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望山校区,将在4月26日举行首次月壤国际借用评审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10位科学家,会陈述其关于月球样品的研究计划,每人将有15分钟的说明时间,并接受评审专家的提问。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向中方申请研究月壤的10位科学家,有一半来自美国,且都受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资助,甚至有人主持过NASA出资的科研项目。
要知道,美国早些年出台了所谓的“沃尔夫条款”,禁止任何受NASA资助的科学家,与中国科研人员进行合作。但现在却出现5位美国科学家,申请与中国进行合作的情况,难道是美国想通了,清楚将中国排除在太空合作之外,根本无法打压中国航空航天业发展,所以决定要解除对华禁令?
其实不是美国想通了,而是美国更不要脸了,不取消对华禁令的同时,还将向中方申请研究月壤,美其名曰“特例”。按照NASA在内部邮件中的说法,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本,来自美国宇航局尚未采样的月球区域,预计将为月球地质历史提供有价值的新科学见解,申请该样本将确保美国研究人员,拥有与世界各地科学家相同的研究机会。
NASA还提到,该机构已进行向美国国会表明意图,让其允许受资助的研究人员,向中方申请研究月壤样本。而NASA为研究中国月壤,向美国国会申请“开绿灯”是一个特例,在NASA资助的项目上,不许与中国进行双边合作的禁令仍然有效。
由此来看,美国显然没有合作的态度和诚意,但美方必须要清楚,中美太空领域研究合作的最大障碍,就是美国的“沃尔夫条款”,所谓的“开绿灯”之说,反倒暴露出美方毫无底线、毫无原则的虚伪面目。美国只想在对自身有利的方面,与中国开展合作,除此之外任何可能对中国有利,或者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美国都会毫不犹豫关上大门,甚至窗户都要完全封死,不留任何余地。
然而,当前中美太空探索领域,已经呈现强弱逆转的趋势,现在是美国求着与中国合作,但中国没有一定要与美国合作的义务。美国过去封锁中国探索太空的一切手段,都成为美国现在的严重阻碍,中方在这一点上也有非常明确地表态。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去年12月曾提到过,中美航天领域合作陷入困境的根源,正是美方基于冷战思维,出台的“沃尔夫条款”、《2021美国创新与竞争法》、《2022美国竞争法》等国内法。
汪文斌当时还进一步指出,中方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科研人士,按照有关流程提出月壤研究申请。如果美方真心希望推动中美航天领域交流合作,就应该撤销废除相关法案,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采取务实举措清除双方合作道路上的绊脚石。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美国报名申请研究月壤的科学家,占据总人数的一半,但能够获得中方许可的可能性不高,尤其是NSAN已明确表示,不取消所谓的对华禁令。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算作美国在实力占优时,百般打压遏制中国的代价,已经发展起来的中国,也不可能容忍趾高气昂的美国,继续在中国人头上颐指气使,其对中国“既要又要”的时代已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