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上海富家少爷,全世界都欠他一个人情
创始人
2024-01-08 17:49:40
0

原标题:这个上海富家少爷,全世界都欠他一个人情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最华人(微信ID:wcweekly)

作者:新一

如今几乎人人离不开网络,大部分家庭都是“光纤入户”,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传说中的“光纤之父”,竟然是一位华人。

所谓的“光纤上网”,即通过一条叫“光纤”的线来传输数据,“光纤”里走的信号是“光”,杨振宁说过,长久以来,西方科学家一直解决不了传输过程中光源由强变弱的问题,不管他们怎么努力,传送距离只能是1到2米。

今天我们使用的光纤,是由玻璃等材料组成的。它依据的理论,正是1966年时一位叫高锟的华人科学家提出的观点:以光代替电流,以玻璃代替电线。

此理论一出,旋即被大部分人斥为“痴人说梦”。

“光纤之父”高锟

为了寻找一根“没有杂质的玻璃”,他费尽了周折。后来,有家美国公司通过参考其论文,成功研发出了“光纤”,他的理论、他的“痴人说梦”,终于变成了现实。

因为其卓有成效的工作,耶鲁大学校长赞誉高锟:“完全改变了世界”。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则说:“世界欠你一个极大的人情”。

高锟出身于江南望族,如其曾祖母之言:“我平生喜闻三声,谓婴儿啼声、机杼声、书声是也。”他们的大家族里,总是充盈着传统书香门第应有的气息。

高氏家族称得上显赫,但那是他的祖辈一代代奋斗而来的。

高氏家族最早由山东迁移至江苏金山(现在的上海市金山区)。他们家的第一代,“一无所有,有的只有勇气”,经过四代人辛苦经营,高家“薄有几亩田地”,才开始慢慢进入小康之境。

清朝末年,江南多战乱,军队数度横行江南,五代人的艰辛,转眼之间灰飞烟灭,一夜回到解放前。

高氏一族以“木、火、土、金、水”五字排辈,到了第七代时,出了一位“勇略文才兼备”的子孙,名叫高桂(即高锟的曾祖父)。从此人开始,家族的事业得以重振。

高家老宅,拍摄于1949年前后(图片来源:金山区博物馆)

高桂肯用功读书,并且,为了给四邻争是非,不惜去衙门打官司,他因此获得乡民乡邻的拥戴。

对于平时的吃饭穿衣,他能省则省,据后人回忆,高桂的妻子何夫人“纺织之业,祁寒暑雨,晨夕不休”,“凡所用巾箱器物犹嫁时所用也,礼服犹嫁时所服也。”

但对于文化事业,高桂却不惜倾囊而出。

高桂曾花重金出资请书社刻辑书籍,晚年又建“藏真楼”用于收藏丛书。对一个农民来说,此行为堪称“疯狂”。

他的两个儿子高煌(字望之)及高燮(字吹万)都极有出息。

高煌是高家史上第一位举人,因为他的中举,乡里人评论说:“高家总算把牛尾巴拔掉了”,意即他们家不再是农民了。

高煌

高燮虽然没有考取功名,某种意义上,却比他哥更厉害。他开创了文学团体“南社”,而当年的民国社会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之说。

高燮(图片来源:金山区博物馆)

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使得他们家族的财富急剧增加。高桂在世时,家里只有几十亩土地;到了高煌、高燮一代,这个数字飙升至一万五千余亩。

但高家并没有为富不仁,恰恰相反,还斥重资修桥补路、建设学堂。高氏的义举感动了村民,有当地老乡甚至说:“每年清明祭祖,我都在祭台上放两个牌位,供两份祭品,一个是自己祖宗的牌位,一个是他们高家祖宗的牌位。”

高氏曾在家乡修建“实枚学堂”

从晚清至今,高家人才辈出,文学家、革命家、天文学家、科学家、建筑师……没有一个是纨绔子弟。

高燮的第三子名高筠,人称“高家七君子”之一的他,便是高锟的父亲。

高筠曾经远赴美国研读法律,两年之后取得法理学博士学位,回国时即受到上海市长的亲自接待。彼时,高筠还不到三十岁。

当年上海市遍地洋人,为方便审理与外国人相关的诉讼,上海市专门设立特别法院。法院的主审官为外籍人士,毫无执法经验的高筠则被任命为华人法官。

对于父亲的任命,高锟当初颇不以为然,他认为父亲的职位,装饰性的成分居多。

筠夫妇及两子(左二为高锟

高筠后来审理过一宗案件,被害者是一位社会名流,父亲的名字也因此常常见诸报端,成为所谓的“公众人物”。因为好奇,高锟常常向父亲打听案件的细节,父亲却总是讳莫如深——即便是数十年之后。

高筠常常告诉家人,作为一个律师,案件的细节必须要保密,除了他和当事人,永远不能向别人透露。

他不但是一位优秀的法官,由于同时受过传统的私塾教育和西方的“放任式”教育,对孩子能够做到切实的感同身受,因此也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儿子高锟就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高锟幼时在自己的家里上学,由一位老先生教古文、一位菲律宾人教英语,他接受的是最传统的私塾教育。

高锟(左二)幼时留影

八岁那年,家里的佣人兼三轮车司机将高锟送进上海法租界内的一所特殊小学——上海世界学校,由于高锟国学底子好,加之年龄偏大,一入学就上三年级。

六年级时,他们开始进行化学实验。高锟长久以来在私塾里被压抑的童心和创造性,在此时也被完全地释放出来。

他做了很多有趣搞怪的实验,以及,因为手边的化学药品大多数易燃易爆,高锟捅了不少娄子,万幸没有造成大的灾难,晚年的他还在心有余悸:“当时我们手上的氰化物,足以毒害全城的人。”

父母因此禁止儿子做任何实验,好在,高锟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趣——他渐渐迷上了无线电。这个小小的爱好在他心底埋下种子,日后,高锟竟以电机工程作为事业。

高锟在英国哈洛的标准电信实验室

由于战乱的缘故,高家举家搬迁至香港。高锟入学香港,中学毕业时,又以全香港前十名的成绩,考入当年香港唯一的大学——香港大学。

作为尖子生,高锟可选择的专业很多,他最终决定追随幼时的兴趣,主修电机工程专业。但可惜的是,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大学还不具备教授电机工程的条件,高锟一拍脑门,启程前往英国深造。

经过四年的苦读,1957年时,24岁的他正式从大学毕业。大学甫一毕业,高锟被著名的电信公司录取,成为人人羡慕的“金领”。

高锟的人生,就是富家少爷的“奋斗故事”。

可能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励志性”可言?如此好的资源与条件摆在那里,想不上进都难。

但一个人必须万般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高锟“毫不费力”的人生,是他一步步奋斗出来的。他的学习之路是如此,科研之路亦是如此。

高锟在香港中文大学

早在1959年时,激光就被发明了出来。1964年,高锟因此提出一个想法:让光代替电流,成为传输信息的新的载体。

光作为信号的“搬运工”,有着无数的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实在太过羸弱、太经不起折腾,往往传输不了一两米,就彻底歇菜了。

为给光“保驾护航”,高锟进行了无数次实验,经过两年多矢志不移地潜心研究,他发现一个现象:纯净的玻璃有可能满足光线衰减率最少的需求。

高锟在做实验

1966年7月,高锟首先提出一个很大胆的设想:“只要解决掉玻璃的纯净度问题,就能实现传输光信号。”他把这一观点写进了论文,发表在相关期刊上。

后来,这个日期被视作是光纤通讯诞生的日子。但在想当年,高锟等来的却是无尽的嘲讽,因为,“完美的玻璃”并不存在。

高锟不得不亲自参与最纯粹玻璃的制作,他本人也从一个科学家硬生生变成了玻璃工艺的专家。

那是一段殚精竭虑,却注定充满了坎坷的时光。很多大企业对他的研究并不感兴趣,因为与制作瓶瓶罐罐相比,研发“没有杂质的玻璃”,费钱费力不说,还看不到前景。

“改变世界”的口号谁都会喊,但当要投入真金白银时,谁又都不愿意做了。

高锟从没有想过放弃。他选择忠于科学,为了科学而坚守信念、矢志不移。

谷歌首页中的涂鸦人物——高锟

后来,他接触到了康宁公司(就是如今为手机厂商生产“大猩猩玻璃”的那家公司),后者对他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在高锟的启发下,康宁成功研发出了“光纤”。

光纤的发明,无疑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功名成就之后的高锟,却选择走上了他的祖先走过的老路:积极投身于教育。

从1987年开始,高锟开始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之职。十年校长任期内,他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譬如,率先在香港引入相对灵活的“学分制”。

高锟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

然而,有些学生并不买他的账。1996年,高锟即将离任之时,有同学在校报发表署名文章,大意是:“高锟任职十年,是中文大学最无能的校长。”

鉴于高锟在科研方面的工作,香港回归前夕,有关方面聘请他为港事顾问。高锟的这一任命,再次引发部分同学的不满,有好事者在学校高举“高锟无耻”的横幅,借以表达对校长的憎恨与不满。

高锟并没有怀恨在心,反而,大度而幽默地向别人赞美学生:“你看我的这些学生厉害吧,他们连校长也敢批,也敢砸,这才叫大学生。”

就是这样一位智商超群又善良的科学家、教育家,在人生的暮年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

当瑞典王室想把沉甸甸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他时,因为患病的缘故,高锟已经无法上台领奖。

主办方为他作了特别的安排:免除上台领奖、鞠躬三次的传统领奖礼仪,由瑞典国王破例走下奖台,把奖牌亲自送到高锟的手里。

2009年,高锟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很喜欢一句诗歌:“我的忠诚就是我的盔甲。”

他一生忠于科学、忠于学生、忠于自我,他也值得世人的尊重。

参考资料

[1] 高锟丨潮平岸阔——高锟自述,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

[2] 科学文化评论高锟:中西文化融通的典范

[3] 世界科学光纤通讯之父——诺贝尔奖得主高锟

[4] 创新世界周刊光纤之父——高锟

[5] 上观走出诺贝尔奖得主的这个上海家庭,百余年传奇追光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最华人(wcweekly),最华人,记录华人之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今日好物推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解构中国联通的云智手机:多重独...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手机早已超越通讯工具的范畴,成为离不开的核心设备。然而当我们享受着科技便利...
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2025正... 人民网武汉5月16日电 今天,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发布全球数字...
梦天家居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梦天家居(60321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智元机器人灵犀X2技能上新 拥... 【智元机器人灵犀X2技能上新 拥有了“内心戏”】《科创板日报》16日讯,5月16日上午,上海智元机器...
OpenAI上线AI编程助手C... 财联社5月17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五(5月16日),OpenAI在官网宣布,公司发布了一款全...
以生态与科技双轮驱动,展新时代... 5月8日,超能携手大使夫人俱乐部共同举办的“天然领袖·超能风范”全球驻华使节夫人美丽健康文化交流嘉年...
村企共建,小农户“链”上大农业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在北大荒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春耕正酣的北大荒人正通过智慧屏、物联网等一系列数字农...
上海汉华取得回水余热再利用相关...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汉华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江西瑞声申请耳机降噪补偿专利,... 金融界 2025 年 5 月 16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西瑞声电子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掌阅科技总编辑马艳霞:网络文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记者 周伟) 马艳霞,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 在掌...
从6G通讯到海洋空天技术,这场... 5月16日,第四届全国超材料大会在深圳开幕。大会以“锚定颠覆性技术、锻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来自全国...
云盛公司取得包装袋封口机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揭阳市云盛工艺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包...
万兴科技、华为云战略合作签约,... 4 月 30 日消息,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兴科技”)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
北京华智电申请旋转活塞膨胀机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华智电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旋转活塞...
歼10C“C位亮相”!2025... 2025年5月24日-5月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四川省、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即将正式启幕。 ...
破解锂电池安全问题有了新方案 近年来,能源电池技术及相关应用发展迅速,相关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日前记者从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先进...
中国空间站内发现微生物新物种首... 5 月 16 日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今日消息,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
蕲春雄盛取得便于控温的反应釜专... 金融界2025年5月1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蕲春雄盛高硅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便...
腾讯混元图像2.0:实时生成超... 腾讯今日震撼发布其最新一代图像生成模型——腾讯混元图像2.0(Hunyuan Image 2.0),...
广交会遇上快手“春日家年华”,... 从厨房用品到家居装饰,从清洁工具到收纳用品,中国日用百货企业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