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2024)刚刚开幕,西门子医疗此次以“本土智慧,全球共创”为主题参展。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全球领导委员会成员王皓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企业本土化战略做了进一步的拆解:从产品本土化、供应链本土化,再到用本土智慧反哺全球,这一进程也是一家跨国公司助力中国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真实写照。
历经30余年深耕,西门子医疗始终坚持“双轨并行”发展模式,在不断推动全球领先技术加速落地中国的同时,持续提升本土创新及生产制造能力,其2022年亮出的“国智创新”战略更加速了这一进程。本届展会上,西门子医疗带来了多款已落地中国的全球顶尖科技产品,包括全球首台光子计数CT NAEOTOM Alpha、业界首款双模态7T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Terra等,同时也展出了多款高端国产新品,包括引领磁共振发展新趋势的MAGNETOM Free平台、首款国产PET/CT Biograph Vision BioRobot 仿生机器人、首款国产超高端数智血管造影设备(DSA)飞龙Master等。
“早在20多年前,我们就已经开始落子布局核心零部件的本土研发与生产,”王皓阐释了西门子医疗在提升国产化广度和深度上的实际举措:不仅要拓展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的广度——从整机到核心零部件乃至全供应链,更要将“国产化”做深做实。
截至目前,西门子医疗的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过80%,本届展会上首次展出的高端球管、梯度线圈等核心零部件均已实现自主研发生产,而本土化的过程还在不断推进。
“对于西门子医疗集团而言,过去是部分产品在中国生产,而以后集团所有产品基本都会在中国生产,包括影像、实验室诊断产品等,这是本土化的一个大方向。”王皓透露,“比如说在不久的将来,西门子医疗的7T磁共振成效系统也将在中国生产,这是我们磁共振设备最顶端的产品。”
西门子医疗的国产化“深度”同样体现在价值合作上。展会首日,西门子医疗与上海电气共同研发的3款医学影像新品正式发布,这也是西门子医疗深入推进“国智创新”战略、构建全面开放创新合作生态的重要成果之一。
王皓表示,“我们和上海电气在产品开发、供应链建设、生产工艺、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全方位提升中国高端医疗装备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此次合作中,西门子医疗凭借全球领先的创新能力,以及多年来在创新研发、生产制作、质量管理及供应链生态等方面积累的本土经验,为上海电气医疗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事实上,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医疗可及性,西门子医疗与上海电气早在2022年7月就开始了双方的战略合作,致力于共同推进中国医疗装备的国产化创新,促进优质医疗向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下沉与延展。
“双方合作更是西门子医疗对‘国智创新’中国战略的深层诠释”,王皓告诉记者,“一方面,通过加速国产,公司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的可及性;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本土创新与长期伙伴关系,持续创造客户价值”。随着中国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西门子医疗将继续以“中国制造”和“中国创新”深度融入中国医疗事业,推动医疗健康领域不断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在产品本土化进程持续推进的同时,西门子医疗还在大力培育本土供应商,并利用全球网络优势,将本土优质供应商引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供应链。本届展会上,西门子医疗与西安盈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手,以AI-Rad Companion平台为盈谷网络旗下云智一体化医疗服务平台“医真云”智慧赋能,从而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
不止于此,拓展本土化深度的关键更在于推动本土研发。“中国已经到了有能力自主创新的阶段,我们未来要做更多依靠中国本土智慧反哺全球需求的产品。”王皓透露,在2023年北美放射学会上,西门子医疗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高端双源CT设备,从整体设计理念、产品设计、也一直到项目落地都是中国团队负责开展的,“一开始,这其实是一款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但后来大家都认为非常符合全球需要。这样的案例今天或许有一个,未来就可能有十个,乃至越来越多。这正是以中国的创新理念,真正造福全球。”
“‘国智创新’中国战略不仅是西门子医疗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更是我们助力中国医疗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王皓表示,“我们正在加速推进‘本土智慧’与‘全球共创’的结合,全面推进本土供应链、创新生态圈和数字化生态圈的建设与完善。”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 图:采访对象提供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株企光储产品“闪耀”土耳其博览会
下一篇:超90家基金公司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