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首款AIPC,接入盘古大模型,支持AI空间、AI智能体等功能。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在最新的预测表示,今年全球AI PC的出货量将达到4800万台,占18%,而到明年这个数字将增至40%。除了个人电脑,AI手机也是厂商抢占的制高点,三星、OPPO、魅族、一加......真AI伪AI不一定,但各家现在都认定如果不搞AI就一定会掉队。
搜狐号科技上线的【背靠AI好乘凉?AI真能让产品更高级吗?】现已完结,在此期间,有作者分析如何用AI概念混水摸鱼;有作者回答了手机里的大模型到底指什么;还有作者透过厂商动作窥探其业务发展动向。本期(4月17日)我们根据写作角度、热点相关等维度将这些精彩观点展示出来,一起看下:
1、科技新潮客:@IT观察从AI手机到AI PC,有多少厂家在用概念混水摸鱼?
精彩语录:对于手机和PC产业而言,AI重构产业的脚步已经开始,目前影响用户体验和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原生AI应用的缺乏,和个人大模型本地化优化部署的缺失。这一现状,也是影响到AI手机和AI PC真正能否发展的根本。
必须要强调的是,在目前手机厂商和PC厂家的宣传中,有意无意在混淆着AI手机和AI PC的核心概念,从个人计算终端AI化重构的技术基础来看,新一代的AI手机和AI PC,应该是基于异构计算处理器的混合计算能力下,系统的AI化重构和本地化个人大模型的优化部署。
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将技术人化的过程,而AI对工具交互方式的重构,正是这一过程最极致化的表现。
狐选理由:把技术“人化”,是作者认为AI硬件发展中需要做到的转变,而绝不仅仅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
2、科技新潮客:@锌财经苹果为了AI,上了谷歌的船
精彩语录:虽然AI手机这个噱头格外醒目,但本质上在手机上植入AI功能只是为了增加商品卖点,促使消费者更换手机。毕竟在最近几年里,智能手机陷入了瓶颈期,各个品牌除了日常硬件升级,再无令人眼睛一亮的颠覆性创新。
如同5G功能促进消费者的手机迭代,AI的出现,则是给了手机品牌一个新的方向。
在2024年的AI手机市场,依然没有出现能影响iPhone基本盘的产品。那些宣称搭载了大模型要取代iPhone的产品,目前看来也是噱头居多。一旦苹果研发出iPhone端侧大模型,那么就能成为下一代iPhone引入新的核心卖点,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换机的需求。
狐选理由:AI手机的出现,就像当年的5G?既给了品牌新方向,又刺激了消费者。
3、科技新潮客:@科技C先生AI?手机AI大模型?你真的了解吗?
精彩语录:2024年各家手机厂商的AI大模型都只是起步,而成本、端云算力、储存是影响手机AI大模型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AI和大模型是否促使你以此为目的购买手机?我想是很难的。所以在基础模型之上,行业内要有AI原生应用出现,同时以手机、平板、PC为载体,才能把大模型的价值体现出来。相当于安卓、ios、鸿蒙,如果没有与之对应的应用开发,一切都是白谈。
大模型只是被初步搭载在移动设备,多少还要发展2-3或许才会迎来一小波成熟期,或许行业也会转变其他方向。
狐选理由:手机里的基础大模型是什么、垂直大模型是什么?一个视频看AI手机发展现状。
其他同样值得一看的文章:
@三易生活:不大张旗鼓做AI手机,等到AGI真正落地,用户们打开浏览器就可以获得AGI的能力后,可以就说什么都晚了。要知道,当下智能手机的利润已经不仅仅是靠卖手机,更大的一部分是“后向收费”,也就是诸如应用商店的分成、广告、推送等软件服务层面的收入。
如今的AI手机其实是强行将AI与手机捆绑,向用户输出一个在移动场景使用AI需要手机的概念,而不是让用户认为下一台移动通用计算设备何必一定就是手机。
AI手机或不是未来,但不相信AI的手机厂商可能没未来
@正见TrueView:这轮排位赛的制胜秘诀非AI莫属。大模型技术为手机厂商带来了新的希望,手机作为当下无法替代的智能终端载体,与AI技术融合将会迸发更多意料之外的价值。除了生态外,软硬一体的技术能力同样重要。
生态体系、软硬一体才是最后破局的核心发力点,或许这也是这场排位赛的主要赛点。
AI手机元年,我们正站在时代的分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