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空调,为什么能超越格力?
创始人
2025-09-04 14:01:20
0

01小米空调,赢在财报

前段时间,小米和格力的口水战掀起了不少讨论。

起初,小米高管转发了一份“7月中国空调线上份额数据”,显示小米超越了格力,遥遥领先。

但格力却不认同,下场反驳,并掏出另外一份数据证明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之后,小米高管卢伟冰呛声格力:“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排名根本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格局会不会改变”。

意思是小米空调,终究会超越格力空调。

同时,还有自媒体博主po出一组内部元器件图,暗贬格力设计落后,没有小米技术先进。

对此,格力彻底怒了,相关高管指责相关宣传造假p图。

现在两家的空调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呢?

微博可以说谎,但财报不会。

根据小米的最新财报,第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 66.2%,创历史新高。其中,小米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 60%。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的增长速度确实要快于格力。

破局的关键,就是低价。

2019年的时候,“消费升级”的话题一度被热炒,之后不少空调企业都在推高端产品,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一线品牌纷纷提价。

但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在2000元价位,给到了一批性价比十足的产品,从而撕开了市场,打响了知名度。

这个路径和小米造车几乎是一样。

当然,这种策略也很容易被借鉴,眼瞅小米大卖,美的很快就推出自己的平价子品牌“华凌”,可以做到比小米同规格的机型价格更低。

而且相比于小米的线上经营,美的还拥有庞大的线下经销商优势。

但格力为了维护“高端形象”,一直不肯切入低端市场。

最新财报显示,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973.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7.83亿元下降2.46%。

在有国补的情况下,美的、小米的家电均获得了大幅增长,但格力电器的收入却很不理想。

是市场策略没走对,还是“核心技术”失效?

02 空调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

一直以来,格力空调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家的“核心技术”。

什么是空调的“核心技术”?

过去的答案是压缩机。

空调和冰箱的运作原理其实很像,都是通过压缩机去制冷。

压缩机怎么制冷呢?

大家可以对着手掌吹一口气,然后再哈一口气,你能明显感觉到,吹一口气是冷的,哈一口气是热的。

这就是压缩机的原理——吹气的时候,大量的气流从狭小的空间涌出,气体被压缩,气体压缩时候会吸收热量,所以吹出来的就是冷气。

空调的“核心科技”主要就是压缩机技术。

小米空调的大采购商是四川长虹,而长虹的主营业务,就是压缩机,而且产品份额全球第一。

所以,压缩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空调的好坏。

日本的大金、日立为什么能一直占据空调的高端市场,就是因为压缩机好,国内的空调行业也是如此,谁有好的压缩机,谁就有资格成为空调行业的老大。

在格力起家的时候,老舵手朱江洪就押注压缩机技术,他在1985年成立了珠海凌达专门去研发压缩机,成为中国较早掌握全封闭回转压缩机技术的企业。

1992年,凌达还进一步引进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而后持续投入,最终凭借技术优势,让格力走上快车道,这也是格力说自己“掌握核心科技”的由来。

不过,技术这东西,终究是会迭代的。

格力虽然一直占据着压缩机技术的优势,但后来者也会研发+外购自己的压缩机。

久而久之,压缩机也就不再是“核心科技”了。

比如美的就研发了自己的美芝压缩机,采用合资技术,性能稳定,同时还能为海信、奥克斯等品牌代工。

相反,格力的技术建设梯队却出现了问题,凌达压缩机虽然性能不错,但后续迭代速度慢,难以切入高端市场,格力的“至尊”、“润享”等高端系列,还是用的日本大金、三菱的压缩机。

到这里,空调行业“核心科技”就发生了变化,硬件压缩机技术很难拉开差距,只能从自动化、IOT排列优化、软件、设计入手。

而这,恰恰是小米的强项。

小米的家电,别的不说,颜值设计是国内领先水准,再搞点APP串联,技术下放上轻轻松松。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米IoT生态连接设备达9.89亿台,2025年第二季度IoT业务收入387亿(同比增44.7%),毛利率22.5%。

依靠澎湃OS优化,米家APP联动延迟实测仅0.8秒,在家电企业里,算是遥遥领先的数据。

所以很多小米空调的用户觉得,小米空调在性能上和格力差不到哪里去,但价格、颜值和易用度上却明显领先。

这就是为什么小米空调作为后来者,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因为“核心科技”的逻辑变了,参数变了。

03格力的救命稻草在哪?

对于格力来说,今天的空调市场再也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群雄并起。

小米之外,还有个刚刚在港交所上市的奥克斯。

虽然每年的研发费用只有格力的10%,却依托渠道、价格优势,远销海外。

如果格力在今天还仅仅只有单一的空调,又或者无法在压缩机技术上,拿出断档领先的产品,就得面临老客户不断流失问题。

前几年,格力的打法是聚焦多元化,通过扩充产品线、直播带货、改名“健康家”等方式,扩展渠道和销量。

但这些始终是“术”上的改变,而且面对雷军强大的人气和小米日渐丰富的线下网络,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说到底,“核心科技”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

产品首先要好用,其次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算真正有自己的“核心科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智”取胜培育竞争新优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其中具有引领作用的颠覆性技术,正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
博众精工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物...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博众精工(68809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物料...
【实探】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 9月6日,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幕,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命题。在大会现...
国产头部半导体设备厂领跑! 记... 来源: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9月6日讯(记者 陈俊清 郭辉 王楚凡) 9月4日至9月6日,第十三届半...
机器人成店小二,在聚光灯下服务... “您好,冰美式好了,请扫码取杯。”北京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内,一座名为“银河太空舱”的装置前...
AI人才竞争激烈:大厂AI岗需... AI人才争夺正持续白热化。 近日,职场社交平台脉脉发布的一份薪资数据显示,目前有上千家企业正角逐人工...
原创 苏... 如果把时间倒流回三年前,苏峻还只是专注于“智能家电”赛道的创业者,他亲手打造的“智米科技”,是从血流...
“灵基智城”大模型首发 助力超... 中新网重庆9月6日电 (记者 刘贤)“灵基智城”大模型产品首发会6日在重庆举行。“灵基智城”可对工程...
小米高管回应“30万小时手机测... 9月5日,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发文回应“小米30万小时手机测试时间”争议,明确表示“30万...
AI智能戒指成新蓝海,追觅定价... 9月4日,追觅科技开展了主题为“敢梦敢为”的全场景新品发布会,30余款新品、十余项全球首创技术一次性...
“开运一号”卫星成功入轨,构建... 9月5日晚,随着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我国首颗广视星座卫星“开运一号”(嘉州...
顺络电子:未来几年公司数据中心... 近日,顺络电子(002138.SZ)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布局钽电容领域多年,不断投入研发力量,通过...
全面融入数字重庆建设大局 塑造...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摄/熊伟 梁平区星桥镇两路村,...
“梦界空间”智博会首发 元宇宙...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9月6日下午,作为2025智博会“百项全球首发活动”重要组成部分,重庆璧山“梦...
大连重工公布“一种小线间距折返...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小线间距折返式翻车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赛力斯超级工厂成为华为智慧园区... 9月5日,作为重庆智博会活动之一的“华为中国行2025·重庆AI+制造行业大会”顺利举行。活动现场,...
云计算之后,为什么说“边缘计算... 一、 行业概念概况:何为边缘AI计算? 边缘AI计算(Edge AI Computing)是指在数据...
原创 8... 每个人对于手机的需求不同,有的人喜欢小屏手机、但有的人却喜欢大屏手机,不过今年各大厂商更愿意去做小屏...
TP-Link多款路由器曝零日... 2025-09-05 10:21:02 作者:狼叫兽 近日,有安全媒体报道称,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发...
芯片材料创新引爆投资新机遇五大... 来源:市场资讯 后摩尔时代,先进封装与材料创新正成为芯片性能提升的关键引擎,这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