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80度:AI行业真假繁荣的临界点
创始人
2024-06-05 16:24:08
0

文 | 李智勇

大模型出现以来,整个行业的资金循环模式是什么样子呢?投资注入大模型公司,大模型公司买卡注入英伟达。这正是过去十年间AI典型的非良性循环,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确实正在一点点摆脱此前十几年间的惯性。现在我们处在什么位置呢?水温80度,正是一个水要开还没开的节点。

靠预期支撑的AI经济循环

产业是否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循环,泡沫不泡沫的其实并不关键,核心是现实要能够匹配的上快速膨胀的预期。

在这点上互联网的表现要比AI好的多。互联网2000年的泡沫之后,在极短是时间就恢复过来,并且迅速再出发,在电商等领域形成了技术到应用到社会场景中创造价值的闭环,促成了互联网的第一次繁荣。

AI则不行,AI预期上升速度比什么都快,但认识到现实无法呼应则很慢。所以一个泡沫周期动辄10年起。

2010年以来,到现在为止,AI行业一直主要是靠预期在支撑。支撑点的核心是论文和技术。

靠预期支撑的产业典型特征是:如果全产业链核算一定亏损,核心靠风险资本。

AI整个行业的分工并没有彻底展开,我们可以抽取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来看下这个特征。

基础设施(英伟达)-- 算法公司(OpenAI)-- AI应用 -- 周边(媒体等)

然后我们很容易发现,基础资金循环是算法公司、AI应用公司获取融资,然后大部分注入基础设施公司,少部分注入周边。

在上个10年里,还有一部分被注入到了应用的场景里面,也就是最应该产生价值获取利润的地方,反倒是成为消耗利润点的节点。

这是一种被喂养的模式,肯定非良性的,如果真做整个产业链核算也肯定亏损。

英伟达的利润能补上所有其它AI公司的亏损额么?

不是说完全不赚钱,而是那部分实在没上面说的多。

水温80度和这次不一样

过去十几年间大家一直在和这怪圈奋斗,包括我自己和一些我比较熟悉的朋友。

显然这并不成功。

并且很容易干成唐吉坷德干风车的悲壮与狗血韩剧的复合体。

那为什么可以说这次不一样呢?

这还不是那个科学家或者大牛说什么。

因为大家一直都在说,甚至人都没变过,实在是不能成为产业判断的基础。

核心原因是AI产品收入增加了,这是不能骗人的。

最典型的就是微软的Copilot。

这个产品在一年间产品收入几乎是拉着直线上升(还不是什么指数曲线)。

2023年,120亿美金,占Windows收入的一半还多。

我们从来没有过这么成功的AI主导的产品。

前十年最成功的产品是智能音箱,但整个行业的规模差不多与这一个产品相当。

(这种分析统计并不那么准,但大致数量级是差不多的)

这两个产品碰巧可以用来比较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他们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只不过一个更通用,一个更垂直。

一个到现在为止它们差不多是可以代表两阶段AI的成功产品。(智能音箱是可以收支平衡的)

然后从结果上可以看到这种差异:

一个从2014年开始努力10年全行业的规模等于另外一个1年多的结果。并且一个是软件一个是软硬融合的。

这种比较没印象也就算了,有印象之后你就很难不觉得这次不一样。

关键是Copilot这种模式是可扩展到不同行业的。

只不过我们现在处在海峡里面,真要扩展到无垠大海还需要很多的四处凿穿。

蓝海的海峡

未来成功的AI产品什么样,大致形态已经比较清楚了。

从智能音箱到Copilot这两个成功的AI产品上已经能看的足够的产品特征。

过去我们总是用助手来笼统的概括这类产品。

这不太好,因为看不出本质特征。

这种产品更适合叫角色机器人。

互联网产品以功能为中心,AI产品以角色为中心。

角色代表了在特定经济体系下的价值,现在可以和人类比,但接下来肯定是重新定义的各种角色。

机器人则强调拟人的助理特性。

这种角色机器人可能有物理形态也可能没有。

而按级别分则正好是Copilot和Autopilot,对应一个半自动一个全自动。

智能音箱和Copilot显然都是半自动的角色机器人,全自动的产品暂时只看到一些Demo。

而即使是半自动的产品,也并不是所有领域马上可以铺开,这中间需要判断角色本身和大模型的智商程度。

在凿穿海峡的过程里,我们会陆续发现过去智能音箱时代探讨的一系列产品陆续有些能够成立了,虽然也还是少数。比如:妈妈讲故事的专有产品,类似VIPKID的虚拟英语外教等。

  • 吞噬器

每一个穿过海峡走到蓝海里面的产品还会具有一个附加特征:吞噬器。

这种产品的成立都潜在会把相关功能折叠到对应角色机器人的后面。

举两个例子:

Copilot如果用的越来越多,那Office有些功能就肯定会被折叠到它后面,搜索也类似。

智能音箱如果成立,那我们日常的很多信息消费就也会折叠到它后面,比如音乐...。它的核心是它自己独立创造的价值太小,总是需要在聚合或者连接别人的过程里面创造价值。这就导致产品自身很薄弱。

这不影响这类产品的本质,一旦成功就会成为吞噬器。

吞掉过去按功能划分出来的各种产品,并以某种角色机器人的面目走回到大家面前来。

互联网以功能为代表,而AI以角色为中心。角色最终会吞噬功能,并且引发产业的重构。

  • 间断平衡

我们在各色发布会上花的精力有点多,但显然的它们还是一些商业行为。现在水温突破80度的关键其实不是改善型的发布,而是还需要一次跳越。

2010年前后神经网络相对于以前算法是一次跳越。

2022年GPT相对于过去CNN的神经网络是一次跳越。

我们现在在消化这次跳越的后果,但这次跳越后只有小的改善其实不够的。

我对此的判断是如果只是消化这种红利,那水温很难到100。

寻找自己的那粒珍珠

AI在这个时间点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各种混杂,科学家做企业家的事,企业家也按科学家的角色进行思考。

有人觉得AGI会来就会有人觉得AGI不可能。

有人觉得AI比互联网影响大就会有人觉得AI影响不如互联网。

当现实锚点没确立的时候,这种争论也注定不会消停。

这时候很关键的是什么呢?

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智慧之珠,而就像珍珠一样智慧之珠虽然最终是一套自洽的体系,但必有一个最小的内核。这个内核可能没那么好看,甚至是砂砾,但必须要有,否则在它之上不停的浇灌就会无所依凭。

近来在琢磨事的讨论群里和一个朋友辩论了几句这事。

因为AI太复杂,所以我们潜意识会寻找权威,认为“大牛”会更正确。

其实不是的,2010年以来的事实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混沌的时候大家相对平等,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一得很可能比大量信息都关键。要不然当年那会有Jack Ma什么事。

混沌的时候反倒是很适合下面这句(琢磨事AI碰撞局的初衷也是如此,琢磨事AI碰撞局第一期小记):

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唯我;竖尽久劫,前古后今,一无可据,而可据唯目前。

小结

全产业链结算视角正向看其实没啥用,因为一旦由亏转盈格局差不多会确定,虽然会迎来大繁荣,但和个人未必有什么关系了。反向看反倒是有用,它没到盈亏平衡点,那就是机会还在。核心是这得是真的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科亿创电子取得一种连接器组合载...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科亿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连...
拍短剧的风吹到了韩国 韩国短视频内容正深刻改变该国在线视频服务(OTT)平台的内容生态。据韩国《亚洲经济》3日报道,韩国在...
第三届先进成像与信息处理会议(... 先进成像技术带领人类拓展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知边界,正逐步成为未来科学研究和产业升级的创新高地和战...
视觉系统赋能机械手:解锁机器人... 在现代化工厂的繁忙生产线中,机械臂的每一次精准抓取都离不开一项关键技术的革新——视觉引导抓取。这一技...
2025 年 6 款常用华为语... "要选2025年华为生态里好用的语音转文字工具,得先搞清楚这6款的真实表现——华为录音机、听脑AI、...
Q2全球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9%... 8月5号消息,根据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900万台...
知识拓展有多重要?拓宽阅读、参... 知识拓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加深个人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我们摆脱固有思维的局限,拓宽...
苹果的接班人不会是“第二个库克... 来源:最话FunTalk 萧规曹随没意义 文/何伊然 编辑/刘宇翔 2024年底,苹果离全球...
鑫合物联取得人工智能的移动装置...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河南鑫合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人工...
“为南非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看!‘冰墩墩’!”来自南非莫帕尼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穆卡瓦殊向记者展示她的作品,“虽然还不完美,...
贵州务川:夏秋茶借“村超”东风... 曾经大量废弃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青山间的夏秋茶青,如今正通过智能化生产线蝶变为时尚饮品...
上海阿波罗申请耦合器液力控制方...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耦...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应对金属疲劳的... 《自然·材料》杂志4日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金属疲劳的观点文章。来自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系统...
苏联挖穿地球计划为啥挖到122... 授权自 01 简单说,没钱了。 互联网上有一些比较离谱的猜测,比如挖出来什么地底生物、灵异事件之类的...
百度智能云推出首批AI数字员工... 智东西 作者 | 王涵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8月5日报道,今天下午,在百度AI Day开放日现场,...
桃心云手机:16G大内存,好用... 在探寻云手机市场的理想选择时,用户始终在追求大内存与亲民价格的完美平衡点。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便是桃心...
原创 台... 8月4日消息,据台媒《自由时报》报道,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位于高雄楠梓科学园区第一座2nm晶圆厂(P1...
昆山圣翰取得通用性高的工业机器... 金融界2025年8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昆山圣翰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ChatGPT周活跃用户激增至... OpenAI于周一宣布,ChatGPT本周将达到7亿周活跃用户,这巩固了其作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软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