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 齐永超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近期又有新动作!继此前加码腾讯,其又对阿里巴巴出手了。长期以来,互联网科技龙头的投资价值总是备受关注。据观察,在美股投资机构披露的三季报持仓名单中,有不少机构对互联网科技领域的中概股进行了加仓,如大摩、高盛等。与此同时,美股财报季窗口期,相关公司也发布了不俗的业绩“成绩单”,由此受到资金热捧。
段永平“买回”腾讯
“看涨”阿里巴巴未来表现
曾创办小霸王、步步高等品牌,拍下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知名投资人段永平被外界称为“中国巴菲特”,其投资动态一直以来都备受市场关注。近期,其对多家科技龙头公司又出手了。
11月29日,段永平通过雪球账号“大道无形我有型”发文表示,“今天41.05-41.1(美元)之间买了200k股腾讯。计划慢慢买,把大半年前卖掉的部分买回来就好。”内容显示,段永平买入的是腾讯控股ADR(美国存托凭证)(TCEHY)。根据买入价格与数量测算,段永平买入腾讯耗资超过约800万美元。
回顾来看,自腾讯ADR、腾讯港股上市之后,均走出了一轮超级行情。如腾讯的港股股价,自2004年6月上市后~2021年一季度,演绎了长达10余年的超级牛市行情。
对于腾讯,段永平在多年前即投出了关注目光,从其社交平台发文内容等来看,曾多次加仓腾讯。如其曾于2021年8月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今天买了点(腾讯控股ADR),再跌再多买些;2022年8月发文称,以37.37美元的价格再买入10万股;2022年10月发文称又买了一点……
段永平曾于2020年10月发文谈及对腾讯的观点表示,“简单讲,腾讯就是通过建立了的社交媒体,将流量货币化了。感觉10年后腾讯应该依然强大,但50年就不好说了。我对腾讯的理解度远不如苹果,所以投的比例也小很多。”
除了段永平,还有不少资金同样对腾讯“颇感兴趣”,以港股腾讯来看,截至目前,南下资金对其持股数量、持仓占比整体均处于历史高位状态,如截至12月15日,南下资金对其持仓约9亿股,占港股总股数比重的9.4%(见图1)。
今年以来,腾讯ADR以及港股均表现出一定的承压调整,但在11月以来均开始止跌反弹。而与此同时,腾讯也进行了密集的股份回购。
腾讯近日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于2023年12月1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128万股。事实上,自今年以来,腾讯即开启了“不间断”的连续回购。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腾讯已回购超过百次,累计回购超过1.3亿股,累计回购金额已达400亿元(见表1)。
除了腾讯,段永平对阿里巴巴也出手了。12月5日,段永平在社交平台晒图称计划卖出阿里“看跌期权",这意味着他看涨今后13个月的阿里股价。
科技互联网中概股获加仓
大摩、高盛等均有“所爱”
当前,在美股上市的科技互联网中概股数量较多,从美股投资机构(持仓市值1亿美元以上)披露的三季度持仓显示,不少机构即对相关公司进行了加码布局。
据统计,目前,在美股上市且市值较高(大于100亿美元)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包括多家,典型的公司如阿里巴巴、拼多多、网易、京东、百度、携程集团、贝壳等。上述不少公司在三季度获得了机构的整体增仓。
如拼多多,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461家机构对其持仓,持股数量为1738.80百万股,持股数环比增长了33.51%;1070家机构持仓阿里巴巴,持股数量为3644.99百万股,持股数环比增长了17.37%。另外,对贝壳、京东的持股数量也均出现了环比增长(见表2)。
进一步观察来看,在对上述相关公司的加仓队列中,既有外资巨头的身影,也有重量级的内资机构。
如拼多多,今年三季度,全球资管巨头先锋领航(VANGUARD)对其增仓2655万股至9640万股,增仓幅度为38.01%,截至三季度末,持仓市值为2363百万美元。拉长周期来看,先锋领航对其进行了长期、多个阶段的连续增持。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先锋领航对其持股数量为1110万股,此后于多个季度均给予了增仓(见图2)。此外,内资机构景林资产也在三季度加仓了拼多多,截至三季度末,拼多多为其美股第一大重仓股。
再如阿里巴巴,今年三季度,国际重量级投资机构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对其增仓2810万股至8914万股,增仓幅度为46.06%,截至三季度末,持仓市值为966.51百万美元。在内资机构高毅资产披露的三季度美股持仓中,对阿里巴巴进行了建仓。回顾来看,高毅资产在此前季度即曾建仓布局阿里巴巴,此后给予清仓。
三季度,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也对多家科技互联网中概股进行了加仓,如上述提及的拼多多、阿里巴巴,另外还包括京东、百度等。
财报业绩整体向好
机构观点乐观
近日,“拼多多美股市值超越阿里巴巴”的现象备受市场关注。在这背后,反映了美股资金对于高业绩弹性个股的关注。事实上,从美股财报季来看,不少科技互联网中概股均交出了一份不俗的业绩“成绩单”。
11月30日,拼多多股价收涨4%,市值增至1959亿美元,成为美股市值最大的中概股。12月以来,拼多多股价继续保持高位震荡。回顾来看,自今年6月以来,拼多多股价即开启了稳步上涨,至今累计上涨超过1.2倍(见图3)。
在拼多多股价出现强势上涨背后,业绩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据其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收入为688.4亿元,同比增长93.89%;实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净利润155.4亿元,同比增长46.73%。
除了拼多多,其他多家科技互联网中概股也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增长。如阿里巴巴,据其发布的2024财年第二财季(对应自然年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实现营收2247.9亿元,同比增长8.5%;2023年三季度,京东实现收入2477亿元;贝壳三季度实现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63.4%;百度在第三季度现营收344.47亿元……
进一步来看,在上述科技互联网公司实现业绩增长背后,是消费市场需求向好、AI智能业务放量等多重因素的驱动。在当前窗口期,机构对于相关公司也给予了乐观评级。
如对于拼多多,国泰君安近日发表观点表示,公司营收利润高增反复证明了“低价”策略的可行性,“低价”是目前电商行业破局的重要突破口。零售终将是一个比拼效率的业态,看好具备极致效率基因的TEMU (拼多多旗下跨境业务)快速跑马圈地,接棒主站成为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广发证券近日对京东发布投资评级称,预计随着公司供应链建设逐步完善、品类价格力提升,公司带电品类的市占率持续提升,超市品类大盘恢复之际,成为平台新的增长动能。
对于百度,中信建投将关注重点聚焦于其智能驾驶。据其近日发布的研报观点指出,智能驾驶取得积极进展,商业化加速有望逐步贡献业绩。截至2023年9月,百度累计向公众提供超过410万订单。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领先,随着搭载百度自动驾驶相关产品的智能汽车面市,百度自动驾驶业务预计逐步实现商业化,并在2024年以后贡献实质性营收。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