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湖南省地质院下属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以下简称“湖南省地质院物化所”)获悉,该所通过创新应用地质找矿理论,在湖南省郴州市鲁塘矿区深部微晶石墨找矿获重大突破。经专家评审确认,其资源远景量可达超大型矿床。
作为全球知名的“中国微晶石墨之都”,郴州市鲁塘矿区微晶石墨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其产品凭借优异品质享誉国际市场。然而,经过十余年的持续开采,又受上世纪90年代小煤矿粗放开采方式影响,矿区浅部资源已呈现枯竭态势。
湖南省地质院物化所通过深入研究鲁塘矿区地质特征,创新应用煤田构造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型,率先提出矿区±0米标高以下可能存在隐伏构造且赋存石墨矿体的科学推断。2024年6月,中建材投资有限公司下属南方石墨有限公司启动验证工程,湖南省地质院物化所中标实施后,历时一年完成野外工作,经专家组验收确认,鲁塘矿区深部存在滑脱构造及上下盘双向斜构造,其中下向斜发现可采石墨矿层,矿石特征已初步探明,各矿层平均石墨化度85.75~90.9之间,品质优异。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评价称:“这一高品质微晶石墨矿体的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鲁塘矿区’,在当前浅部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这一深部找矿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来源: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