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应急事件处置演练在南通市公安局拉开帷幕,情报指挥中心“前台”指挥处置、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后台”数据支撑,风险防控、基础管控、合成侦查、网络管控等专业分中心联动协同。这种“2+N”协同处置模式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精准高效。
今年以来,南通市公安局贯彻“苏警数智”行动部署,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坚持以“强智工程”为抓手,积极构建“全警增智提能、中心汇智聚能、实战用智赋能”“三维一体”的大数据实战新体系,形成以强智赋能催生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数字化转型南通路径。
全警增智提能
构建战斗力生成新生态
6月20日,南通市公安局举办警务数据应用实战技能“三队联赛”,大数据精英队、警种明星队、派出所基础队33支战队120人同台竞技。
“一个季度一场赛事,一季度举办了智慧警务创新应用和数据建模比武竞赛,32个项目同台比拼,我们力争通过竞赛不断驱动人才智力、研发能力与公安业务需求精准适配。”南通市公安局大数据管理处处长刘伟告诉记者,他们围绕“全面用、深度用大数据”主题,开设“江海智警”讲堂,进行“业务+数据”研学,组织10期25个实战警种相继登台,亮家底、同研究、破难题,带动形成“用数据解放生产力、向数据要新质战斗力”行动自觉。同时,开展了数字化卓越“五师”评定,培养打造系统应用师、数据分析师、模型构建师、运维安全师、视图研判师等大数据实战人才队伍,实行初、中、高三个等级评定,首批1150名民警通过认证。
南通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部署实施了“强智工程”,确定一云、一网、一图、一端、一安“五个一”建设内容,并成立攻坚小组,建立相关机制,明确10大重点任务,清单销号式推进。通过深入实施数字思维“三员联培”、数字人才“三队联建”、数字转型“三级联动”三大计划,以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为主窗口、各专业分中心为枢纽、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为支点,狠抓市、县、所三级“一盘棋”推动,坚持每周工作调度、“微课题”业务研讨,形成数据赋能“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格局,全面推动“苏警数智”行动向基层实战和一线民警深化,逐步形成全警“学数增智、用数提能”的战斗力生成新生态。
中心汇智聚能
打造战斗力输出新集群
6月3日,南通市公安局大数据管理处组织开展了季度模型开发“招商会”,以“汇数据+搭模型+优机制”为主框架,“警种+大数据+战队”共同研究,新增落地模型262个,有力增强数据定制化生产能力。
“每周数能提升‘联创会’,每月数据资源‘发布会’, 每季模型开发‘招商会’,我们注重开好这‘三个会’,推动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功能升级,固化平时、战时、专项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纵横联动的数字实战新模式。”南通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处副处长顾兵说。
聚焦党委确定重点、基层警务难点和社会治理痛点,南通市公安局大数据管理处分类召集需求会8场,建立全局“数字矩阵”,全维拓展应用场景,确定攻坚课题20个、重点模型50类、创新工具20个。坚持常态化梳理手段资源,定制化研发实战工具,建立数据、工具、能力三张清单,做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每月发布数据目录、即时推送应用工具,让全警随时掌握可用什么资源、怎么用好资源。并且,坚持把目光聚焦到“大事件”处置应急响应、“大活动”安保专题响应和“大案件”侦查合成响应上,组建“业务+数据”融合专班,发挥数图融合优势,开展深度挖掘和精准研判。同时,还通过聚需求、聚资源、聚战法,做到在每一个专项工作和专项行动中,都有数据模型重点支撑。
实战用智赋能
“三化措施”激发数据转能
6月8日凌晨3时许,海安公安通过视频巡查追踪发现黄海大道某夜市停车场有4人形迹可疑,不时在车辆旁逗留,有“拉车门”嫌疑,即时指令周边巡逻力量将4人盘查抓获。
南通公安围绕护航“夜经济”,通过“科技+人力”实行入店宣防、全线设防、节点守防、视频巡防、无人机空防“五防”措施,“夜经济”六类警情同比去年下降12.7%。
与此同时,南通公安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预警处置各类风险的前沿关口,认真落实“四早”要求,坚持“数据排查+哨点化解”,完善“积怨式”矛盾纠纷排查模型,依托1963个“哨点”,对涉及重复报警、反复激化的纠纷,开展定点“除患”、消除风险。
坚持聚焦不放心的人、聚焦有风险的事、聚焦存隐患的物,通过大数据碰撞分析为公共安全“加码”,拧紧安全阀。此外,根据各个派出所辖区态势特点,“共性+个性”梳理23个大类、82个小类基层关注的重点指标,实时推送各类动态分析结果,变“单点式”人工查询为“集约式”智能推送,真正在“最后一米”激活警务资源实战效能。
正是通过清单化牵引、场景化赋能、靶向化支撑“三化措施”激发数据转能,南通公安形成了数据贯通勤务、催生变革、赋能实战的制胜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