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既然是气态行星,宇航员是否能搭载航天器直接进入木星内部?
创始人
2024-04-19 11:00:13
0

原标题:木星既然是气态行星,宇航员是否能搭载航天器直接进入木星内部?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内,我们的地球是一颗岩石星球,但在太阳系内还有另一种形态的行星,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就属于气态行星,而其中的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所以长久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木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气态行星,而且在天文学方面,我们人类其实对木星的观测很久之前就开始。于是就有人提出,既然木星是气态行星,宇航员究竟是否能够搭载航天器直接进入木星内部呢?

一直以来,一颗行星形成的标准模型都离不开吸积。

木星也是吸积而成的吗?

木星曾经被所有人认为是在太阳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成型,并且很有可能是太阳身边唯一“朋友”,但是迄今为止木星的形成仍然是个谜。

但是唯一值得肯定的是木星很有可能是由于太阳的拉拢将虚空中的尘埃聚集在一起而形成了现在的模样的,之后它便开始抓取各种的尘埃物质,逐渐壮大自己的“躯体”……

而人类关于木星的探索和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相信以后随着人类技术水平以及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终有一天会揭开木星这颗气态行星的面纱。

众所周知,其他星球都是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的,但木星却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木星是一个巨大的液态氢星体,其主要组成成分是气体,因此,木星有着“气体星球”之称。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由于木星的内核很大,所以吸引力极强,是可以把周围的气体以氢气的形态吸附过来,因此木星的最外层都是气体,到了中层就是液体状态的氢,其最内层是固体状态的氢。

木星还有着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大气层,其大气层的物质组成中有四分之三是氢,四分之一是氦,可以说木星中氢和氦的比例是非常接近原始太阳星云的理论组成,但是大气中的惰性气体可是太阳的二至三倍。

木星还有非常强大的内部能源,因此它的赤道与两极温差并不是特别大,致使木星上的南北风很小,而且在木星大气还观测稠密活跃的云系以及闪电和雷暴,再加上木星的快速自转,因此能够看到与赤道平行的、明暗交替的带纹。

还有木星的磁场强度是地球的14倍,是太阳系最强的磁场(除了太阳黑子)。木星还是行星中唯一一个与太阳的质心位于太阳本体之外的,但是也仅仅只在太阳半径之外的7%,再加上其转轴倾角与地球和火星相比都非常小,因此在木星上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季节变化。

木星标志性的气象——超级大红斑。

木星的大红斑其实就是一场反气旋(逆时针旋转)风暴,可以说在太阳系中它是最大的风暴,与它相比我们地球的风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这块大红斑位于木星赤道以南22度,是木星的“标志”,而且还会跟随着木星不断的运动改变位置和大小。

经过科学家们的观测推算出,木星的这场风暴应该持续了346年,甚至还要久,而迄今为止我们人类已知的一次风暴直径就大于40000千米,可见其风暴的厉害程度,虽然大红斑的规模足以覆盖2到3个地球,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它正在一步步缩小。在外表上,木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木星独有的大红斑与涡旋使其看起来像是布满木质纹理,因此木星被誉为太阳系颜值最高的行星之一。

木星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

木星是太阳系内一颗很大的行星,但也充满了神秘感,就像木星有着非同于平常气体行星的核心,在木星的内部,除了有大量的氢和氦,其中还有不少构成岩石行星的物质,而这些物质比较重,所以就在引力的作用下沉入木星的核心,因此木星的核心是与众不同的。

早期探测木星引力场的科学家发现,木星的核心里面并不是充满了岩石和冰,到了2016年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朱诺号太空飞船,发现木星内核应该是属于非常致密类型,这个核心应该是聚集了厚厚的气体。科学家们又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在早期的时候,木星应该是和另外的大型的星体发生了剧烈的碰撞,而这个碰撞目前带来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可能就是由于这种剧烈的碰撞导致木星之前的紧凑的核心被彻底的打碎了,所以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分散的重元素组合。

宇航员是否能搭载航天器直接进入木星内部?

木星并不是由纯气体所组成的一个星球,它的存在不仅是因为它有稳定的公转轨道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赖木星表面的液态和固态物质。因此宇航员们想要进入木星内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木星拥有巨大的引力,如果宇宙飞船进入木星的引力范围,那么其飞船很有可能会失控,再加上加上无线电信号也会受到干扰。

可以试想一下,宇航员们很有可能会遭遇非常多的意外情况,并且根据目前科学家们的探测,在木星内部的温度大约是30000摄氏度,压力也高达3000-4000GPa。在如此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已经远远超过人造飞船的承受范围,那么身为人类的宇航员只要过于接近木星,很有可能会直接气化。其实木星的内部环境是极其复杂的,作为“气态行星”的木星,而“气态”只是它的大致属性,因此宇航员们想要进入木星内部探索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印度民航总局下令检查部分波音飞...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7 月 14(今)日,印度民航总局发布指令,要...
252亿砸向AI眼镜 Meta...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实习生苏梓丹 深圳报道 “又贵、又丑、又没用”——这,曾是AI眼镜的标签...
13小时转场11次,出海微短剧... ■本报记者 卫中 一幢古朴典雅的西式住宅,周围树木高大挺拔,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下一秒公...
“空中校园卫士”罗湖上岗 “空中校园卫士”全天候巡逻画面。受访者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4日讯 (深圳晚报记者 雷海燕...
索菲亚亮相2025广州建博会:... 来源:江南时报 2025年7月,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在琶洲广交会展馆盛大启幕,这场盛会汇聚了家...
上海奉贤出台新政,集成电路被多...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奉贤区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
东南电子取得储能系统防水按钮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储能系统防...
“投资于人”:应对AI时代就业... ■ 张海峰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
华达网带取得防缠绕链条网带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华达网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防缠绕...
苏州雅尼斯精密机械取得智能装备...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雅尼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天舟九号发射在即 如何确保任务...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属于“零窗口”发射任务,如何确保任务安全可靠...
安徽:“创”出条大道来 连续7天的行程,都是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然而,江淮大地上,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创新! 超1300摄氏度...
山西智造扬帆“一带一路” 7月10日,山西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晋塔”塔式起重机与智能升降机批量启运,将远赴沙特阿拉伯...
免费云手机性能对比:安卓iOS... 作为云手机新手用户,挑选高性能免费云手机常面临两难:市面产品多为限时体验(非永久免费),且品牌间性能...
OpenAI再次推迟开源模型发... OpenAI首席执行官 萨姆·奥尔特曼周五表示,公司再次推迟开源模型的发布,该模型此前已在今年夏天推...
智慧眼赋能,湖南医保上线“湘小...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曹开阳)7月14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创新推...
广西南宁:高层楼宇维保实现新突... 人民网南宁7月14日电 (记者王勇)7月13日,广西玻璃深加工企业田瑞玻璃与深圳九思智能联合研发的高...
英辰新能源取得用于光伏组件自动...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
新疆建科院多种“节能降耗”材料... 这两天,在乌鲁木齐、乌苏等地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由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韧性混凝土、通用低碳土...
天津港集团董事长褚斌,会见36... 双方就港口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日前,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