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构建至善学术伦理
创始人
2024-04-28 10:53:40
0

原标题: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构建至善学术伦理

原标题:自觉遵守学术规范 构建至善学术伦理

在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中,人除了遵守基于相互平等原则的普遍法则,还需要遵守不同角色与领域的道德要求,学术伦理就是其中一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学术研究者的操守有了更高的期待,对学术伦理构建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社会转型正以不可逆之势向我们走来,而今天的学者承担着引领创新的时代责任,工作环境日益精细复杂,既向学术伦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又为构建学术伦理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从伦理规范视角看学术伦理构建

诚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学者与社会之间、学者与学者之间、学者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遵循着不同主体间相应的伦理规范。社会分工为学者提供了一个促成其求真、向善、趋美的物质基础和自由空间,现代社会对学者的德性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建构学术伦理的主体看,有国家、学校和学人,从建构的内容看,则有规范论和德性论两种类型。国家从宏观层面给出有关学术伦理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一般是原则性的政策或法律;学校从直接管理人的角色出发,制定更加细致且可操作的职业道德规则;学人以主体的具身性为始点,拥有追求至善的无限可能空间。

在学术政策与制度的设计安排上,应把培养学者的健全人格作为根本原则。在具体规范的制定和学术伦理的建构过程中,学术道德的价值、原则、事实、规范、责任等关键环节一一给定之后,需要把握权利与义务这一对核心范畴。权利给出了学者所从事研究的行为空间,义务标划出必须作为和不得作为的界限。“必须作为”的,是每个学者须遵守的学术伦理规范,“不得作为”的,是所有违背学术伦理的行为。教育管理者应当把规则、环境和文化等作为构建学术伦理的优先事项,通过道德培养的方式提出对学者的道德要求,助力学者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实践中,学校设计学术伦理规则时应当把握适度原则,既明确所要求的义务、被禁止的事项和例外的情形,也采取树立典型与榜样等手段,重视和推广应当被鼓励的行为。如果构建学术伦理时仅采取底线规则的法治策略,不注重对学者内心的触动和精神的发动,则难以达到理想的学术人格之境。

从自我完善视角看学术伦理构建

外在的政策、制度和规范构成了学术伦理的他律标准,却不能充分揭示学者内在素质的构成,也难以充分激发学者建构学术伦理的主观能动性。学者的素质由德性、知识和能力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德性引领方向,知识奠定基础,能力决定实效,三者相互嵌入,形成有机结合的要素结构。德性决定着研究者的知识生产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为国家、社会所用。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善良意志的指引,学者的研究很容易迷失方向,过分追逐财富、权力、荣誉等附身性产物。

学者的自我完善对于学术伦理十分重要,它指向一种伦理的高阶形态。学者毕生追寻治学之道,正是运用理智与情感在反复实践中探寻事物逻各斯(哲学概念,指世界的可理解的一切规律,事物本质)的过程。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认为,我们用科学、理智、德性把握逻各斯,用节制、自治、意愿去分有逻各斯,以使学者的实践朝向终极之善,令学者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以德润身、追求真理、笃行不怠。学者道德人格的完善,亦即信、知、情、意四个核心要素的培养。将修身立德、行己有耻、安贫乐道作为一生之追求,便是学者的道德信念;当这种信念起于内心并在行动中持续下去,便形成了意志。由信念产生意志,需要充分运用理性知识。而连接信、知、意的最重要的中间要素是情感,即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学者道德人格的养成,需要在反复的道德实践中不断磨砺。

学术研究的直接目的,是探索自然之序、社会之序和心灵之序,通过发现与创新去认识、把握、表达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并且在求真的过程中实现学者自我人格的完善,最终汇聚每位学者的力量,推动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在走上研究之路的初始阶段,学者便应该注重“目的之善”,不断形塑自身的道德品格、健全人格,履行学者使命。在艰辛的科研治学过程中,学者要依靠意志品质克服内心的冲动、自觉抵御外部诱惑,并不断反思自身行为的正确性和正当性,为学崇德,修己安人,止于至善。

总之,学术伦理是在学人道德基础上的升华,蕴意着理性与德性、个人与社会、传统与时代的有机统一,既需要他律,更依靠自律。从事学术研究,学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寻找真问题、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真解决问题,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院士要做学术道德的楷模,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这也是向整个学术界提出的要求。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者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无论是院士还是普通学者,都应该从民族命运、社会进步和学人使命的高度,正视和重视学术伦理的建构。

(作者:张雷,系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讲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东丽这个社区开展“青少年探秘机...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逐渐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手机中的语音助手、电视上的智能棋手,甚至是孩子们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预住院中心... 7月18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预住院中心。该中心通过整合术前检验、麻醉评估、健康宣教等关键环节,将...
国内首台国产A320五级飞行训... 7月18日,春秋航空携手本土民航科技企业莱特科技,正式交付国内首台国产A320五级飞行训练设备,以丰...
月球车模型制作活动在涡阳县博物... 为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被定为人类月球日。中国人“九天揽月”的...
Roblox更新失败,更新不了... 当玩家沉浸于Roblox这个广受赞誉的创意虚拟空间时,时常面临更新失败,更新不了或无法完成升级等困扰...
安卓部门负责人:计科专业需“重... IT之家 7 月 18 日消息,据《商业内幕》今日报道,谷歌安卓部门负责人 Sameer Samat...
快应用智慧服务生态支持智能体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智能体正逐步成为新一代服务交互的核心形态。与此同时,开发者对高效、轻...
再造一个鲁塘矿区!湖南郴州微晶... 记者近日从湖南省地质院下属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以下简称“湖南省地质院物化所”)获悉,该所通...
原创 i... 在今年的iOS 26发布之前,国外小有名气的视频账号FrontPageTech(简称fpt.)连发了...
适航标准再进一步!T1400无... 7月15日至18日,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审查组专家在哈尔滨组织召开联合飞机《T1400型无人直升机系...
奇树有果取得卡牌天地盖全自动成...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奇树有果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卡...
嫦娥六号样品或包含月球原始月壳... 月球正面和背面为什么不同,一直是个谜。科学家认为,早期月球像个滚烫的岩浆海,冷却时,富含钙的斜长岩因...
绿电赋能 技术搭桥 河北清洁能... 来源:邯郸新闻网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郑建卫)7月17日,第三届链博会E1展馆清...
【绿色产业商会】成功举办“AI... 拥抱AI浪潮,解锁增长新动能!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助力我县中小微企业把握AI技术红利,突...
政策丨关于西安市科技成果转化“... 各相关单位: 根据《西安市支持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25—2027年)》(市政办发〔2025...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实验首次观测到... 中新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粒子物理学论文称,在欧洲核子...
用好数智技术强化城市安全韧性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盛通教育发布AI教育平台,覆盖... 7月17日,盛通教育集团发布盛通人工智能教育平台。 据介绍,该平台纵向覆盖从入门到进阶的学习体验,横...
上海外滩“长出”互联网优质内容... 新华社上海7月18日电(记者王辰阳)7月15日,《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发布,...
“星际访客”新图像公布,天文学...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日,天文学家观测到来自星际空间的天体3I/ATLAS正在高速穿过太阳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