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背“挖土”难在哪?揭秘嫦娥六号奔月路
创始人
2024-05-03 22:41:07
0

原标题:月背“挖土”难在哪?揭秘嫦娥六号奔月路

中新网海南文昌5月3日电 题:月背“挖土”难在哪?揭秘嫦娥六号奔月路

记者 马帅莎

在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的护送下,嫦娥六号探测器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与嫦娥五号相比,嫦娥六号任务有何不同?月背采样带来了哪些新挑战?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表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嫦娥六号任务创造了良好开端,但火箭发射成功只是这次任务的开始。嫦娥六号任务要去月背取样,和嫦娥五号任务相比增加了中继通信的环节,飞行过程加入新元素也给任务带来新风险。

据悉,嫦娥六号任务飞行全过程将为期50多天,从发射入轨,到月背采样,再到最后的再入回收,嫦娥六号探测器需经历11个飞行阶段。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王琼说,相比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更为复杂,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好比接力赛,每一棒都必须成功,“发射入轨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出差”时间更久

与嫦娥五号任务相比,嫦娥六号探测器同样需经历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和再入回收段等11个飞行过程。

不同的是,嫦娥六号探测器的月背采样之旅长达50多天,将比嫦娥五号多花一个月时间。为何耗时更久?王琼解释称,嫦娥六号探测器将在月背着陆,降落前,其轨道面需调整到与着陆点共面的位置,这一过程需多等待20多天,从月面起飞后,探测器将在月球轨道等待合适的返回时机再进行月地转移入射。

此外,嫦娥六号探测器将采用月球逆行轨道,即在月球北极向南看为逆时针飞行。专家介绍称,嫦娥六号探测器与嫦娥五号探测器设计状态相似,但嫦娥五号任务着陆区位于月球北半球,而嫦娥六号任务将在南半球着陆,太阳光照方向不同,采用逆行轨道,可以避免改动探测器太阳翼、敏感器等器件的安装位置。

“挖土”时间更短

众所周知,对地球而言月背始终不可见。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背工作如何与地球“通话”成为一大难题。对此,科研团队引入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该中继星于3月20日成功发射,4月8日至9日与嫦娥六号探测器(地面状态)开展了对通测试。

王琼表示,此次任务期间,从近月制动到月面着陆采样、起飞上升,鹊桥二号中继星将成为嫦娥六号探测器唯一的对地联系通道。

虽有鹊桥二号中继星“铺路”,但中继星在绕月飞行中存在“视觉盲区”,嫦娥六号探测器需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可视弧段抓紧“工作”。

王琼指出,由于月球正面对地直接可见,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面的48个小时可以全部用于工作,但在月背,受限于中继星覆盖时长问题,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将缩短至36到40个小时,对地面人员以及探测器的工作效率要求更高。

落月采样的两个未知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预选着陆区已定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但此次月背采样之旅仍存在许多未知的挑战。王琼强调,嫦娥六号探测器在着陆采样过程中存在两大不确定性。

首先是着陆点环境难以预知,为探测器落月带来挑战。王琼表示,嫦娥六号探测器“出发”前,地面科研人员只能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了解着陆区概况。真正着陆时究竟会遇到多少石块、撞击坑?这些小尺寸的障碍物都无法提前获知。

此外,月背采样能“挖”多深亦具有不确定性。王琼指出,对于着陆器下方的月球浅表层结构,必须等到嫦娥六号探测器抵达月球后,借助它“随身携带”的探测仪,才能知道下方有没有石块,是否符合科研人员预期,能否采到足够深的月球样品。

“科学家们都非常期待嫦娥六号带回月背样品。”王琼说,它将加深人们对月壤特性、月球演化成因的认识,并为后续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设计建造提供更多依据。

“中国探月工程已走过20个年头,‘绕、落、回’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扎实,对于后续的月球探测,我们规划了嫦娥七号、八号任务,目前正在抓紧研制。”胡浩强调,月球是人类共有的,中国去月背是为了探索更多未知,回答科学问题,我们欢迎更多外国朋友共同参与。(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九环储能取得储能模组及储能模组... 金融界2025年7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九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储能模组及...
2025年Q2印度手机出货量报... 7月22日,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今日发布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90...
原创 新... 大家好,我是魅力科学君,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根据一项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新研究,科学家在人...
Latent Labs推出基于...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在获得 5000 万美元资金并走出隐匿模式约六个月后,Latent Labs发布...
科技范十足!一起走进第九届内蒙... 人民网呼和浩特7月20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刘恒岳)近日,第九届内蒙古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内蒙古国际...
广电总局发文:杜绝抗战“神剧”... 7月21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管理提示》。其中提到,微短剧这一新大众文艺样态,极富活力、影响广...
25公斤火星陨石530万美元拍... 苏富比拍卖行日前在美国纽约成功拍卖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火星陨石。包含各类费用在内,买家共支付约530万美...
小展大热背后:预制菜的产业革命... 南方财经记者高慧超 实习生许诺 上周末,佛山预制菜博览会刷屏很多人的朋友圈:2.5万平方米的中型展会...
【金昌】金川区创业训练营为高校... 近日,由金川区人社局主办的2025年第一届“智启新程·创赢未来——人工智能引领高校毕业生创业之路”创...
“超音速客机要来了”!时速超1... 据韩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航天局眼下正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同研发超音速飞机“X-59”,努力将其...
智能手表定位成关键线索 美国黄...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官员21日说,一架单引擎飞机日前在黄石国家公园附近坠毁,一度搜寻无...
OPPO K13 Turbo ... 在竞争激烈的千元手机市场中,一款名为OPPO K13 Turbo Pro的新机脱颖而出,其以中端机的...
恒瑞昆新材料取得焊丝桶装机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西恒瑞昆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焊...
从一座实验室开始,NVIDIA... 在一条测试跑道上,一辆原型智能辅助驾驶汽车缓缓驶入,旁边站着几位工程师,他们并未紧盯汽车方向盘或传感...
台风为什么会多次登陆?如何判断... 台风“韦帕”在广东两次登陆后,21日移入北部湾海面。虽然“韦帕”登陆后已明显减弱,但它给我国带来的强...
孚乐斯取得减震器用密封结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孚乐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南京召开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 ... 扬子晚报网7月22日讯(记者 闫春旭)“太神奇了!只要戴上就能自动分泌唾液完成吞咽动作,完全不需要外...
顺欣仪器取得粉尘用旋风呼吸式过... 金融界2025年7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常熟市顺欣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洛阳科盛取得出料滑板专利,减少... 金融界2025年7月2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洛阳科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全球首架“三证齐全”吨级以上e...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昆山报道 7月22日,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的单机适航证(AC)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