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供电公司员工应用一台双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机器人在导线上安装间隔棒。周志勇摄
5月29日上午,在湖北省仙桃市仙西—读书台11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7号至8号铁塔间,湖北荆州供电公司员工张金龙手持PAD无线遥控机器人,并应用VR技术,让一台双分裂导线间隔棒安装机器人自主上下线,并在导线上滑行,在行走一段距离后便自动安装双分裂导线间隔棒。机器人在5分钟内便安装一个间隔棒。这是湖北荆州供电公司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中应用机器人安装金具的一个场景。
荆州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智慧化、机械化、系统化施工标准模式,创新施工设计、工法、装备、流程等,优化路径选择、杆塔结构等方案,建立流水作业模式、随工验收制度、标准化指导书、标准作业流程等四项标准,采取自己投入、外部引入、厂家改进等方式添置一套智能化、机械化施工装备,提升施工安全性和效率,为电网建设增添机械力量和科技动力。
间隔棒安装机器人采用分体式结构,分为上部吊装模块和下部安装模块。“先使用无人机将上部吊装模块装至导线上,上部吊装模块通过牵引绳自绞方式将下部安装模块精准对接、组装合体。”张金龙说,机器人借助无人机自主上下线,自动化安装间隔棒。
荆州供电公司在输电线路工程中使用“卡口式”阻尼自锁结构的间隔棒,方便机器人操作,机器人专用夹具压紧线夹完成间隔棒安装。
“仙桃仙西220千伏变电站配套110千伏送出工程有185基杆塔,其中85基处于水田、鱼塘中,施工难度大。”荆州供电公司建设部主任李凌说,在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间隔棒安装机器人有效解决了一线员工间隔棒安装作业强度大、风险高、效率低等问题。
荆州供电公司建设部刘飞介绍,一名熟练工人一天可装20只安装间隔棒,每只间隔棒平均安装时间20分钟,工人在上下铁塔和出线过程中费时费力,且高空作业较为危险。机器人安装间隔棒比人工快4倍,没有作业安全风险。(图/文 周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