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免费,算力付费。”熵函数科技以颠覆性的模式,重新定义了量子计算的服务生态。
在量子计算这一全球科技竞争的前沿领域,中国科技企业正从技术追随者向生态构建者转变。熵函数科技通过其创新的“算法社区”和“算力共享”模式,正在打造量子计算领域的“安卓系统”,为全球研究者和企业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的计算服务平台,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普惠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8月21日,公司正式面向全球研究者推出“UGC算法社区”,宣布任何通过精度验证的算法均可上架并参与收益分成,平台则提供从GPU优化、分布式调度到接口规范与数据格式的全栈支持。仅首批入驻的12支高校团队,就在30天内提交45个新算法,团队平均分成收入达18万元,展现出开放模式强大的创新凝聚力。
这不仅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一场围绕量子计算研发范式的生态级变革。熵函数科技正以“安卓模式”重塑行业——通过构建算法共创、算力共享的开放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共同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
在这一UGC算法社区中,研究者既是使用者,也是贡献者。平台以分成机制激励算法迭代,在技术层面统一GPU优化与分布式任务调度,制定中国自主的量子模拟接口规范与精度基准,逐步建立起技术输出的“中国标准”。与此同时,公司依托“数字人蜂群”AI调度系统整合全球闲置算力,以“切片化”方式提升GPU利用效率,将传统仅30%的闲置率提升至80%,显著降低科研机构的计算成本。
作为全球目前唯一能同时支持DMRG、PEPS与量子蒙特卡罗三大主流计算框架的服务商,熵函数提供覆盖一维1000+格点与二维32×32晶格的高精度量子模拟,误差严格控制在0.001%以内,并将传统计算周期缩短1–2个数量级。其全栈服务能力已获得200家中国科研机构及500家国际研究单位的认可,客户复购率超80%,在高温超导、量子化学、自旋电子学等领域支撑多项重大研究。
在商业路径上,熵函数从服务科研机构(To R)到未来延伸至企业客户(To B),制定了清晰的三阶段发展战略路径:现阶段:专注于服务科研机构(ToR),依托国家实验室和高校的科研预算,夯实技术基础和服务能力。目前已服务全球700余家研究机构,复购率超过80%。五年规划:随着量子神经网络、药物筛选、材料模拟等应用逐步成熟,公司将拓展至企业客户(ToB),为制药、能源、金融等行业提供全托管量子计算服务。十年愿景:当通用量子计算机实现商业化,平台将平滑迁移至量子环境,成为支撑各行业智能计算的通用底座。
熵函数的实践表明,中国科技企业不仅能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更能以生态化的思维引领行业发展。通过构建开放、协同、普惠的量子计算生态,熵函数正在为全球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计算服务,同时推动中国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我们不是在建造一座孤岛,而是在连接大陆,”熵函数科技CEO马国强博士表示,“当全球量子计算竞争日益碎片化,我们选择用开放生态将创新力量汇聚成网,共同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的民主化和产业化。”
熵函数科技的探索为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范式:以开放生态汇聚全球智慧,以创新模式降低研发门槛,以清晰路径实现技术商业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技企业正从技术的追随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为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