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5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莞市三惠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原创 火... 制造火箭炮没有什么难度,难的是能够让火箭炮打的远还打的准,这就比较难了 像俄罗斯火箭炮射程60公里以...
大模型备案是什么意思?怎么办理... 大模型备案是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引起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大模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背...
有精致外观还有极致配置,一加A... 随着新一批性价比机型上线,相信不少朋友也开始考虑换机了。当然,在这种关头,我们也依旧推荐一些发布了有...
数字时代,让古典文学成为“活的... 蔡丹君 互联网以及AI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知识传播形式的变迁,也为学科带来了挑战。面对技术革命,古典文...
原创 为... 第一次听到“美国不让中国登陆月球”这一说法时,我的心中不禁泛起了惊讶的波澜。月球,这颗伴随地球旋转的...
英维克申请一种水泵专利,可有效...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
小米申请防误触方法专利,能提升... 金融界2025年5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防误触方...
原创 探... #科考登山队员登顶珠峰#近年来,中国科学考察队通过一次次挑战珠穆朗玛峰(珠峰)的历史,不断拓展人类对...
上海桢铭取得集尘机粉尘收集装置...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3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桢铭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
新乡市胜源电气取得防雾配电箱生...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新乡市胜源电气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具有防...
当Z时代遇上了AI——AI世界... 大象新闻记者 冉晓晖 崔传深 一个刚刚诞生的AI系统就像一张白纸,对世界一无所知。这时,人工智能训练...
工信部开始严抓智驾,为啥从业者... 高阶智驾团灭,以后就只剩辅助驾驶了? 在前几天的上海车展上,以前狂吹高阶智驾、智能驾驶的车企们,这次...
原创 从... 是孤独的巨人,还是碰撞的产物?超级木星有着混沌的过去 两颗巨行星碰撞时,一个更大的世界将会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