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神经肿瘤周刊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协和神经肿瘤周刊讯,2024年2月9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CO)杂志(IF=45.3)发表了Patrick Y. Wen医生领衔团队的一篇临床研究,题为ONC201 (Dordaviprone) in Recurrent H3 K27M–Mutant Diffuse Midline Glioma,团队成员来自麻省总医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中心等多家知名研究机构,文章报道了一项针对ONC201治疗H3K27M突变的弥漫中线胶质瘤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ONC201单药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且展现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治疗响应。ONC201作为首个咪唑酮类药物(First-in-class)在治疗弥漫中线胶质瘤中具有较大潜力。
论文链接: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3.01134
【编者按】
ONC201作为放疗后二线或者三线药物治疗高度难治的H3K27M突变的DMG患者显示出了治疗响应。根据RANO标准评估有20%的患者出现了治疗响应,而且中位反应持续时间达到了11.2个月。同时ONC201的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3级或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疲劳(10%),且没有4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这些结果说明了ONC-201作为H3K27M突变的患者的潜力,可以期待接下来的I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
研究背景
组蛋白 3(H3)K27M 是弥漫中线胶质瘤(DMG)中常见的突变,而携带该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差,中位总生存期(mOS)仅有1年。治疗方面,由于DMG位于中线附近,手术切除通常十分困难,放疗是DMG的标准治疗方案,而目前尚无有效的系统治疗药物。ONC201作为一种小分子药物,可以拮抗多巴胺受体D2/3(DRD2/3)以及异位激活酪蛋白线粒体基质缩氨酸酶蛋白水解亚基(ClpP),逆转H3K27M的效应,达到抗肿瘤的效果。这一点在临床前的动物研究以及部分携带H3K27M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也得到了证实。本文纳入了5个临床研究的数据,旨在探索ONC201在治疗非脑桥、脊髓病灶的H3K27M突变DMG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4个临床试验和1个单患者的同情用药的数据,共计50名患者。治疗响应方面,根据RANO-HGG(高级别胶质瘤)评价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0%(95% CI,10.0-33.7),包括1个完全缓解(CR)和9个部分缓解(PR),疾病控制率(DCR)为40%,还包括了10个疾病稳定(SD)的患者。中位响应时间(mDOR)达到了11.2个月(95% CI,3.8-未达到)。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6mPFS)比率为35.1%,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3.7个月。而进一步根据RANO-LGG(低级别胶质瘤)评价的ORR为26.0%(95% CI,14.6-40.3),包括6个PR和7个轻微反应(MR)。
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有46.7%的患者应用ONC201后激素需求显著减低,而功能状态在20.6%的患者中出现了改善。而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ORR在功能状态评分较高的患者中更高。在具有多个靶向病灶的患者中ORR为0,但在不同病灶数量和不同病灶总体积的患者中ORR并无显著差异。
安全性方面,60%(n=30)的患者出现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TRAEs),包括疲劳(n=16,32.0%),恶心(n=9,18%),和淋巴细胞减少(n=7,14%)。绝大多数患者TRAE为1~2级,在10个出现3级TRAE的患者中仅有疲劳是在>2个患者中出现的。没有患者出现4级TRAE或者治疗相关死亡,且没有患者因为TRAE终止治疗。
研究结论
ONC201在H3K27M突变的复发DMG患者中,无论使用RANO-HGG和RANO-LGG评价均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ORR,说明ONC201对控制T1增强病灶和T2高信号病灶均有较好的控制能力。同时ONC201的整体耐受性良好,是针对预后较差的H3K27M突变的复发DMG患者的进一步研究中主要候选药物。
本期编译者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17级博士生杨蕙钰
本期编审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裕 副教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
联系我们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恶性肿瘤专家出诊时间:
马文斌主任医师 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王裕主任医师 周二下午特需门诊。(建议想进行治疗方案咨询或参加临床试验咨询的患者选择上述门诊时间进行面诊。)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
《协和神经肿瘤周刊》由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与神外前沿新媒体共同采写制作,报道本领域最新前沿进展,学术主编马文斌教授,欢迎业界专家供稿与支持;转载需注明出处并保障文章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