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老朋友转身,从最远处开始向地球飞来!
创始人
2024-01-08 22:45:54
0

原标题:昨天,一位老朋友转身,从最远处开始向地球飞来!

有这样一颗星,它并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却被无数人挂念。

有这样一颗星,它来去匆匆,却见证无数王朝兴衰沉浮越千年。

有这样一颗星,它并非太阳系的主角,却推动了科学大踏步地向前。

它就是哈雷彗星

1910年5月29日拍摄的哈雷彗星

2023年12月9日,哈雷彗星正在距离太阳约53亿公里的地方,以每秒1公里的速度通过远日点。未来37年里,它每天都会越来越快,每天都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传奇

牛顿在用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对彗星的运动进行研究时发现彗星在一条非常细长的曲线上运动。他想到了一位朋友,一个数学高手,希望一同揭示出彗星奇怪的运动轨迹之谜。这位朋友名叫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

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 (Edmond Halley)

1682年,天空中出现一颗难得一见的大彗星。经过计算,哈雷敏锐地注意到,它的轨道与1607年和1531年出现的两颗彗星的轨道非常相似。他一面大胆推测它们很可能是同一颗彗星的多次回归,另一方面更加勤奋地计算彗星轨道。

哈雷彗星轨道示意图

在一年间,不厌其烦地沿历史长河逆流而上,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直到1066年……都存在过大彗星的记录。既然假定这是同一颗彗星,那么不妨推测它将于1758年底至1759年初再度出现。哈雷和牛顿又邀请数学家克莱罗、拉朗德、勒波特等人,经过整整6个月的推算,考虑了太阳系各大行星对其轨道的影响,最后修正预言为:1759年4月中旬左右,误差为正负一个月!

《宋史·天文志》中关于1066年哈雷彗星的详细记载

1758年12月24日,一个放弃安心过节的德国农民突然找到了一颗彗星的身影。1759年1月21日著名的彗星猎人法国人梅西耶宣布,根据哈雷发布的轨道找到了这颗正在加速赶往太阳系核心区域的大彗星。随后,世界专业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观测报告纷至沓来,一同见证一颗彗星按照人类划定的轨迹在星座之间穿梭。1759年3月12日,这颗彗星通过了近日点,刚好在哈雷预测的区间内!这是天文学史上一个惊人成就,是万有引力的伟大胜利!为了纪念这一时刻,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Halley's Comet)。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哈雷已于1742年不幸离世,未能亲眼见证。

回归

哈雷彗星的周期大约为75年。虽然这个数字与人均寿命相当,但是在天文学上它仍属于短周期彗星(习惯上将周期短于200年的彗星算作短周期彗星)。对个人而言,无法常见,但对整个人类文明而言,它却是忠实的老朋友。

从公元前613年到公元1986年,哈雷彗星共有35次回归,中国古代记录下了31次,其中连续记载的有24次。

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那时候光谱学已经发展起来,天文学家发现彗尾中存在着剧毒的氰化物,而且地球还将钻入哈雷彗星巨大的彗尾中。西方许多国家陷入世界末日的恐慌中。而在东方,不知光谱为何物,自然也不会因此恐慌,却也陷入另一种动荡。那一年,司天们依然为气数已尽的封建王朝恪尽职守,仔细地记录下彗星的一举一动:“四月十八日戌正三刻,正西偏南柳宿间彗星出见,尾指东南,翼宿、名堂之间,测得彗星高二十六度,正西偏南十二度。日渐微,至五月三十日不见。”他们给朝廷的奏报中甚至直言“不主吉凶”,不知是科学的开蒙,还是仅仅为圣上解忧。

1910年上海天文台佘山40cm望远镜观测到的哈雷彗星

1910年哈佛大学天文台拍摄的哈雷彗星

1986年哈雷彗星再次回归,已经走向太空的人类自然更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全球范围内成立了国际哈雷彗星联测组织(IHW),协调全世界的地面观测和空间探测。前苏联“织女星”1号(Vega 1)、“织女星”2号、欧空局“乔托”号(Giotto)、日本“彗星”号(Suisei)、“先驱者”号(Sakigake)5个探测器组成豪华“哈雷舰队”飞向太空,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位人类的老朋友

1986年苏联发行的观测哈雷彗星的纪念邮票

从1985年至1986年,中国的天文台组织了大规模的观测,跟随着哈雷彗星的轨道,足迹也从新疆、陕西一路向南来到云南、海南,直至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南极。上海自然博物馆(当时正在筹建上海天文馆)也派出一支观测队在海南成功拍摄到哈雷彗星的影像。业余观测活动在全国近30个省市展开,尤其是青少年观测活动可谓盛极一时。现在许多40多岁的爱好者的天文启蒙就是来自哈雷彗星上一轮的回归。为了迎接哈雷彗星,著名家田逢俊、著名作曲家张龙共同为青少年创作了一首合唱曲《哈雷彗星你好》。

1986年3月8日上海自然博物馆观测队在海南岛榆林拍摄的哈雷彗星

1985年10月,哈雷彗星回归时,北京市科协和北京青少年辅导员协会组织中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展观测活动

期待

哈雷彗星已经调头了,对它的期待只会是越来越高。它现在距离我们远在35.14天文单位(约53亿公里)之外,是一个只有30几等的目标,只有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有能力追踪它。然而哈雷彗星是当前已知最大的彗星,平均直径达到11公里。当它再度来到0.59天文单位(约8850万公里)的近日点附近时,一定会成为天上不容忽视的天体

德国出版的1910年哈雷彗星与地球轨道示意图

根据目前的轨道预测,哈雷彗星下一次过近日点的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当然,彗星的轨道时常受到大行星引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实际日期还会得到进一步修正。

13746 天。让我们一起期待!

作者:施韡(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

编辑:大头

审核:水仙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上海天文馆ID:SSTM-SAM),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群星闪耀时:2025年世界互联... 世界互联网大会杰出贡献奖 2024年的乌镇,小桥流水激荡创新能量,船橹荡开闪耀璀璨星光:首届世界互联...
AI+补拍技术调查:谁在为“不... 作者|阿Po 如果说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价值,一度被视为“创作辅助”与“降本提效”,那么刚刚收官的仙...
登封创威取得硅碳棒焊接用真空烧... 金融界2025年5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登封市创威碳化物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山东飞宏取得矩形箍筋焊接机器人... 金融界2025年5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飞宏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矩...
科技赋能 激活阅读新体验 “书香河南|青少年阅读与AI素养提升计划”正式启动 4月29日,由河南广播电视台主办,河南省教育人...
原创 事... 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自己的替代方案,可能会转向与各国单独磋商协议。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和安...
雷军:小米自研芯片采用第二代3... 5月19日,小米董事长雷军通过微博发文,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定在5月22日晚7点,这次重磅新品特别多手...
美国废除《人工智能扩散规则》 ... 近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进行了一项重大政策调整,在撤销此前拜登政府推出《人工智能扩散规则...
华为首款鸿蒙折叠电脑,HUAW... 5月19日,华为在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连发两款鸿蒙电脑,包括首款鸿蒙折叠电脑HU...
国产替代新标杆!易通5G嵌入式... 在5G基站建设浪潮中,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5G嵌入式电源系统,成为国产替代的领军企业...
腾讯混元图像2.0模型来了,A... 智东西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16日报道,今日,腾讯发布最新混元图像2.0模...
云手机网页版有什么用?小白必看... 上班族的摸鱼神器来了!云手机网页版直接在浏览器里开挂——游戏全天自动刷装备、多账号办公一键切换,重要...
探月工程再传喜讯 鹊桥二号中继... 新华社合肥5月19日电 记者19日从深空探测实验室获悉,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目...
苏州大学讲席教授王尧:文科最大...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 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
探访“三体计算星座”“诞生地”... 5月19日,之江实验室内展示的“三体计算星座”星载智能计算机。近日,中国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
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到巴东开展科研... 云上恩施报道(通讯员 冯繁文)近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向礼波研究员,率领技术团队深入巴东...
张朝阳谈AI发展:科技进步带来... 中国日报5月19日电(记者 樊菲菲) 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近日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
人工智能与储备货币的黄金标准 黄金是唯一没有对手风险的货币。网络货币本质上意味着你在挖比特币的时候使用的是能源标准。我们对网络货币...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用心用情创... 一次细致的检修;一次暖心的搀扶;一次耐心的解答……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始终将“心级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探月工程鹊桥二号中继星取得阶段... 鹊桥二号中继星自2024年3月20日发射,目前已在轨稳定运行14个月,其携带的3台载荷在完成在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