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吗?
创始人
2025-09-15 14:23:09
0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987年9月14日,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首次成功连入国际计算机网络。2009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宣布,将9月14日确立为中国网民节,借以推广健康上网方式,推动网络文化建设。

抚今追昔,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但随着网络生态愈发复杂,旨在方便交流、促进理解、凝聚共识的互联网,如今是否称得上“健康”呢?

如今,在各种热点话题的评论区,常见的是唇枪舌剑、戾气丛生,就某一事件,舆论态度往往几经翻转,甚至从线下口角演变成全网声讨……信息极大丰富、发声极度便利,但很多时候,互联网仿佛成了隔膜更厚、理解更难的世界。

(一)

2000年前后,BBS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天涯、猫扑、西祠等平台承载了最早一批网民“指点江山”的热情,中国互联网开始逐渐进入社交网络时代。在那个年代里,很多人愿意写上几千字阐述观点,常常为一句话争执“数十楼”,但双方即使观点分歧明显,彼此之间仍大多保有理性讨论的姿态。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社交平台强势崛起,网络参与门槛的持续降低,改变了讨论的逻辑。140字的微博、15秒的短视频,压缩了信息的密度,却加速了情绪的传递,大量网络讨论不再以论证为中心,而更依赖于“立场标签”与“情绪共振”。

纵观近些年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几乎都遵循着同样的发酵路径——“网友发帖-点燃情绪-阵营站队-彼此攻讦”。整个过程中,鲜见理性声音,充斥情绪宣泄。

(二)

网络讨论氛围何以转变?除了表达方式之变,还有一个更隐性的原因。

在门户网站时代,热门新闻由编辑筛选、专题整理,“把关人”的存在令舆论场有相对明确的秩序。

社交媒体兴起后,这一逻辑被颠覆。以往的“中心化分发”变为“去中心化传播”,自媒体的声量极大提升,打破了传统的话语秩序。就像大家都在一个菜市场中演讲,再没有哪个声音能够吸引全部的耳朵。

随着传统“把关人”角色的弱化,加之情绪表达远比理性分析更容易吸睛,热点话题渐渐由“编辑选择”变为“流量驱动”。而情绪的闸门一旦打开,公众注意力的“阈值”不断拉高,“对立”成为一些人高效攫取流量的手段,“理解”自然难以获得广泛传播。

传播学领域,有一个拟态传播环境的概念,指的是公众生活在媒介信息建构的环境之中。掌握信源和渠道的传播主体,如果恪守新闻准则,那么这一拟态环境会接近真实;反之,则可能为受众建构一个虚假的环境,将其关在各自的茧房里。

由此来看,当很多自媒体靠着情绪化表达收割了大量受众,受众也悄然进入了这些信息为其建构的拟态环境,在耳濡目染中,会不知不觉倾向于接受更加情绪化、极端化的信息。

(三)

技术与情绪构成了网络撕裂的表层机制,网络传播的“放大器效应”则又加了一把力——持续地将个案放大为普遍现象,并造成极端观点被广泛“认同”的幻觉

常有人认为,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但实际上,这面“镜子”许多时候是哈哈镜,那些最极端、最冲突、最不寻常的个案,因其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和情绪张力,最容易在网络上获得病毒式传播。

一次高铁上的争吵,比一万次安静的旅途更能吸引眼球;续一碗面的纠纷,比千万次和谐的交易更能激发讨论;一条极其离谱、违背常识的投诉,亦比其他建设性意见更能获得关注……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齐刷刷的“转发”、迅速置顶的“热搜”会形成类似“交叉感染”的效果,为用户营造出一种“此类事件频繁发生”的假象。

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种放大器效应的存在。当看到手机里满屏的激烈冲突时,便会产生一种认知谬误,误以为网络上呈现的极端观点就是社会的主流认识。将这种被筛选和放大了的“网络现实”等同于客观现实,进一步加剧了网络群体的极化与对立。这种被扭曲的认知会反过来影响线下生活,让线上撕裂最终演变为线下隔阂。

比如,中国铁路每日开行动车组最高超过10000列,我们扪心自问一下,在日常乘坐高铁时遇到的孩子和家长们真的都那么“熊”吗?为此引发的纠纷真的严重到不可调和,甚至需要加挂“儿童车厢”以人为割裂人群吗?

(四)

没有理解,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协作……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从来不是可有可无的美德,而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像网络上那样对立分明。餐桌上的邻座、公司里的同事、地铁上的陌生人——这些真实的线下关系提醒我们,互联网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虚拟世界可以承载表达,但不能取代真实世界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我们在屏幕上遇到的争执和摩擦,只是社会现实的冰山一角;理解、包容、互助,才是真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主基调。

如何既享受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与多元性,又不让虚拟空间的情绪洪流操纵异化我们对现实的认知?这是一道难题。

对此,我们不妨汲取一下古人的智慧。《中庸》中曾有“执其两端用其中”的说法,即充分了解对立的双方观点后,再探寻一个公正、理性的中间立场。若网民能多一些“执其两端”的审慎,少一些“一触即跳”的激动,在虚拟世界中坚守一份平和、包容的心态,那么许多无谓的争端便会消弭于无形。

健康的互联网,理应成为弥合分歧的意见场,而不能成为放大矛盾的流水线。网友在发声前多一分审慎,平台以更负责任的内容治理机制为理性对话提供土壤,相关部门着力净化网络空间生态……为共识让渡流量,为理性留出空间,让互联网回归其连接你我的初衷,每个人都将是受益者。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OpenAI董事长:AI行业身... 泰勒 北京时间9月15日,OpenAI董事长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表示,行业正处于AI...
虚拟电厂从蓝图到实践——“化零...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新模式,正从技术...
西贝发致歉信!罗永浩火速发声:... 近日,罗永浩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的事件不断发酵,引发关注。 今天(9月15日),南都N视频记者获...
基因编辑技术为唐氏综合征治疗提... 据新华社东京电(记者钱铮)日本三重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交叉学科》...
锐评|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网吗...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987年9月14日,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中国计算机首次成功连入...
原创 月... 家人们,今天咱唠唠月球背面那档子事儿啊!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月球背面惊现 2180 万亿吨的神秘异物,...
机器人跨越“三重门” 【本期嘉宾】 王 鹤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王 潜 自变量机器人公司创始人...
乘客机场下跪求助工作人员 海航... 9月9日晚,海南航空HU7712航班从深圳飞往北京途中,因北京暴雨天气被迫备降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这一...
乐享新科技!光明区老年协会组织...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芳 通讯员 曾倩苏 日前,在光明区民政局的统筹安排下,光明区老年协会组织...
这家山东公司,自主研发了机器人... ■ 编者按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
重磅发布 | 北京数基建发布“... 9月12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数基建正式发布“知行IntAct”(Intel...
“智”动服贸会 人形机器人不止...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题:“智”动服贸会 人形机器人不止“炫技” 新华社记者王悦阳 在2025年中...
华为穿戴音频新品发布会,新品浮... 9月24日14:30华为穿戴音频新品发布会,新品浮出水面。 华为WATCH GT6系列 华为WA...
原创 三... 9月15日消息,据Fnnews报道,三星的 2nm GAA 技术可能取得了非凡的成果,这也使得其Ex...
小米跳过数字16直接发布“小米... 9月15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社媒上发文,官宣全新小米17系列将于本月与公众见面。 卢伟...
无化学品循环水处理系统 ---... 梅鲁斯物理除垢设备不用添加药剂的优势性分析 随着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设备的广泛应用,水垢问题日益突出,...
浙江钙科公布“一种生物质混合均...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浙江钙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生物质混合均匀的节能燃烧阶梯炉”专利公布...
原创 西... 既然公众普遍不相信“预制菜”,各方定义也不相同,也就说明,大家说的不是“预制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
太空菜园丰收、开展应急演练……... 央视网消息:上周,神二十乘组按计划开展了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那么他们又解锁了什么新体验?一起来看...
头部险企承保15万架无人机,“... 面对国内过万亿规模的低空经济市场,谁应为风险买单?9月11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