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4,看 AI 变革如何增强人生
创始人
2024-01-08 23:37:12
0

原标题: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4,看 AI 变革如何增强人生

12 月 16 日-17 日,由极客公园主办、751 联合主办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4」(GeekPark Innovation Festival,以下简称「IF」),在北京 751 园区·传导空间成功举办。这也是 IF 大会时隔两年后再次回到北京举办。

2023 年,科技圈风起云涌——新能源汽车激战正酣、ChatGPT 一鸣惊人、大模型席卷全球、苹果发布 Vision Pro、人形机器人走向大众……可以预见,新一轮的技术爆发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范式革命已经启动。

这样的背景下,今年的 IF 大会主题是「增强人生」。正如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张鹏所说,科技的进步正在为新的时代绘制一个充满活力的草稿,而为这个草稿填色点睛,是创新者们令人兴奋的全新机遇。

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致辞

十三年来,IF 伴随着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从腾飞到巅峰。这个舞台不仅见证了谷歌董事长施密特、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Uber 创始人卡拉尼克、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等全球传奇极客的亮相,还记录了雷军、张一鸣、王兴、黄峥等中国杰出创新者的最初起点和高光时刻。唯一不变的是,IF 始终坚持与创新同行,与时代偕行。

今年是 IF 举办的第十四年,极客公园邀请了三十余位站在时代前沿的科技创新者,剖析这场技术革命对企业、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找到大模型带给创业者的时代机遇。同时,现场还发布了极客公园整理的「中国创新力量 50」、2023 中国「+大模型」先锋案例 TOP10、2023 年度极客最爱好物、「极」智新势力·2023 智能汽车年度榜。

极客公园创新大会 2024 现场

通向 AGI 之路

2023 年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技术狂飙突进的一年。没有任何一场技术革命像大模型一样,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所有人快速形成共识,并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在美国,OpenAI 引领 Google、Meta、微软等企业重新卷入 AI 领域的战火;在中国,百度、智谱、百川等企业纷纷加入。这不禁让人回想起移动互联网时代初期的峥嵘岁月。

大模型将让产品、工具,甚至商业模式产生怎样的变化?每个个体该如何运用 AI,在新时代变得更自由,更有价值?

在活动现场,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探讨了 AI Native 时代所需的产品和开发者。他强调,今年绝大多数时候,全社会焦点都在大模型本身。但他一直的观点都是,在基础模型之上要有千千万万的 AI 原生应用,大模型的价值才能被体现出来。

李彦宏认为,中国现在有好几百个基础模型,这是对社会资源巨大的浪费,尤其在我们算力还受限制的情况下,更多的资源应该放在去探索跟各行各业的结合,探索有没有什么全新的超级 APP 的可能性。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对谈张鹏

在一场对话中,钉钉总裁叶军和大观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刘擎,共同探讨了到底该如何理解 AI 时代?叶军是技术乐观派,认为科技变革将为每个个体带来机会,强调人类能够掌控技术工具;刘擎则对大模型的发展持谨慎态度,认为当前 AI 技术变革与以往不同,可能引发政治文化冲击,导致社会结构调整。

不过,他们也都认为,技术的发展之路虽漫长,却是充满希望的,人们需要拥抱它。与此同时,作为商业文明的建设者,从业者也需要更有责任感与使命感,更多地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思考、进行创新,毕竟企业的成功和商业文明最终靠个体来创造。

钉钉总裁叶军对话刘擎教授

在另一场对话中,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智源研究院原理事长张宏江和 Google DeepMind 资深工程师卢一峰,剖析了当今大型语言模型的现状和挑战。他们表示,现有的的大模型在「快思考」方面表现出色,但有时遇到困难需要引入「慢思考」概念。同时,幻觉问题是制约大模型深化改变人类生产力的关键。

他们认为多模态学习可能是未来的前沿,希望未来训练目标更全面,包括文本和其他感知信息,使模型更全面地理解人类文明。对于从业者来说,只有通过亲身参与,才能深刻理解大模型的潜力和问题,激发对潜在运用的激情。他们鼓励创业者积极迎接大模型带来的创新浪潮,努力在技术和应用领域取得突破,同时为整个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百川智能创始人、CEO 王小川也分享了对国内大模型竞速的看法,以及「AGI 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经理」。在谈到当前大量创业者聚焦大模型而未见 Super App 出现时,王小川提到,技术仍在不断变化,而今天要做应用应注重技术产品契合度。他建议创业者从产品力的角度出发,关注技术是否适合市场需求。

百川智能创始人、CEO 王小川

关于 AI 时代产品经理的不同,王小川认为产品经理需要真正下场去实践,见过用过大模型,才能更好地设计产品。他还提到 AI 产品的尺度是人,产品的设计要先让人用得爽,然后用得好、用得上。

智谱 AI COO 张帆分享了公司在 AI 时代如何构建产品竞争力。他表示,行业已经从追求模型跑分转向了真正的应用落地阶段。他提醒企业不要将大模型视为「许愿池」,对于短期期望过高。他提到做到 70 分和 90 分的差距巨大。同时,张帆还表示,企业在大模型落地时面临关键问题:如怎样正确理解 AI、企业是否 AI ready、选择何种路径迎接 AI 等。

除了上述几位大模型领域的科技领袖,有赞创始人兼 CEO 白鸦,印象笔记董事长兼 CEO 唐毅,蓝湖创始人 CEO、MasterGo 创始人 CEO 任洋辉,Kyligence 联合创始人兼 CEO 韩卿,Zilliz 合伙人兼技术总监栾小凡,妙鸭相机产品负责人蔡晓岑,Dify.AI 创始人 & CEO 张路宇等国内最优秀的产品和应用开发者,就 AI 时代新应用的探索等问题,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赛博世纪的平台、计算和终端

AI 确实给各行各行再一次按下了加速键,但值得关注的进展不止于此——从内容社区的演变到智能汽车的进化,再到 AR 空间计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的新进展,科技进步正在全方位地加速推动产品创新,引发新的一轮技术爆发。

2023 年,处于移动互联网存量时代的博弈中,人们似乎已经默认了一个事实:在强者林立的竞技场中,新入局者很难突围而出。所以,任何新兴的商业现象都会被放大观察,而小红书也不例外。

小红书 COO 柯南分享了对小红书商业价值的深刻思考。她强调多年来小红书通过细心经营打造了真诚、利他、互信的社区氛围,为商业化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个背景下,商业化的出现,如种草、店播、买手经济、电商等,并未伤害社区,相反,赋能了社区中的「个体」(即用户),为他们创造了价值回报。

小红书 COO 柯南

这一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了营销、电商等行业的生产关系,催生出创新的商业价值,包括高质量的信息流动(社区价值)、高效连接(社区价值+商业化价值)以及由此衍生的交易价值。

两位小红书商家的代表——东边野兽创始人何一、grado 格度创始人柴晓东,以及新世相创始人张伟、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高级工程师魏武挥,共同组成了一场圆桌,探讨了新时代下,如何激活「个体」?以及在时代、技术和商业逻辑三重更新下,平台为「个体」创造了哪些机遇?而「个体」又如何抓住这些机会和确定性?

圆桌对话:《在增长的平台,如何找到属于你的「增长」——小红书商业的近距离观察》

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不断进阶,智驾开启无图落地元年,智舱进入多模交互、多屏融合、主动交互的新阶段。特别是大模型等新技术的出现,大幅拓展了智能汽车、出行平台等的能力边界。

小鹏汽车一直在探索未来出行方式,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 何小鹏分享了他们在飞行汽车的最新进展——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它由陆行体和飞行体构成。其中,陆行体具有可乘坐 4-5 人的智能驾驶座舱,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6X6 全轮驱动,后轮转向;飞行体则应用纯电动垂直起降技术,搭载 270°全景双人座舱,支持手动/自动驾驶两种驾驶模式,可与陆行体自动分离/结合。

据何小鹏介绍,分体式飞行汽车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场景:不仅能纵向拓展个人用户的出行边界,也可服务于应急、救援等公共事业。

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 何小鹏

集度 CEO、极越 CEO 夏一平分享了大模型「上车」后,汽车机器人应该什么样。他表示,极越的目标不仅仅是简单地造一辆车,而是要打造一个「汽车机器人」。与许多汽车仅在原有基础上添加智能模块不同,极越要打造一种在智能化上生长出来的全新汽车范式。

极越现场车展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 年脑机接口、具身智能、XR 等领域的前沿科技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行业进步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更涉及产业布局、应用创新以及有效治理等方面的全方位突破,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脑虎科技创始人 & CEO 彭雷分享了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进展,表示科学家已经能够通过脑机接口将脑电信号还原为语言信号并接入大语言模型,如同打字时的自动修正,这可以视为实现了人类与 AI 的融合。他表示,当前大语言模型的输出仍受之前输入训练的限制,而脑机接口+AI 或许能够通过传感器不断积累新的信息,成为未来的新兴形态。

脑虎科技创始人 & CEO 彭雷

可以科技创始人 & CEO 杨健勃以机器人行业从业者的视角,分享了科技在该领域的探索,并对陪伴机器人赛道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他认为技术栈的转变将引发对交互形式的需求变化,就像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过渡一样。在大语言模型的新技术范式改革下,科技创新也在探索新硬件的可能性,目前主打家庭场景、提供情感价值的机器人,未来则有望打造「Home's.AI」。

雷鸟创新创始人兼 CEO 李宏伟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增强现实领域的巨大潜力。他认为,Ai Pin 的爆火满足了用户对科技创新的渴望,但未来 AI 的首要入口将是 AR 眼镜。AR+AI 的深度融合,可以拓展更多生活场景,延伸人的能力,比如语义理解、音频识别、3D 模型生成等。目前,尽管消费级 AR 迎来了复苏,但 AR 的「iPhone 时刻」尚未到来,未来 AR 眼镜仍需要具备杀手级的场景和应用。

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快速演进,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IF 2024 的结束是一场大会的终点,更是一个全新篇章的开篇。在这个高度创新的时代,科技的浪潮愈演愈烈,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如同一座连接着科技前沿与创新思维的桥梁,将创新者们聚集在一起,激发着跨越思想边界的火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创谱科技申请基于二维码的地物光... 金融界2025年5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创谱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二维码...
以训促学 以学致用 档案系统操... 为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5月14日,中国进出口银行江西省分行组织开展了档案系统操作培训会,分行...
小米汽车首款SUV小米YU7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5月19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宣布,将于5月22日晚7点发布小米汽车首款...
小米发布会定档5月22日,多款... 今日,小米官宣 15 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定档5月22日晚7点,届时将带来、全新手机 SoC 芯片“玄...
刚刚!雷军官宣玄戒O1、小米Y... 来了来了。 吊足大家胃口的小米 15 周年发布会终于定档了! 就在今日,雷军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官宣,...
“合作对话 推动中英AI产业共...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5月19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举办“合作对话 推动...
曝新款AirPods将搭载红外... 【太平洋科技快讯】近日,据相关爆料消息透露, 系列将迎来重大更新,2026 年开始量产配备红外摄像头...
放开手脚创新创造(科技视点·科... 近日,观众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参观一款飞行器。新华社记者 周 牧摄 观众在...
超千人打卡!深圳先进院举办2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小慧 动动手指就能让图片一键高清、一滴血就能探究人体“健康密码”、助...
明阳电气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明阳电气(30129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展馆即课堂、设备即教具,长沙这... 湖南日报5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高妍 周运星 王磊)5月15日至18日,2025长...
海南百家客申请可调节切刀角度模...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9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海南百家客品牌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申...
曝iPhone17 Air电池... 【太平洋科技快讯】近日,据相关爆料透露,苹果即将推出的iPhone 17 Air电池容量仅为2800...
超微电脑5个月内大涨50%,全... Computex 2025电脑展正在台北举行。 5月19日消息,英伟达(NVIDIA)供应商、服务器...
基于AI技术的智能客服如何改变... 在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客服依托 AI 技术实现质的飞跃,正全方位重塑云调用体验...
“小米饱卡哪个套餐性价比最高?... 小米吃饱卡套餐深度对比解析 小米吃饱卡作为当前热门的通信套餐产品,以其灵活的资费设计、多样化的流量组...
原创 猎... 美国又对华为放大招了! 5月13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取消,拜登时期的AI出口管制框架。 但是转头...
QQ浏览器宣布AI升级:推出Q... 新浪科技讯 5月19日下午消息,今日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全新推出QBot,搭载腾讯混元和De...
上海宝山:当博物馆邂逅霓虹夜市...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8日电(谢梦圆)博物馆,宛如一座深邃的时光宝匣,封存着人类文明熠熠生辉的记忆;科...
新证据可能将爬行动物起源前推4... 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一处化石遗址发现的新证据表明,地球上爬行动物的起源比之前认为的可能要早大约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