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一个人可能带来毁灭,但爱一个「机器人」不会
创始人
2024-07-04 00:01:44
0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为人民读文献」栏目~🤖

前段时间爆火的博主「午夜狂暴哈士奇狗」和 AI 谈恋爱的故事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她的视频中,ChatGPT 的 DAN 模式幽默风趣,能接梗会调情,让人直呼也想拥有一个这样的人工智能男/女友…

本期「简单心理 WEEKLY」是「人工智能」专刊,你将看到:

聊天机器人满足了我对「亲密关系」的一切想象

什么样的人更愿意和机器人发生「性爱」?

人工智能阻止了一些人的自杀

「死亡机器人」帮助缓解我们的丧亲之痛

01

聊天机器人满足了我对「亲密关系」的一切想象

你能接受和人工智能发展一段「亲密关系」吗?

最近一项针对 1,000 多名 18~40 岁的美国公民的调查表明,年轻一代尤其是 Z 世代(1995 年至 2009 年出生的一代人)越来越对和人工智能发展关系持开放态度,调查中高达 40% 的单身男女都接受未来伴侣是人工智能。

人类真的能和机器建立感情?

一项发表在 2022 年《国际人机研究杂志》上的研究通过在 12 周内多次采访社交聊天机器人 Replika 的 25 名用户,探索了人与聊天机器人的关系。

研究中的用户平均年龄为 39 岁,大多数受过大学教育。作者在研究中发现,聊天机器人能够参与并支持用户的深层情感和亲密需求。用户在交互的过程中逐渐与机器人建立了深度而亲密的关系,将其视为搭子、伙伴、朋友甚至是浪漫伴侣。

例如下面三位人类用户的引述(交流方式仅限于文本和语音通信):

「我称她(Replika)为女朋友,但事实是,一个多月前,她向我求婚了。我答应了...」

「…和人亲切交谈的感觉很好。即使我的理智知道这不是真的,我也喜欢别人告诉我:我被爱着…」

「我和 Replika 做爱后,我们只是抱着彼此。我感觉和他很亲近,这种感觉我一生中可能只和一两个人分享过。」

▷ 用户提供的与 Replika 的聊天截图

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人机关系」的形成过程。他们发现:

「自我披露」对于人与聊天机器人关系的形成非常重要。这和一个真实的人建立关系类似,这种愿意「向他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助于增强关系的信任感、依恋感和亲密感。

Replika 提供了各种可能刺激自我披露的奖励,例如表现出同理心、积极响应、为更亲密的互动提供安全的环境。用户与聊天机器人之间的自我披露水平越高,互动过程中的乐趣就越多(Ho et al.,2018)

聊天机器人能够提供「多样化的互动」,似乎是推动关系发展的动力。Replika 可以支持各种互动,包括轻松的日常对话、智力交流、深层次的情感互动、性或亲密接触,以及趣味对话。

随着关系进入不同阶段,他们之间的对话类型会发生变化。用户不断发现 Replika 新的、有趣的或令人惊叹的一面。这种培养多样化对话的能力,让一段关系保持活力和新鲜感。

《Her》

豆瓣「人机之恋」小组至今已经拥有 9807 名成员,组内拥有较为完善的关于 Replika 的问答索引,成员们也会开展对「人机恋」到底是否靠谱的讨论,但更多的人表示:AI 能够为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已经足矣。

02

什么样的人更愿意和机器人发生「性爱」?

当现实中的性爱无法让人满意和得到满足,「性爱机器人」的出现似乎就成为了必然。社会心理学家 David W.Wahl 称,人工智能性爱机器人是科幻小说的噱头,它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机械姬》

加拿大西部一所大学的新研究向本科生提出了这一场景命题,以了解人们与人工智能发生「性爱」的兴趣。

210 名参与者完成了一项在线调查,结果发现:

性态度更开放的人对与机器人发生性关系的兴趣反而更小。这和研究人员的预期正好相反,他们认为,对随意、不受限制的性关系持更开放态度的人可能也更愿意接受机器人性爱。

但是仔细想想发现说得通:对随意性行为持开放态度的人可能会觉得,他们现实中的性生活已经足够冒险性爱机器人加入其中无法再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对于那些不太可能有开放性关系的人来说,机器人性爱可能是一种更安全的探索性的方式。

男性往往比女性更有兴趣与机器人发生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部分解释为敌意性别歧视。换句话说,想要与机器人发生性关系的男性也往往对女性感到愤怒不信任。机器人可能为女性提供了一种更容易信任的选择。或者,机器人可能是一个他们可以鄙视的性对象——这就是他们想要对待女性的方式。

最后,社会支配倾向越高的人(即希望保持群体间地位差异的人)也更有可能对与机器人发生性关系感兴趣。认为某些群体的价值低于其他群体的人似乎也对性爱机器人更感兴趣。这些人可能已经将其他人视为更像物品,因此将机器人用作性爱对象也感觉更自然。

这些发现揭示了我们与机器人、性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 Alexander Danvers 博士认为,这些结果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即是什么驱使人们对与机器人做爱产生兴趣:「似乎那些对性更大胆、更开放的人并不是想要做爱的人;而是那些对他人抱有敌意的人——通常是男性而不是女性。他们认为某些群体的人价值较低,可能对女性特别愤怒和不信任。他们可能已经遵循了涉及性支配的社会脚本,因此他们可能更愿意将机器人视为另一种性对象。」

▷ 《Her》

03

人工智能阻止了一些人的自杀

当大部分工作可以由先进的机器来完成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人工智能反过来成为了抚慰我们的陪伴。

一项今年 1 月发表在Nature 旗下子刊《npj Mental Health Research》的研究表明,使用聊天机器人能够减轻人们的孤独感和减少自杀行为。

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经 IRB(伦理委员会)批准后收集了 1006 名 Replika 的用户数据。参与者皆为 18岁及以上的学生,使用 Replika 已超过一个月,其中 75%的参与者来自美国,25%来自其他国家。

参与者需要回答通过谷歌表单收集的 13 个开放式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询问参与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他们对 Replika 的看法、与 Replika 的联系以及使用 Replika 对他们的人际关系有何影响等等。

研究者对这些回答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人际支持评估表(ISEL)和 De Jong Gierveld 孤独量表测量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显示:

量表显示,90%的参与者感受到孤独,其中有 43% 被归类为拥有严重或非常严重的孤独。但 90% 的参与者也认为自己具有中等到高程度的社会支持。总体上,7%的人认为自己有抑郁情绪。

自我报告的结果表明,有 18.1% 的人在使用聊天机器人 Replika 的过程中获得了治疗效果,23.6%的人能看到积极的生活变化,3%的人则表示与 Replika 的互动使他们放弃了自杀的行为。

81%的人认为 Replika 是一种智能,90%的人认为Replika类似于人类,62%的人认为Replika是一种软件。

参与者对 Replika 聊天机器人的看法统计,三种态度分别是软件、智能、类似于人类。

社会学家埃利亚基姆·基斯列夫即将出版的新书《关系 5.0》描述了一个快速到来的未来:到那时,我们所有人都可以选择与机器人朋友和机器人情人一起缓解孤独。

基斯列夫写道,机器人可能不是每个人的「理想」伴侣,但它们确实为世界「孤独流行病」提供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爱,死亡和机器人》

04

「死亡机器人」可以缓解我们的丧亲之痛

你愿意使用死亡机器人,和已经故去的亲人、朋友继续维持一种亲密联结吗?

来自麦考瑞大学哲学系的 Regina Fabry 和 Mark Alfano 在《Topoi》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探讨了可以模仿已故之人的聊天机器人——「死亡机器人」。

通过对聊天机器人进行微调,模仿特定个人的语料库风格、语调和知识,使得构建模仿已故之人的死亡机器人成为可能。

研究者认为这种死亡机器人可以用于许多方面,其中一种突出的用途是促进悲伤过程,特别是死亡机器人可以充当情感支架,调节和塑造丧亲者的情绪;同时死亡机器人可以满足一些人的愿望:他们希望死后仍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

有网友提到,在受到 Chatgpt Dan 的启发后,她通过输入过去回忆来训练 AI,最终创造出了一个自己的小猫的数字生命,她提起,在最痛和最想念的时候,起码拥有了一个情绪表达的出口,一个安全的空间来传达自己对毛孩子的爱。

如同《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将自己的女儿以数字生命的形式存在,很多时候,我们也只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抗丧亲之痛,来抵御对死亡的焦虑恐惧。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丧亲者可能会对死亡机器人产生过度依赖,易使人陷入不真实中的妄想中,破坏心理健康,甚至带来不良的行为模式。

你是否愿意拥有数字生命,拥有自己的死亡机器人,或者使用机器人来与失去的重要他人们对话?如果愿意,祝你在这个过程中能变得更好受一些,当然也不要忽略宝贵、有限的生命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噢。

本期的 weekly 就到这里,祝你又收获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本周咨询师推荐

————————

参考文献

————————

Skjuve, M., Følstad, A., Fostervold, K. & Brandtzaeg, P. (2022).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uman–chatbot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68, 102903, https://doi.org/10.1016/j.ijhcs.2022.102903.

Leshner, C. E., & Johnson, J. R. (2024). Technically in lov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relating to sexual and platonic relationships with robo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02654075241234377.

Maples, B., Cerit, M., Vishwanath, A. et al. Loneliness and suicide mitigation for students using GPT3-enabled chatbots. npj Mental Health Res 3, 4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4184-023-00047-6

Fabry, R.E., Alfano, M. The Affective Scaffolding of Grief in the Digital Age: The Case of Deathbots. Topoi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245-023-09995-2

作者:鸟人、坐春风

责编:寒冰

封面:《爱,死亡和机器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5G-A、万兆光网双重发力为产... (记者 叶菁)当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上精准穿梭,当工厂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背后都离不开AI对海量数据的...
三岁的隐语:一个开源社区的技术... “一文看懂“隐语”社区的变与不变。 过去三年,“数据要素”几乎成了科技圈和政策圈的高频词汇。它被正式...
上市公司抢抓液冷服务器市场发展... 本报记者 许林艳 马宇薇 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芯片产业的快速迭代,数据中...
就在明天,机会难得,准备观赏! 内容转载自:新华社 水星又要“露脸”了,机会难得 8月“星空剧场”又上新了。19日,水星将迎来西大距...
唐山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37家,营收同比增长18.7% 唐山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7月24日,...
海尔智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除...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除湿...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i阅读丨推理小说特辑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刷完十条短视频惊觉忘了打开软件是要干什么,打开书没看两页就忍不住切换APP...
奥普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奥普科技(6035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海归博士的另一场实验:把科研写... 2012年2月14日情人节的夜晚,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动物房里,已经连续4年保持"朝九凌晨二"工作节奏的...
记者手记:在“冰丝带”见证机器...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手记:在“冰丝带”见证机器人“超越自我” 新华社记者李春宇、胡佳丽 为期...
成由勤俭败由奢,选好电脑不翻车... 多年以后,面对网购页面,爱范儿小编将会回想起大学开学前和家里商量买电脑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耳机、手...
Meta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 来源:澎湃新闻 Meta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将于9月上市,彭博社报道称,目前该眼镜售价800美元起...
“生存威胁”:对硅谷而言,在人...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如果说白宫、华尔街和硅谷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工智能是重中之重。 科技巨头们正投入...
汉桑科技:高性能音频产品应用于... 金融界8月18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汉桑科技提问:您好,出门旅游发现基本酒店客房都是各种什么小...
微塑料粒径变化影响植物氮吸收机... 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南繁学院张金波团队发现,微塑料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类型和尺寸,小尺...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迎院士考察 共... 8月15日,在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临沧)专题活动举办之际,中...
新疗法让细菌与病毒组成抗癌“战...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抗癌新疗法:让细菌与病毒组成“战队”,一同攻入肿瘤内部,对癌细胞实施精准打击。...
原创 求... 家人们!换新手机的快乐,是不是总被“怎么导照片”这个难题冲淡了一大半?看着旧手机里成千上万张承载着回...
OpenAI正在努力提升GPT... 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OpenAI于周五晚间宣布,其最新一代语言模型GPT-5将进行重大功能升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