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于人”:应对AI时代就业挑战的根本之策
创始人
2025-07-15 02:21:01
0

■ 张海峰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加强对人本身的投资,既是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引发的就业市场失衡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理性认识技术变革对就业的双刃剑效应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最早系统阐述了“技术性失业”问题。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他专章论述了机器使用与劳动者福利的关系,指出机器虽能显著提高社会生产率,却可能导致部分劳动者被边缘化,引发“技术性失业”,恶化他们的福利状况。此后两百余年来,技术变革的就业效应始终是经济理论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理论研究更多聚焦于自动化、信息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如何重塑劳动力市场格局。概括来看,偏向性技术变革理论是较为主流的分析框架,具体又包括技能偏向性技术变革理论和任务偏向性技术变革理论。两种理论都认为,技术变革一方面通过“就业替代效应”或“就业挤出效应”减少部分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也会通过“生产率提升效应”和“技能-技术互补效应”催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乃至新的职业,即“就业创造效应”或“就业补偿效应”,因而,从理论上看,技术变革对劳动需求总量的净效应尚无定论。同时,技术变革的偏向性意味着技术变革驱动的发展红利一般不会自动地使所有人均等受益,进而导致收入分配效应。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如以往的重大技术变革一样,深刻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格局。作为影响范围更广、智能化程度更高、迭代速度更快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格局的冲击将更加深远、更加复杂。

《科学》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美国,约80%的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中至少10%的工作任务可由人工智能完成,约19%的劳动者则有超过一半的工作任务可由人工智能完成。在中国,根据我们于2024年开展的一项调查,有接近半数的受访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或生成式人工智能。尽管目前人工智能能替代的工作任务仅占小部分,但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演进,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将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变革主要影响重复性体力劳动不同,新一代人工智能对重复性脑力劳动的影响似乎更大,对体力劳动和非重复性脑力劳动(如沟通协调)的影响相对较小。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发展也催生了一批新的职业和工作岗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我国已发布6批共计93个新职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相关。

人工智能对各类劳动者的异质性影响在重塑就业结构的同时,也加剧了收入分配格局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乐观的看法认为,人工智能可降低某些工作的技能门槛,有助于缩小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更具包容性的就业和分配格局。悲观主义则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新的分化风险,同时考虑到人力资本的向下兼容性,若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和再培训,收入分配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四方面入手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可以预见,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对知识和技能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不能及时更新调整,就业替代风险将会提高,技能供求失衡、就业压力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或将更加凸显、更加尖锐。因此,在人工智能加速演进背景下,必须更加注重对人本身的投资,把“投资于人”作为应对技术变革、促进人机协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根本之策。

一是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非认知能力的培养。自控力、自主性、人际沟通等非认知能力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也是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的独特优势。要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塑造,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二是要深化教育体系改革,着力塑造创造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性是人类智能的核心特征。要加快改革以考试为主的评价选拔机制,优化高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活力。

三是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劳动者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加快了劳动力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折旧”。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和社会参与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的劳动者提供灵活、多元、精准的技能提升路径,增强其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

四是要加强社会安全网建设,增强弱势群体应对风险的能力。人工智能发展带来就业形态的深刻变革,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者规模或将不断扩大。要加快构建与灵活用工和自由职业相适应的就业保障机制,增强劳动者抵御就业风险的能力,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作者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月之暗面Kimi K2在关键基... 月之暗面(Moonshot AI),这家开发了热门Kimi聊天机器人的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于周五发...
倾之美取得过滤网可切换水处理设...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海南倾之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新研究提出用光为量子自旋“护航...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4日电(记者王卓伦 路一凡)以色列和美国的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
徕乔科学仪器取得一种磁力搅拌器...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徕乔科学仪器(绍兴)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印度民航总局下令检查部分波音飞... IT之家 7 月 1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7 月 14(今)日,印度民航总局发布指令,要...
252亿砸向AI眼镜 Meta...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实习生苏梓丹 深圳报道 “又贵、又丑、又没用”——这,曾是AI眼镜的标签...
13小时转场11次,出海微短剧... ■本报记者 卫中 一幢古朴典雅的西式住宅,周围树木高大挺拔,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下一秒公...
“空中校园卫士”罗湖上岗 “空中校园卫士”全天候巡逻画面。受访者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4日讯 (深圳晚报记者 雷海燕...
索菲亚亮相2025广州建博会:... 来源:江南时报 2025年7月,第27届中国建博会(广州)在琶洲广交会展馆盛大启幕,这场盛会汇聚了家...
上海奉贤出台新政,集成电路被多...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奉贤区通用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以下简称《...
东南电子取得储能系统防水按钮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东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储能系统防...
“投资于人”:应对AI时代就业... ■ 张海峰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同时,也给就业市场带来了前所...
华达网带取得防缠绕链条网带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华达网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防缠绕...
苏州雅尼斯精密机械取得智能装备... 金融界2025年7月1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雅尼斯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天舟九号发射在即 如何确保任务...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的发射任务属于“零窗口”发射任务,如何确保任务安全可靠...
安徽:“创”出条大道来 连续7天的行程,都是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然而,江淮大地上,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创新! 超1300摄氏度...
山西智造扬帆“一带一路” 7月10日,山西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晋塔”塔式起重机与智能升降机批量启运,将远赴沙特阿拉伯...
免费云手机性能对比:安卓iOS... 作为云手机新手用户,挑选高性能免费云手机常面临两难:市面产品多为限时体验(非永久免费),且品牌间性能...
OpenAI再次推迟开源模型发... OpenAI首席执行官 萨姆·奥尔特曼周五表示,公司再次推迟开源模型的发布,该模型此前已在今年夏天推...
智慧眼赋能,湖南医保上线“湘小...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曹开阳)7月14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创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