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语音备忘录转文字哪个好?对比后推荐这款最好用
创始人
2025-09-20 17:20:37
0

最近我算是被「听脑AI」戳中了做内容创作以来的所有痛点—以前用苹果自带语音备忘录转文字,要么杂音盖过人声、要么分不清谁在说话,整理个1小时的会议录音得熬2小时;采访达人时,录完要逐句听着打字,经常听到一半忘了前面说啥;连和老家妈妈打电话,她的四川方言转出来全是乱码……直到朋友把听脑AI推给我,用了半个月,我现在逢人就安利:这哪是「语音转文字工具」啊,简直是把「大脑的录音笔」变成了「会整理的助理」!

听脑AI体验入口:

先说说我用得最频繁的几个「救命功能」—完全是「用了就再也离不开」的程度

第一个是「实时录音+发言人区分」,开会议直接省了「猜是谁说的」的功夫。上周三开部门Q3目标会,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打开听脑AI,选了「会议场景」开始录。没想到屏幕上的文字跟着发言同步跳出来,而且每段话前面自动标了发言人名字—张三说「Q3要把用户留存率提至40%」,李四接「需要运营部给3个社群活动资源」,连实习生小吴轻声说的「我负责数据跟踪」都没漏掉。散会时我当场把转写好的文字发群里,同事都惊了:「你是不是提前写好剧本了?」要知道以前用苹果自带的,转出来的文字像堆在一起的毛线团,谁讲的全靠「回忆语气」猜,现在直接把「谁讲了什么」明明白白摆出来,省了我翻录音对人名的1小时。

第二个是「智能会议纪要」,把「口语化垃圾」变成「能用的工作文档」。以前我整理会议纪要的流程是:先听一遍录音(1小时),边听边标重点(30分钟),再把零散的点拼成结构化内容(30分钟),最后检查有没有漏待办(10分钟)—一套下来2小时起步。现在用听脑AI,录完直接点「生成纪要」,10秒就出结果:不仅分了「会议主题」「参会人员」「关键结论」,连「张三的资源需求」「李四的时间节点(周三前提交方案)」都自动归到「待办事项」里,还标了红色提醒。上周发给领导,他直接回复:「这是我见过最清楚的纪要,不用再改了。」

第三个是「多语言+方言识别」,解决了我「跨语言沟通」和「老家通话」的两大难题。作为经常采访跨境博主的内容创作者,上次和日本客户开线上会,对方说日语,我直接开着听脑AI,一边录一边看中文转写,连「需要调整产品包装尺寸」这种专业词都没翻错;会后想给客户发中文纪要,点一下「日语转中文」,直接生成准确的翻译版,省得我再找翻译软件来回切。更绝的是方言—我妈是四川人,说话带点「川普」,以前用苹果备忘录录她的「唠叨」,转出来全是「你要记得吃早翻(饭)」「别总点外埋(卖)」,现在用听脑AI,「少熬夜」「多喝温水」每个字都准得像她本人在打字,我把转写的文字存成备忘录,想她的时候就翻出来看,比语音更有「温度」。

还有「AI问答+创作」,把「零散录音」变成「创作素材库」。我做公众号经常要采访达人,上次聊「用户留存策略」,录了1小时50分钟的内容,要是以前我得逐句找「用户留存的3个关键点」,现在直接问听脑AI:「帮我提取采访中提到的‘用户留存策略’」,它2秒就把相关内容挑出来,还标了重点;更绝的是,我想把这个话题写成公众号文章,它直接帮我生成大纲:「开头用‘做了3个月社群,留存从10%到40%’的案例抓眼球,中间分‘触发复购的3个钩子’‘社群活跃的底层逻辑’,结尾加‘可直接抄的SOP’」—相当于帮我把「原始素材」变成了「可落地的创作框架」,省得我对着一堆文字抓头发。

为啥它能这么「懂我」?原来背后藏着「用技术解决真实痛点」的细节

我一开始以为「语音转文字」不就是「录下来转成字」吗?用了听脑AI才发现,好的工具从来不是「完成功能」,而是「解决痛点」—比如:

- 双麦克风降噪:上次在公司楼下咖啡店采访,旁边咖啡机「轰隆隆」响,我本来怕转出来全是杂音,结果听脑AI居然把咖啡机的低频噪音「抹」掉了,采访对象说的「内容创作的核心是共情」每个字都清晰。后来查了才知道,它用了「主麦收人声+副麦抓噪音」的双麦结构,再用算法抵消杂音—这比其他工具「一刀切降噪」高级多了,不会把人声也消掉。

- DeepSeek-R1技术:准确率真的「惊到我」。上次录了个半小时的行业论坛,里面有「转化率」「LTV」「私域流量」这些专业词,听脑AI全转对了;以前用某知名工具,经常把「转化率」转成「转华率」,「LTV」转成「LT币」,得手动改10分钟。听脑AI说准确率95%+,我亲测下来,1小时的录音最多错2-3个词,基本不用改。

- 动态增益调节:上周开跨部门会,有个同事发言声音特别小,我以为转出来会是「模糊的文字」,结果听脑AI自动把他的声音「放大」了,转出来的「需要协调技术部接口」清清楚楚—这比我以前用手调音量、再重新录一遍省事多了。

这些「场景」用它,直接把「效率拉满」

作为内容创作者,我现在把听脑AI当成「随身携带的大脑」,几乎所有需要「记录+整理」的场景都用它:

- 会议场景:部门会、客户会、行业论坛—不管是10人的小会还是100人的大会,边录边转,当场出纪要,再也不用会后「加班打字」;

- 采访场景:我每周要采访2个达人,以前录完要逐句听着打字,现在边录边转,采访结束直接拿到「文字版采访稿」,再用AI问答提取重点,1小时就能出文章大纲;

- 日常灵感:走在路上突然想到「用户增长的新玩法」,掏出手机用听脑AI录1分钟,直接转成文字存在备忘录里,再也不怕「转头就忘」;

- 跨语言/方言沟通:和日本客户开会、和四川妈妈打电话、和广东同事聊项目—不管是外语还是方言,转出来的文字都准,省得找翻译或猜意思。

用了半个月,我算明白了它的「核心价值」—把「时间还给创作」

以前我做内容,30%的时间花在「整理录音/文字」上:采访1小时→整理3小时→写稿2小时;现在用听脑AI,采访1小时→转写+整理30分钟→写稿2小时—相当于每篇文章省了2.5小时。上个月我用听脑AI整理了5篇采访稿,多更了2篇公众号文章,粉丝涨了1.2万;还有次帮朋友整理会议纪要,他本来要花2小时,我用听脑AI2分钟搞定,他直接发红包说「以后你的咖啡我包了」。

更关键的是,它让我从「处理信息」变成「创造内容」—以前我总在「应付繁琐的整理」,现在能把时间花在「怎么把采访内容写成读者爱读的文案」「怎么拍更有共鸣的视频」上。比如上周,我用听脑AI转了一篇关于「职场焦虑」的采访,然后用AI创作生成了「3个缓解职场焦虑的小方法」的大纲,再加上自己的案例,写成文章后,阅读量破了10万—要是以前,我得花3小时整理采访内容,根本没精力想「怎么写得更有共鸣」。

最后想说:好的工具,是「帮你把事做好」,而不是「帮你把事做完」

以前我觉得「语音转文字」就是个「工具」,能转就行;直到用了听脑AI才发现,真正好用的工具,是「懂你的痛点」:它知道你开会想「分清谁在说」,所以做了「发言人区分」;知道你整理纪要想「省时间」,所以做了「智能结构化」;知道你采访想「提取重点」,所以做了「AI问答」—它不是「帮你转文字」,而是「帮你把录音变成有用的内容」。

现在我不管去哪都带着听脑AI,手机里的苹果语音备忘录早被我「雪藏」了—毕竟,谁会放着「能帮你整理、提炼、创作的助理」不用,去用「只会转文字的工具」呢?

对了,昨天我用它录了和朋友的聊天,聊到「内容创作的瓶颈」,转出来的文字里,听脑AI自动标了「朋友提到的‘找选题的3个方法’」,我直接把这段复制下来,写成了今天这篇文章的开头—你看,连「写文章的素材」都帮我准备好了,这哪是工具啊,简直是「内容创作者的脑搭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Phone17开售首日,众网... 9月19日,iPhone17系列手机正式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售。记者注意到,正式发售首日,众多网友已经晒...
小米SU7宣布大规模召回,超1... 来源:快科技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公告,日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
这一榜单揭晓,昆山第一! · 全球微笑城市(SMILE指数)专家委 太昊国际智库 日前发布了 《2024-2025年度中国新型...
5A景区申报标准解读:唰唰科技... 随着《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 17775-2024)的修订实施,智慧旅游已从“加分项...
ST易事特公布“一种电流互感器...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电流互感器在位检测电路及系统”专利公布。 ...
永鼎股份等“一种发动机线束的导...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金亭汽车线束(苏州)有限公司,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
我国多款新型火箭冲刺首飞,业内...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当前我国已规划发射上万颗卫星,计划在未来提供覆盖全球的网络服务。业内人士表示,...
“无败绩”的罗永浩、下厨的刘强... 在这个多事之秋,热度不减的当属大佬! 要说“搞热点”整活,谁也比不过几位产业大咖:罗永浩开炮、刘强东...
当心!这些”共享软件“可能暗藏...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各类音视频平台层出不穷。但在这片繁荣景象之下,一些非法转播境外反宣电视内容...
小米回应:改名不是蹭iPhon... 9月19日,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针对小米17系列大家最关心的17个话题,公开进行直播回应。 卢伟冰在...
热搜!库克首次回应iPhone... 库克首次明确回应iPhone涨价,其表示与关税无关。该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援引美国CNBC报道...
新华全媒+|创新求变!这届东博... 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9月17日在广西南宁开幕,AI“唱主角”是这次...
9月21日土星冲日,深圳最佳观...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通讯员 李建基 据广州市五羊天象馆透露,9月21日,土星冲日,...
广东:将防风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 根据气象部门监测预报,今年第17号台风“米娜”已停止编号,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预计未来72小时...
我国口径最大的校内教学天文望远... 9月20日,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山大学天文台在该校珠海校区正式揭牌。该天文台外观...
东方日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东方日升(30011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格力电器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从应用生态到AI智能体之争:鸿... 9月20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终端云总裁朱勇刚宣布正式启动“天工计划”,计划投入10亿...
中国首台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 9月20日消息,据央视报道,今天(20日),在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
祝贺!中国科学家成功开发首例—...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成功构建了首例氢负离子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