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雷军造智能“神车”、雅迪推无人电动之后,这两大巨头传出合作传闻!
创始人
2024-03-28 15:17:08
0

原标题:继雷军造智能“神车”、雅迪推无人电动之后,这两大巨头传出合作传闻!

三年前,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资深程序员雷军以自己全部声誉为赌注,开启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冒险,投身于小米汽车制造。

如今,经过三年努力,雷军携即将发布的小米SU7强势归来,引广泛关注和万众期待。

而在发布会召开前几日,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亲自试驾小米SU7的视频,并分享了他的试驾感受。视频记录了他从北京出发,驾驶小米SU7一路向上海进发的过程,全程达1276公里,几乎完全依赖于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到石家庄的行程中,他采用了高速NOA技术,并且途中多次与车载智能助手小爱同学进行互动,检验其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这次试驾,雷军向世人展现了小米SU7的自动驾驶能力,紧随华为问界9亮相,小米汽车再次成功将公众关注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讨论,巩固了自动驾驶这一科技领域在人们心中的热度与兴趣。

与此同时,雅迪电动车在AW24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也大放异彩,隆重推出了其搭载无人驾驶技术的雅迪冠能6代 Q50,为自动驾驶的讨论添上了一把火。

这让人不禁发问: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进展,究竟达到了何种水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转入了实践应用阶段。众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纷纷投入巨资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今,我们不仅见证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封闭测试场地的精确行驶,还看到了它们在公共道路上的自信驰骋。

然而,这背后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自动驾驶开发套件的不断进步。这些套件为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使他们能够快速构建和测试自动驾驶系统。

▍惠尔智能携手速腾聚创,赋能高校与科研机构

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革新正催生传统学科领域的重大转型,尤其是在汽车和车辆工程等关键领域。随着端到端模型、创新的神经网络算法以及通用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持续涌现,企业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然而,在这一背景下,传统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却难以满足现代自动驾驶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惠尔智能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方案研发。面对这一挑战,惠尔智能与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传感器进行了深入合作,共同推出了人机共驾开发平台。

据了解,惠尔智能推出的DTV(Drivable Testing Vehicle,即可驾驶测试车辆)是一款综合性的L4级自动驾驶开发平台,它融合了硬件、软件以及本地化服务。

DTV通过整合先进的线控底盘和感知套件,显著降低了硬件的技术门槛,实现了“开箱即用”的便捷性,从而完美地满足了科研和教学的完整工具链需求。同时,该产品将自动驾驶的核心科技,包括最新的硬件设计、乘用车决策控制系统、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与定位、线控改装技术、高精度地图工具链以及可视化技术等,进行了精心的产品化封装。这样的设计使得驾驶员能够与自动驾驶系统共同参与车辆控制,极大地提升了代码调试的安全性和冗余性。

此外,DTV还配备了多种安全功能,如限速保护、遥控接管、紧急停止开关、碰撞保护以及人机共驾等,这些功能确保了自动驾驶的高安全性,并且能够满足自动驾驶服务商和科研机构在二次研发方面的需求。

经过精心打磨,DTV产品已经与速腾聚创雷达系统深度集成,惠尔智能的自动驾驶开发平台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科研案例,并在行业顶级会议上多次亮相,达到了批量交付的高标准。

在积极推动高校和商业应用领域发展之余,惠尔智能还致力于简化产品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惠尔智能在自主研发相机、导航和计算单元等关键硬件的同时,与速腾聚创在激光雷达矩阵技术上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性能与成本效益。这使得DTV不仅能满足自动驾驶的闭环需求,还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模块化的二次开发能力可为高校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推动自动驾驶行业在系统开发、算法优化和安全测试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丰富模式可选,满足多种需求

通过深入洞察自动驾驶行业需求,DTV特别针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用户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套既完善又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底盘平台。该平台不仅配备了全套硬件设备,而且支持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深度定制和二次开发。同时,DTV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模式供客户选择,以适应不同的研究和商业应用需求。

1.自动驾驶模式:

DTV在此模式下具备乘用车L4级的自动驾驶能力,以及完整的自动驾驶组件。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多种神经网络模型,DTV能够精准识别车辆所处的周边环境。结合乘用车级别的规划控制,DTV能够操控线控底盘,并利用高精度地图及融合感知算法,实现城市车道级别的自动驾驶。

2.人工驾驶模式:

惠尔智能在技术研发上攻关实现了滑板底盘的纯线控转向(steer-by-wire),即整体线控技术(drive-by-wire)从底盘层面扩展至驾驶层面,实现了全链路电子控制。这一创新不仅为无人配送、无人小巴等产品提供了更可靠的人机共驾能力,还为无人驾驶小车和基于滑板底盘的自动驾驶产品带来了更大自由度的驾驶体验。

3.远程驾驶模式:

远程驾驶模式由车端和远程驾驶端两大控制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大致如下:带有摄像头的车端将视频流数据和车身的状态、位姿信息传输给远程驾驶舱进行显示和位姿随动。驾驶舱中的驾驶员根据车端传输的信息进行驾驶反馈,通过操控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挡位等模拟器触发驾驶信号,并将信号通过处理由舱端服务器回传给车端。车端控制系统解算后,将数据发送给车端执行器。

4.无线遥控模式:

在此模式下,车辆的基本控制均能通过无线遥控器实现。这也是非车身控制之外权限最高的底盘控制接口。

▍战略合作加深,联袂速腾聚创深入教育

在与激光雷达科技领军企业速腾聚创携手共进的同时,惠尔智能不仅与其共同推出了人机共驾开发平台DTV,更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战略合作。通过整合速腾聚创提供的稳定、可靠、轻量化的激光雷达传感器,惠尔智能对其L4级乘用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多功能无人配送车等一系列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从而提升技术性能并推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DTV作为核心平台,惠尔智能正与速腾聚创深入挖掘教育行业的潜力,共同探索无人驾驶技术在教育界的广泛应用。这一合作旨在赋能全球的科研高校,助力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与研发能力,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据悉,惠尔智能在其产品升级更新过程中,主要整合了速腾聚创旗下128线激光雷达(Ruby Plus)、32线激光雷达(Holies 32)、固态雷达系列等四款主打激光雷达传感器。

其中,32线激光雷达(Holies 32)采用了创新的排布设计,通过中间密集、两侧稀疏的线束布局,优化了前方区域的高精度三维点云获取,结合70°超大垂直视场角向下俯探55°,显著减少了近场盲区。这种设计一步到位地简化了车辆的传感器配置,并且通过全新的技术架构,RS-Helios 体积比前代RS-LiDAR-32减少了29%,同时具备抗多雷达干扰和-30℃低温工作的能力。

全新一代的128线激光雷达(Ruby Plus)则引入了模块化架构设计,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功耗降低了33%,体积和重量均减少了一半,大大简化了结构和调试难度。这款雷达拥有更强的测距能力和超高分辨率,是稳定可靠、低功耗轻量化的车规级量产国产激光雷达,可为L4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提供强有力支持,确保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速腾聚创的雷达传感器满足了自动驾驶车辆对高分辨率、精准点云和干扰屏蔽的严格要求,其装配极大地增强了惠尔智能自动驾驶开发平台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能力。得益于新兴的感知算法和不断涌现的端到端模型,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技术将助力惠尔智能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全栈开发平台,同时提供适配自动驾驶人才培育的教学套件。

此次深度合作是速腾聚创与惠尔智能在自动驾驶领域高校科研合作的一个新里程碑。双方将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场景、数据、技术、产品和交付能力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

未来,DTV平台还将考虑整合课程体系,打造一个集产业、教育和研究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以支持高校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助力科研团队和开发者参与IEEE ICRA、CVPR、iROS、IV等全球顶级行业会议。

▍关于惠尔智能(Whale Dynamic)

惠尔智能位于中国深圳,是一家专注于研发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公司拥有自动驾驶全栈的基础技术,包括多传感器前融合算法与相关时空同步硬件设计、自动驾驶硬件设计能力、乘用车的线控调试与控制、完全自研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电动小车完整的电气化设计及世界一流的工业设计、完全自研的高精地图模块及相关产品化等。惠尔智能起初致力于研发乘用车L4级自动驾驶方案,并成功向国内不少高校、科研机构及Tier1交付了自动驾驶整车方案。随着对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的深度思考,惠尔智能将L4级乘用车自动驾驶技术平移到无人配送车上,瞄准公路级无人车配送的市场。

▍关于速腾聚创(RoboSense)

速腾聚创位于中国深圳,是一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LiDAR)环境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围绕激光雷达(LiDAR)环境感知方案,在芯片、LiDAR传感器、感知软件等多个核心技术领域长时间创新与沉淀,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不同组合的智能环境感知激光雷达系统。2024年1月5日,速腾聚创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AI如...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
「寻芯记」冲刺科创板!AMD与...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北京报道 在英伟达长期垄断的GPU战场,一家融...
最大不明物体正朝着地球飞来,1... ▲A11pl3Z 近日,天文学家确认观测到一个穿越太阳系的星际物体——这是人类迄今发现的第三个星际访...
地球最古老岩石的新证据可能被发...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6月26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说,位于加拿大东...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科学研究处赴重... 为深化重庆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并共同探索科研管理的新途径,2025年5月18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科学研...
大简光学取得一种双视觉对位装置...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大简光学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双视觉对...
轻创业项目有哪些:小红书手写文... 想不想找到一个能安安静静做的副业?今天想跟你分享一个特别有温度的项目——在小红书上靠手写情感文案赚钱...
长高电新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长高电新(002452)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投诉达479起!雷军力挺YU7... 近日,小米YU7上市后的舆论风波仍在加剧。 7月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部分购车用户在小红书、...
中鑫投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防水防尘...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鑫投智慧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防...
太原: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研究所研制的国内首条毫米波陶瓷器件封装智能生产线,填补了我国混合集成电路智能封装...
广东贝导智能科技取得制冷系统和...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贝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制冷系统...
山东众强金属申请彩涂行业VOC...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众强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
何苏六:听!这是一部有“识别度... 央广网北京7月5日消息(记者郭薇)央广网特别策划的《沿着纬度听中国》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将于7月7日...
这场科普盛宴 在孩子们脑海里植... 6月至7月,南通市关工委联合南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智子方舟”团队,在带队老师徐璐璐的统筹协调...
紧抓前沿机遇,专家热议AI赋能... AI技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颠覆性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为央国企转型带来新机...
开箱一台一加13 蓝调时刻 大家好,我是波导终结者。 最近我老爹问我说,现在国补手机是不是不要钱了,啊?!仔细一了解,原来是他...
原创 行... 7月4日,由海尔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基于宽谱增敏超材料的热电堆红外阵列...
立际智能取得无破损双向矩阵预分...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立际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无破...
华宝新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华宝新能(301327)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