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6G技术大会:中国移动提出网络化通感一体
创始人
2024-04-17 14:57:01
0

原标题:全球6G技术大会:中国移动提出网络化通感一体

4月16日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开幕。在同期举办的“无线通感融合”分论坛上,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晓云表示,感知与通信融合是未来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移动提出网络化通感一体(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SCN),基于网进行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

面向网络化通感一体,中国移动进一步提出“点簇网多维协同”系统设计方法(Single node-level &Cluster-level &Network-level cooperation, SCN),从点拓展到网、从网反馈于点形成闭环,从而实现“可感知”到“高质量通感网”的跃升。

网络化通感一体(SCN):基于网进行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

王晓云指出,在网络中实现感知与通信的融合存在两方面的挑战:一是通信与感知源于两套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两者目标与机理不同导致融合设计挑战大。在有限资源下,通信追求更高承载效率,以香农容量为理论边界,而感知追求更高的探测精度,以克拉美罗界为理论边界。两者资源竞争,能力此消彼长,如何实现两者最佳折中是贯穿通感融合系统设计的重要命题。

二是通感能力-网络效率-网络质量三角冲突挑战。在移动通信领域,任何一项技术的价值最终要靠网络来检验,通信与感知两大技术亦是如此。王晓云提出通信网络能力-网络效率-网络质量的三角冲突及三角均衡理念,并深度剖析了感知对网络三角冲突的影响:感知的引入加剧了三角冲突,网络效率与通感能力、网络质量间的平衡成为通感网系统设计的关键。

为破解通感融合设计和三角冲突,中国移动提出网络化通感一体(SCN),通过通感能力-网络效率-网络质量的三角均衡,基于网进行全局最优的系统创新。

基于这一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通感网全局最优面临三大关键问题:一是资源强约束下,如何设计高效的多维资源分配方法,破解效率与能力的矛盾;二是如何充分发挥网的优势,突破单节点通信性能、感知精度提升瓶颈,实现通感能力的提升;三是如何需要设计全局普适的动态干扰识别与控制方法,破解效率与质量矛盾。

点簇网多维协同(SCN):实现“可感知”到“高质量通感网”的跃升

王晓云认为,面向网络化通感一体,需要“点簇网多维协同”系统设计方法,从点拓展到网、从网反馈于点形成闭环全局最优设计:

“点协同”是通感一体的关键基石,其关键是通过单点内空口、硬件、算力等资源协同,实现通感资源高效调度。目前业界对“点”协同展开了一定研究,初步具备了“外挂式”的通感融合基础。面向未来,通信与感知能力的融合将从外挂到内生,从分立到共享,实现资源高效协同。

“簇协同”是提升性能的必由之路,其重点是通过簇内多节点间高效协同,突破精度提升瓶颈。“簇”协同具有更高直射径概率、更强接收能量,更优协作增益和更高的节点间同步要求,围绕这四个方面,中国移动一方面提升LoS径概率,另一方面提出基于联合测距测角的NLoS径利用方案,提升感知精度。与此同时,中国移动提出基于目标散射特性的动态感知簇构建方案,根据组网结构下的散射特性,估计感知信号RSRP、SINR等,动态构建感知协作簇。另外,针对中远距感知精度下降问题,提出多节点数据智能融合方案,成倍提升感知精度。

“网协同”是增强质量的核心要务,其核心是通过全局节点间高效协同,重点解决网络内的干扰问题。感知能力的引入打破上下行严格同步,造成上下行交叉链路干扰。中国移动结合近20年TDD运营经验,形成了一套完备、领先的时-频-空-码-功率多维干扰控制体系,通过识别与定位、干扰消除与智控以及统一的干扰管控架构,显著提升网络质量,为感知引入后的干扰控制奠定重要基础。

王晓云介绍,在三大协同验证方面,中国移动持续攻关重点关键技术并开展网络化通感一体原型验证,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中国移动协同产业积极探索了“点”协同、“簇”协同,在提高硬件和资源共享、高精度同步验证等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完成了低空、海洋等感知场景化可行性验证。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深化三大协同设计方法,加快推进网络通感一体化在“点”协同、“簇”协同、“网”协同方面更深层次的实践。携手学术界、产业界共同做好网络化通感一体关键技术攻关,为6G高质量通感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C114通信网 九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奋达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奋达科技(00268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原创 商... 华为Mate70Pro+以其商务旗舰的定位、顶级的硬件配置与鸿蒙生态优势,成为高端用户的不二之选。华...
迅势科技取得带反馈单向阀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迅势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
成为全球第一科技超级大国的中国... 来源:铁血_青衫老祖 这不是吹牛,而是有着强大数据支撑的铁的现实。根据来自韩国媒体《首尔经济日报》7...
瑞以森取得光电干簧管智能控制器...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昆山瑞以森传感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光...
捷报!浙江企业首次拿下创新届“... 01日内瓦时间7月11日,WIPO全球奖揭晓,杭州宇树科技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中国机器人企业,标志中国...
小米取得电子设备专利,提高至少...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电子设...
楚天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楚天科技(30035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杭州力恒驱动取得新型电机专利 ...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力恒驱动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新...
“飞”向联合国,中国企业携AI... 七月的瑞士日内瓦正值酷暑,平均气温徘徊在30°C至32°C之间。然而,7月10日这天却意外凉爽,气温...
星辰探梦再扬帆!发射场设施设备... 央视网消息: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7月12日上午垂直转运至发射区。目前,文昌航...
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活... 7月17日,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将在北京市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大酒店启幕。推介会以“智链融合 创...
小熊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小熊电器(00295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卓见智能制造取得栅格阵列组件等...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卓见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栅格...
专项拉动演练,淬炼通信保障硬实... 导读 近期,受天气变化影响,强降雨天气频繁来袭,为切实做好洪涝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工作,确保...
江丰电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江丰电子(30066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突破!我国最大天然铀基地投产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
迪乐贝尔取得玻璃杯杯口打磨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市迪乐贝尔日用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锐明技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车...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锐明技术(00297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车载...
2024年诺奖颁给了AI还是物... 7月11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和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