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嫦娥六号顺利返回,中国航天宣布下一步深空探测计划
创始人
2024-07-03 11:41:01
0

嫦娥六号顺利回家,外界密切关注月壤的分配问题。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又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美国这下彻底追不上了?

前言:

经历了53天月背之旅的嫦娥六号,顺利运往北京并“开箱取宝”。1935.3克的月壤,为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提供了无数种新的可能。

“时逢盛世,揽月九天”,嫦娥六号任务的顺利完成,意味着中国的深空探测计划迈出了巨大一步,星辰大海离我们越来越近。

(嫦娥六号升空时的场景)

1.嫦娥六号返回,美国压力山大

中国航天凭借过硬的技术,让嫦娥六号完成了一项惊艳世界的任务,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

多年来,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从航空航天、到经济、再到军事,无时无刻不想着与中国竞争。眼看中国实力越来越强,美国想尽各种办法围追堵截,结果却是中国不断突破极限,最终发展到了让美国都要羡慕的程度,这次的嫦娥六号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纳尔逊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美国压力倍增。随后,纳尔逊开始了一段“夸赞”,称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建立了空间站,探测车登陆了火星,如今的嫦娥六号更是给美国留下了深刻印象。

(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

话到这里还没有说完,纳尔逊话锋一转,直言美国现在仍然在载人登月方面领先中国,相信会比中国更早的将航天员送上月球,不过后面的这番话算得上是强行挽尊了。

值得一提的是,纳尔逊的这番话无疑向外界释放了一种信号,即再不愿意承认也无法忽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世界各国都很清楚这个事实。

不过,纳尔逊的夸奖目的也不单纯,恐怕与月壤脱不了关系。

事实上,自从嫦娥六号在月背成功采样后,外界就一直在讨论美国到底会不会得到月壤,毕竟是美国先下黑手,禁止美国航天局与中国展开交流合作,目的是堵死中国的太空探索之路,结果没想到,最后要为此买单的是美国自己。

至于月壤的问题,官方也给出了明确答案,对于与美国在航天领域上的交流,中方一直持开放态度,但美国的《沃尔夫条款》阻碍了两国的航天合作,这是障碍的根源。美国想要和中国开展正常的航天交流,就要采取切实的措施清除阻碍两国合作的障碍。

2.中美太空竞赛?美媒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

嫦娥六号登上月球的时候,不只有自己,还把其他国家的载荷也带上去了,这样的举动让美国意图拉拢他国在太空“围堵”中国的企图彻底落空了。

与此同时,中国过硬的航天技术也呈现在了世界各国面前,相比美国的“唯我独尊”、咄咄逼人,中国显然是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

这种情况下,美媒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正在领先美国

报道称,在一场新的太空竞赛中,中国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嫦娥六号任务的完成,将有助于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的顺利实现。

中国计划与国际同行在月球建立基地。此前,中俄两国已经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还有阿联酋和阿根廷等国家参与其中,且成员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月球基地的未来构想)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也有类似的打算,计划在月球建立基地,但与中国的进展顺利不同,美国的登月计划一再推迟,一次次的失败和成本超支正在让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现在的美国恐怕心里很慌,目前太空资源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中国的实力毋庸置疑,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盟友选择与中国合作,这让一直想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要不然也不会想尽办法阻碍中国的发展,但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由美国说了算了。

3.还没反应过来,中国航天又公布了新计划

美国还在想办法从中国要月壤的时候,中国又公布了下一步的深空探测计划,通篇都是亮点。

官方消息显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行动。

一方面是月球探测,在研究月背土壤的同时,继续研制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前者主要用于勘察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后者则用于验证月球资源就地利用的技术,将来还要与志同道合的国际同行共同建设月球科研站,揭开月球更多的秘密。

另一方面是行星探测,预计在10到15年内完成四次探测任务,目前天问一号已经完成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接下来还有天问二号,探测近地小行星;天问三号主要进行火星采样,天问四号则负责木星系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

天问三号和四号的研制进程正在继续推进,而天问二号预计将在2025年发射正式执行任务

此外,重型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项目仍在稳步推进。

当美国还在执着于炒作“中美竞赛”时,中国早已将目光看向了更远的太空,且为了揭开太空的奥秘不断努力着。中国人很清楚一件事,争执是没用的,只有足够强的实力才是底气,当对手发现自己再也追不上时,恐怕也就闭嘴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就在明天,机会难得,准备观赏! 内容转载自:新华社 水星又要“露脸”了,机会难得 8月“星空剧场”又上新了。19日,水星将迎来西大距...
唐山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今年上半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37家,营收同比增长18.7% 唐山机器人产业跑出加速度 7月24日,...
海尔智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除...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除湿...
格力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i阅读丨推理小说特辑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刷完十条短视频惊觉忘了打开软件是要干什么,打开书没看两页就忍不住切换APP...
奥普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奥普科技(60355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海归博士的另一场实验:把科研写... 2012年2月14日情人节的夜晚,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动物房里,已经连续4年保持"朝九凌晨二"工作节奏的...
记者手记:在“冰丝带”见证机器...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手记:在“冰丝带”见证机器人“超越自我” 新华社记者李春宇、胡佳丽 为期...
成由勤俭败由奢,选好电脑不翻车... 多年以后,面对网购页面,爱范儿小编将会回想起大学开学前和家里商量买电脑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耳机、手...
Meta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 来源:澎湃新闻 Meta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将于9月上市,彭博社报道称,目前该眼镜售价800美元起...
“生存威胁”:对硅谷而言,在人...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如果说白宫、华尔街和硅谷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人工智能是重中之重。 科技巨头们正投入...
汉桑科技:高性能音频产品应用于... 金融界8月18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汉桑科技提问:您好,出门旅游发现基本酒店客房都是各种什么小...
微塑料粒径变化影响植物氮吸收机... 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南繁学院张金波团队发现,微塑料对氮循环过程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类型和尺寸,小尺...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迎院士考察 共... 8月15日,在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与开放合作(临沧)专题活动举办之际,中...
新疗法让细菌与病毒组成抗癌“战...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抗癌新疗法:让细菌与病毒组成“战队”,一同攻入肿瘤内部,对癌细胞实施精准打击。...
原创 求... 家人们!换新手机的快乐,是不是总被“怎么导照片”这个难题冲淡了一大半?看着旧手机里成千上万张承载着回...
OpenAI正在努力提升GPT... 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OpenAI于周五晚间宣布,其最新一代语言模型GPT-5将进行重大功能升级,重点...
知乎高赞:知识付费要怎么做才能... 跟你说段我的过往吧。记得 2021 年那会儿,我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在网上瞎撞,满脑子都想找个能挣钱的路...
半数AI智能体将出自华人!百万... “我们正站在AI Agent(智能体)应用井喷的前夜,中国的科技新贵们完全有能力主导全球下一代AI ...
汉桑科技: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金融界8月18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汉桑科技提问:尊敬的董事长您好:请问公司老板之一Hel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