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AI开始兴盛于互联网后,大量AI生产的内容开始遍布搜索结果当中。这般影响速度之大,远超我们的预料。因此有不少人开始担心,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AI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文化基因呢?
近期,一些行业内的科学家对GPT-4在应用后的语言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AI高频用词的使用率相较于过往翻了数十倍。这份研究中指出,大量AI会议上的内容以及工作普遍采用AI单独完成或人机协同完成。越是临近截止日期,其频率就越高。
显然,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未来的评估流程很可能大面积AI化。届时,科学发展也许会彻底由AI进行主导。并且,由于当前AI所生产的内容仍旧与现实情况存在一些差距;如果将失真的内容应用在本该讲究严谨的科学研究上,那无疑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科学领域的影响只是当下生成式AI所带来影响的冰山一角,从社媒平台上机械性的统一答复,再到INS上大量的AI模特。随着接触时间的增加,人们对于这些“不协调”感的边界也许会越来越模糊。尤其在搜索优化上,一些公司能够通过AI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的垃圾内容,只为截取竞争对手的流量。
此时AI发展所带的文化污染,其实就如同人类面对的环境污染。虽然人们都在逐渐形成共识,但迫于发展的压力,没人敢轻易停下脚步。利益会驱动人们朝着非理性的一面发展,单靠市场本身必定是一团混乱。想要更加公正地解决这一问题,仍旧需要政府部门推出相应的管理框架,来对AI的发展进行一定规制。
不要等威胁已经来临后,才想起要如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