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年等一回,哈雷彗星踏上归途
创始人
2024-01-08 14:19:02
0

原标题:七十六年等一回,哈雷彗星踏上归途

人类发现并记录的首颗周期彗星——哈雷彗星本月初在抵达远日点(即离太阳最远的点)后开始“调头”,踏上返回太阳系的归途。

对于很多人来说,哈雷彗星的名字如雷贯耳。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赖迪辉介绍,早在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就被中国古代的《春秋》一书所记载,“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即指哈雷彗星,这是目前所知有关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哈雷彗星的命名源自于其近代发现者——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他在回顾1531年、1607年、1682年的彗星观测资料时发现,彗星的行进方向具有相似性,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三个年份记录的所谓三颗彗星实际上是同一颗彗星。此外,他经过计算预言这颗彗星将在1758年年末再次出现,后来哈雷彗星果然如约而至,充分验证了哈雷计算的准确性,可惜彼时哈雷已不在人世。后来天文学家们确认了哈雷彗星的存在,并计算出了它的详细轨道数据。

哈雷彗星特写

哈雷彗星的出现对于天文学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太阳系天体的认识。

赖迪辉说,哈雷彗星不仅是人类发现并记录的首颗周期彗星,它还是目前已知的短周期彗星中唯一一颗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彗星,每隔约76.1年就会回归一次,上一次哈雷彗星回归是1986年,下一次回归大概是在2061年,而这次抵达远日点标志本轮回归周期过半。

根据测算,哈雷彗星将于2061年7月28日过近日点(即离太阳最近的点),过近日点时候,哈雷彗星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会分解成彗头和彗尾,状如扫帚,届时人们将会一睹其风采。不过,由于彗星的轨道时常受到大行星引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哈雷彗星过近日点的精确时间还存在变数。

这是“乔托号”探测器拍摄的哈雷彗星彗核

从地球的角度观测天空,哈雷彗星在接下来的38年将会一直在长蛇座徘徊,然后进入小犬座。

赖迪辉表示,从现在开始,哈雷彗星重新回到人类视野已进入“倒计时”,但要想真正看到它的身影,还需要耐心等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小... 小米Civi4Pro延续了Civi系列标志性的轻薄设计理念,机身厚度仅7.45mm,重量控制在179...
浙江双新取得电杆吊运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双新预构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杆...
中建海峡研发的“闽智建”平台亮... 近期,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暨第29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厦门工博会)在厦门国际博览...
新型合成小分子可“精准杀伤”癌... 新华社巴黎5月13日电(记者罗毓)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在官网介绍,该中心参与的一项研究成功设计并...
新媒体通江 大平台达海 2025海峡两岸新媒体产业发展研讨会14日在上海举行。(中国台湾网发) 两岸交流,媒体先行;科技引...
发布六大新品! 国轩高科202... 国轩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会将于5月16日至17日在安徽合肥国轩高科包河总部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这...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发射入轨 ... 徐艳梅 曾利军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5月14日12时12分,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共论产业发展!2025青岛市具...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4日讯 今天,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搜索帝国的AI战争:谷歌的焦虑... 曾几何时,“谷歌一下”几乎成为搜索互联网的代名词,这家诞生于一间车库的公司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在“发现”中筑基,于“创造”中...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其本质在于“发现规律—创造应用—反哺认知”的辩证运动。这一过程既遵...
联发科与一加合作,首发旗舰芯片... 2025 年 5 月 14 日,一加联合联发科技举办了主题为“芯旗舰新上限”的游戏战略沟通会。会上,...
AMD 推出面向中小企业新型服... AMD今天(5 月 13 日)宣布推出其 Zen 5 Epyc 服务器处理器的入门级版本,目标客户为...
跨越数字鸿沟 中国电信架起城乡... (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林碧涓)今年5·17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
佛山市新基德电子厂取得零序互感...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佛山市新基德电子厂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零序...
海航技术机务人以匠心筑牢航空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工装,穿梭于机场的各个角落,在机库的炽热中、在停机坪的喧嚣里、在喷漆机库的精细...
电信星卡各套餐对比,哪一款性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流量和通话需求成为用户选择手机卡的重要考量因素。中国电信推出的“星卡”系列套餐...
我国又一新型火箭发动机完成首次...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了解到,140吨级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近日完成首次整机试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江苏凯德亚取得墙面机器人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凯德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崇州号” 卫星随全球首个太空...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2025年5月14日12时1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枚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顺利升...
科大讯飞,研发还要投 文 | 老鱼儿 编辑 | 杨旭然 2024年和2025年,科大讯飞在经营上依旧保持着“快”和“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