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和20日,安徽生活广播记者随“筑梦新时代 共绘新图景”中央和省直媒体集体采访组走进淮南。
我们首先来到安徽理工大学科技园内的安徽高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能为电子设备量身定制了一个特殊的“心电图”装置,即电气设备健康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此产品世界首创、国内独有,在行业内前景不断扩大。
安徽高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异常或发生故障以及任何非线性负载都会产生高次谐波,不同的异常部位及不同的异常程度,所产生的谐波成分和含有率不同。传统诊断方法的信号采集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大,并且振动法需要与电机进行物理接触,改变了电机质量。同时,此类故障的结果难于解读,需专业人员对其分析判断,不能直观的展现给用户。而基于谐波诊断法的电气设备状态监测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无源传感器,不会改变设备的物理质量,不会对被测设备产生任何影响,同时可实现对电动机机械部分(一级负载)、电气部分的全面状态监测、分析与预警。
由安徽高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电气设备健康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在整个设备诊断过程中依托智能化分析,无需专业人员频谱分析,实现诊断系统自动生成诊断报告,在提供电机设备名项劣化指标的同时,给出产生该故障的原因,并给出维修建议,大大提升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降低了设备维修的成本。
记者听取高谐智能负责人介绍
目前,公司产品和服务现已覆盖煤炭石油、电厂、治金等十多个行业,提供“7x24h”的全天候设备监测服务,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系统化培训。此外,该公司核心传感器、采集装置、智能算法、专家数据库、软件系统均为自主开发,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而随后在淮南高新区,记者则感受到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
新型显示产业,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时代人机交互最主要的“窗口”。近年来,淮南市在淮南高新区深耕新型显示产业,聚焦区域内产业链短缺环节,积极引入注塑、冲压、模组、整机制造等上下游企业,与合芜蚌滁等地产业实现配套发展、错位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智慧显示终端整机制造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的链条式发展格局。淮南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作为承接新型显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初步形成了以智慧显示终端整机制造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的链条式发展格局,致力于打造安徽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淮南高新区已入驻新型显示类企业32家,总投资190亿元,其中已投产21家,2023年总营收约10亿元。
在位于淮南高新区的安徽英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笔记本电脑正从这里下线,发往国内外。作为淮南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英联科技由上海英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在淮投资成立,是一家专业从事消费类电子、电脑、通讯与工业控制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专长于研发、设计、制造和提供全线解决方案。企业总投资20亿元,分三期实施,主要建设中高端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目前,第一栋厂房已投入使用。自今年1月份公司从临时厂房搬迁至新厂房后,便开足马力赶订单,现在工厂每天可以产平板电脑3000台左右,已有稳定的国内外客户群体200多家。待全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笔记本电脑年出货量300万台,年产值50亿元。
英联科技生产车间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将招商引资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引凤栖淮”串起产业链,量身打造了47万平方米“淮南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园区按照“建园、强链”思路,致力打造安徽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建成一期高新产业园、二期新型显示产业园、三期合创产业园。目前,淮南高新区已入驻新型显示类企业32家,总投资190亿元,其中已投产21家,2023年总营收约10亿元。如今,总投资55亿元的高端显示模块系统项目、总投资65亿元的“芯视佳”12英寸硅基OLED微显示器制造项目......一个个好项目好企业纷至沓来,为当地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9日下午,采访组冒雨来到潘集区。在潘集经开区(煤化工园区)的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潘集经开区(煤化工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谢磊告诉记者,激发新质生产力,促进煤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2019年以来,园区先后建成投产中安联合年产煤经170万吨甲醇制70万吨聚烯烃项目、安徽嘉玺35万吨/年苯乙烯及20万吨/年聚苯乙烯项目、安徽远达催化剂项目、中建材腾锋有机溶剂等项目,总投资309亿元。近年来,园区领导班子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合肥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坚定“项目优先、项目为王”理念,锚定三大主导产业,把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通过赴沪苏浙等地开展招商、邀请客商来园区考察,先后签约20万吨/年锂电池电解液和配套原料项目、工业防腐涂料项目、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和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等35个项目,总投资约175亿元。正在建设至善有机硼酸、赛纬锂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普碳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翔晟水性涂料、碳捕集综合利用等14个项目,总投资83亿元。
随后,采访组来到淮南市大宗煤电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潘集园区北区),了解当地将固废劣势转化为资源优势的有益做法。据悉,淮南市大宗煤电固废物综合利用项目是2019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批准建设的50个基地之一,(潘集园区北区)占地370.82亩。项目从2021年开始施工建设,分二期进行,项目完全建成后,可实现产能:煤矸石陈化加工300万吨、陶粒生产40万m³、陶粒板(墙)材生产200万m³、粉煤灰年存储分选30万吨、超细粉煤灰生产5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
煤矸石样品
采访组最后一站,来到国晟(凤台)双碳产业园项目,此项目由国晟能源与凤台县合作投资,项目总投资约106亿元。共分两期开发建设,目前一期2.5GW异质结电池、2GW大尺寸异质结组件、5GW设备制造、10万台清扫机器人、智慧能源与智能制造、高分子边框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部分在2023年的9—12月份陆续建成并投产。待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70亿元。其中,总投资约11亿的一期项目——2GW组件项目已于2023年9月份投产,现已达产值约1.5亿。高分子边框项目一期1GW产能设备完成进场,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5GW异质结电池项目厂房建设中,预计2024年9月份完工。
国晟生产车间
住房是民生之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备受关注。4月20日上午, 在抵达国晟双碳产业园之前,采访组还来到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的北赵店棚改项目现场。
北赵店棚改项目施工现场
据了解,北赵店棚改项目占地面积303.76亩,涉及房屋征迁面积34.35万㎡,总征迁户数1008户。项目计划建设42栋住宅及商业、幼儿园、菜市场等配套设施,住宅总套数4447套,设置机动车位4674个,非机动停车位6525个。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原区域内基础设施陈旧,消除自建房安全消防隐患,解决雨污分流不完全造成的污染问题,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北赵店棚改项目施工前
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总建筑面积15.1万㎡,建设9栋高层住宅,住宅户数994套;二期总建筑面积16.56万㎡,建设10栋高层住宅,住宅户数1070套;三期总建筑面积38.11万㎡,建设23栋高层住宅,住宅户数2383套。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完成,工人们正在进行外墙漆、外窗安装及室外附属工程施工。项目二、三期正进行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施工。一期项目预计今年6月交付使用,二、三期工程计划于今年底完工。
北赵店棚改项目建成效果图
在淮南短短一天半的采访,记者深切体验到企业职工饱满的工作状态,以及企业领头人旺盛的信心,古老煤城在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正在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和生机!(安徽生活频率中心记者 徐晓明)
来源:安徽生活频率运营中心
编辑:XY
审核:吴涛
终审:汪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