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机组数量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工程建造能力全面提升
创始人
2024-04-16 16:24:57
0

原标题:在建机组数量世界第一!我国核电工程建造能力全面提升

今天(4月15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从核电运行、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在建机组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保持世界领先

《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机组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我国新核准5个核电项目,新开工5台核电机组。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千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廷克:2023年我国新增商运核电机组2台,分别是防城港核电二期3号机组和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数量达到55台,额定装机容量达到5703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法国。

我国核电发电量持续增长,2023年达到4333.71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相较于燃煤发电,2023年我国核电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超过1.3亿吨。

同时,我国核电安全运行也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我国有33台机组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综合指数中达到满分,这个指数反映了核电机组在发电能力、安全性能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我国核电机组的满分比例高于美国、俄罗斯等主要核电国家。

中核集团秦山核电总经理 尚宪和:结合我们自己的经验,针对电厂的薄弱环节,开展了大量科研和改造活动,针对电厂运行年限较长的机组,进行了大量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把设备处于一种最佳状态。截至目前,秦山核电已经安全运行超过32年,累计发电超过8100亿千瓦时,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核电工程建造能力全面提升

《蓝皮书》还显示,随着我国核电工程建造技术自主化水平稳步提高,形成了从筹备到施工、调试到商运多种堆型、多台机组同时建设的核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建造能力。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核电工程建设投资完成额949亿元,较上年增长272亿元,增长额创近五年最高水平。目前,国内在建核电工程整体上稳步推进,项目安全、质量、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周博:特别是实现了“华龙一号”为代表的先进核电机组进入到批量化生产阶段,由原先的“单堆建设”步入到“多堆同时建设”阶段,核电工程一体化建造能力,包括穹顶吊装技术、重型设备吊装技术以及群堆建设管理能力均得到了很高提升。通过最优化发展路径,改进性培育了核电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模块化施工能力,以及配套装备都进行了国产化,也进一步提升了核电建设效率。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核工程建造过程中关键工艺技术迭代升级,实现了由过去的依赖进口到如今的国产化率稳步提高,核电建造的智能化、数字化建造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类堆型的机组建造周期持续优化。

《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核电建设已构建起多层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等措施,对建造过程、设施维护、运行活动等过程中的人员、设备按要求进行了系统性安全控制,确保我国核安全状况总体良好。

“华龙一号”首批项目机组陆续投运

蓝皮书显示,当前,我国核电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华龙一号”首批项目机组陆续投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二代向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全面跨越,同时,高温气冷堆、小型堆等一批代表着当今先进水平的核能工程也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目前,国内外有5台“华龙一号”机组正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绿色电力,13台机组正在加紧建设,“华龙一号”已经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核电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廷克:我国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全面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并不断优化升级。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过程中,以不断提高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为目标,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优化设计方案和配置、提高设备国产化率,逐步推进“华龙一号”型号技术迭代升级。

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正式投入商运。此外小型堆、聚变堆等关键技术持续取得新突破,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廷克: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了每年10台/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主设备的制造能力,自主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电原材料、主设备、辅助设备、仪控仪表产业链。其生产和供应能力,能够满足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需要。

我国核能综合利用进一步拓展

记者还注意到,我国在核能综合利用的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当前,我国在核能供暖、核能工业供热等领域发展迅速,同时核技术在医学、工业、农业、安保等领域应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蓝皮书》显示,当前我国核能综合利用稳步推进,我国海阳、秦山、红沿河核电厂供暖示范项目陆续投产,2023—2024供暖季供热面积达到1300万平米以上。国家电投“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实现全国首次跨地级市核能供热。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廷克:在工业供汽方面,不同类型的核反应堆设计参数范围可覆盖石化行业及加工制造业所需的各个蒸汽参数等级。田湾核电站核能工业供汽已经投入试运行,浙江三门核电厂核能工业供汽等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

《蓝皮书》显示,我国同位素自主化生产取得较大进展,力争在2024到2025年实现碳-14、碘-131等市场需求较高的主要医用同位素的自主化生产与供应。核医疗装备国产化加快推进,放射性药物研制取得新突破。此外,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总台央视记者 谭振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星辰探梦再扬帆!发射场设施设备... 央视网消息: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7月12日上午垂直转运至发射区。目前,文昌航...
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活... 7月17日,2025京皖供应链促进推介会将在北京市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大酒店启幕。推介会以“智链融合 创...
小熊电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小熊电器(002959)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卓见智能制造取得栅格阵列组件等...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卓见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栅格...
专项拉动演练,淬炼通信保障硬实... 导读 近期,受天气变化影响,强降雨天气频繁来袭,为切实做好洪涝及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通信保障工作,确保...
江丰电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江丰电子(30066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突破!我国最大天然铀基地投产 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
迪乐贝尔取得玻璃杯杯口打磨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市迪乐贝尔日用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锐明技术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车...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锐明技术(00297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车载...
2024年诺奖颁给了AI还是物... 7月11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和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
光华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光华科技(00274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24所高校、139支队伍参赛!... 7月11日至12日,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广东省赛区决赛在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
又一款三折叠手机来了,年底见! 温馨提示: 最近来了很多新同学, 蓝字」, 右上角「···」, 将奇果酱「」, 以免错过重要消息哦~...
任正非:不学英文,农村孩子永远...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9月21日晚,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与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科技日...
苹果新专利:锁屏时向 Siri...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据科技媒体 The Mac Observer 昨日报道,苹果提交了一...
浙江岭德重工取得破碎锤油路优化...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岭德重工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破碎锤...
人类的下一场手术,可能由自主机... 自主手术机器人作为手术机器人领域的新兴方向,在技术进步、临床需求等因素的驱动下,正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
钟睒睒突然出手,首款国产九价H... 来源:首席财经观察 前首富眼光独到,做疫苗大获成功。 出品 | 首席财经观察 作者 | 李新 首款...
嘉良电子取得差共模一体的电感专... 金融界2025年7月1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嘉良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差共...
从“万里穿针”到“智能仓储” ... 央视网消息:7月12日上午,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组合体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垂直转运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