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三次受命“改行” 毕生报国“追光”
创始人
2024-07-15 12:01:57
0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

三次受命“改行”?毕生报国“追光”

本报记者 张 蕴

“我一辈子为了国家转行多次,放弃自己的科研兴趣,我从不后悔。我回来就是为了报国的。”

这句话,出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

言犹在耳,7月12日13时08分,张老走了,享年96岁。

国士远去,光芒不灭。这位一生矢志科研、心系报国的科学巨擘,从风华正茂到暮年余晖,为国家战略所需,三次受命“改行”,转换科研“赛道”,功勋卓著。

很难用一个标签概括这位老者,他并不局限于某个研究领域,准确地说,他奠基并开拓了多个科研领域——他既是“追光者”,更是“发光者”。

为中国摘掉“贫油国”帽子

1928年2月,张存浩出生在一个科研世家。1950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后,他于当年10月回到祖国。婉拒了北京大学等4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邀请,他于1951年春天来到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前身)工作,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科研生涯。

1951年,张存浩接到第一项科研任务——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尚未发掘大庆油田。为使国家尽快摘掉“贫油国”的帽子,1951年到1958年,张存浩与楼南泉、王善鋆等先驱不分昼夜、艰苦攻关,创造性研制出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并建立了流化床水煤气合成油工艺体系。

最终,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每立方米水汽的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的产率超过200克。这一数字远超当时国际最高160克的水平,且关键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不到而立之年的张存浩,因此荣获1956年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这不仅是张存浩科研生涯的第一个艰巨任务,也是他攻克的第一道世界级科学难关。

研制火箭推进剂

张存浩接到的第二个科研任务是研制火箭推进剂。在上世纪6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地发展国防技术。

在那个特殊时期,谁也没有见过火箭,更不用说了解发动机长什么样。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存浩临危受命,踏入火箭推进剂这一充满挑战的全新领域,成为我国研究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的负责人之一。

他冒着生命危险,率领团队在火箭试车台上做实验,研制出液体氧化剂喷注器等关键部件。

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张存浩与合作者发展了固体复合推进剂的表面多层微火焰燃速理论,首次揭示了侵蚀燃烧现象中临界流速存在的根源。

这一成果,不仅令美国科学家赞叹不已,还在1964年获得钱学森的高度评价。

攻克化学激光关键技术

1960年,随着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问世,激光技术因其卓越的高亮度特性和无需强大电能的优势,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激光技术已成为国际科研的前沿热点和国家重要的战略研究课题。

1973年1月,在人财物匮乏的条件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成立“化学激光研究室”,张存浩担任研究室主任。

那一年,45岁的张存浩,再一次“转行”了。

“愈是新的、难的、前沿的研究,就愈不要怕。”张存浩和团队开始了超音速氟化氢、氟化氘激光的研究工作。

在经历了一段下放岁月后,重回岗位的他全力投入科研,率领团队开展了我国第一个重要的化学激光体系研究。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化学激光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超音速化学激光器,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这之后,张存浩在化学激光领域不断耕耘,成为我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开拓了我国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方向,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1992年,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

回首这段经历时,张存浩曾言:“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主要是一无所有。资料、仪器、设备样样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

研制化学激光的同时,张存浩还注重化学激光的机理和基础理论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他带领团队开展了新“泵浦”反应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创了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领域。

回顾60余年科研经历,张存浩历经多个阶段,从事多项“跨界”研究,贯穿其中的主线是科技报国,急国家之所急。

学有古风、科研报国,虽非一生衷于一事,他却将毕生报于一国。巨星陨落,但张存浩的科研报国精神,将浩然长存。(科技日报)

【编辑:李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封面科技参编 新闻行业大规模预... 新闻行业大模型预训练模型系列标准 图源:新华社 近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发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
加速关键核心技术验证迭代,20... 关于开展2025年 重点应用场景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科技新场景开放,加速关键核心技术...
让机器人“能听会懂” 绵阳揭开...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 (王泽宇 尹秦)8月1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内,一台背着...
中创智领取得一体机调节立柱装置...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
星虹科技取得节能永磁无刷直流电...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门市星虹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节能...
阿里Qwen-Image模型:...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领域再次迎来重大突破。阿里巴巴近期发布了Qwen-Image,这一图像...
音贝尔科技取得嵌套式蓝牙耳机专...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音贝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嵌...
“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 推动“人工智能+制造”行动走深走实,培育一批工业智能体,以工业智能体为抓手深化人工智能工业应用,支持...
迈雷特数控取得数控机床试切件夹...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重庆市迈雷特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真菌性外耳道炎:你需要了解的“...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种由外耳道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耳部疾病,虽不致命,却能带来持续的不适,若处理不当还可...
300余名中外嘉宾在昆明探讨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8月20日电 (记者 缪超)“2025智创未来国际论坛暨第一届面向南亚东...
身家10亿起的阿里码农,转投杭...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21财闻汇) 作者:蔡婷 鄢子为 编辑:鄢子为 图源:视觉中国 阿里码农元...
AI芯片互联演进机会梳理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君实财经) 我们认为Scale Up网络存在Scaling Law,Scal...
突围进行时 | 三重优势破局!... 编者按: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
湖北秭归:无人机“飞防”护航高... 8月19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的高山梯田上空,两架无人机穿梭于翠绿稻浪间,精准向冷水稻...
vivo执行副总裁胡柏山:vi... 在“vivo会客厅”活动上,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表示,对于v...
国瓷材料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班开... 8月20日上午,在东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下,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
原创 独... 哈喽大家好,今天来和大家聊聊我最近升级电脑的故事。 最近两年机械硬盘价格疯涨,反而固态硬盘价格猛跌,...
山西环宇高科取得钢结构生产加工... 金融界2025年8月2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西环宇高科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磁悬浮抛光机推动抛光工艺迈向新... 在制造业的广袤版图中,抛光工艺作为提升产品表面质量的关键环节,始终处于技术革新的前沿。从传统的手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