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二维码在百姓生活中的应用和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事儿,停车缴费、点餐、购物……如今,扫码支付代替人工服务已然成为一种日常。
二维码支付是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一种支付的衍生,商家可以把自己的商品价格、商品编号等编制成一个二维码,只需要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完成收款。二维码支付降低实体商户的运营成本,通过二维码收款,客户可以不用经历排队买单、找零的漫长等待,而对于商家来说,减少了资金投入,实现了收款、营销、数据积累一体化。
中国移动支付规模发展之迅速,市场覆盖之广泛。虽然以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为代表的二维码移动支付为大众提供了方便高效的支付体验,但二维码支付平台自身的安全技术存在着诸多漏洞及网络安全问题,从而导致用户支付信息泄露、资金被恶意盗刷、网络诈骗等事件频发。给消费者权益、交易安全以及整个网络安全等均造成了巨大冲击,从而对个人及相应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养成良好的支付习惯
消费者自身良好的支付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资金盗刷的风险,建议消费者不要见码就扫,多留个心眼,一些正规商家出示的二维码一般来说比较安全可靠,对于一些来历不明又带有优惠活动的二维码不要盲目扫描,比如街边广告、网站弹窗上的二维码……
目前,一些网站和电视媒体都陆陆续续开通了二维码购物功能,扫描屏幕的二维码便可轻松完成支付,消费者在支付之前,要保持警惕,看清商家交易的真实性与商家自身的合法性,以免造成钱货两空。
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监管
加强与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政府机关、行业协会的监管力度,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减少欺诈性的交易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增加对交易双方的制约和约束,提高社会的诚信意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一个安全、普惠、高效的二维码支付环境,实现互惠互利。(方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