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9月1日电(记者邵美琦 司晓帅)跟机器狗握手、看机器狗表演、听工程师讲解人工智能知识……9月1日,吉林省长春南湖实验中学迎来了别开生面的开学首日。“我可以跟它对话吗?”“机器人可以自主思考吗?”“我也想发明机器人!”……在与各类人工智能产品近距离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9月1日,长春南湖实验中学的学生们与机器狗互动。新华社发
“太酷了!”听着工程师讲解人工智能知识,该校八年级学生张润曦十分兴奋:“我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数学的用处太多了,这学期我要多拿几个数学满分!”
为迎接新同学,长春南湖实验中学不仅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还特别设计了“梦想邮筒”,将开学日的仪式感“拉满”。
8月29日,吉林省长春南湖实验中学教师向同学们介绍新学期学习安排。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该校2025年级主任李晶说:“我们给学生准备了一张明信片,主题是写给三年后的自己,第一天就让孩子们把这张明信片投到‘梦想邮筒’里,作为三年之后的伏笔。我们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快速地融入新集体,自信从容地开启初中新征程。”
“用科技激发兴趣,也用科技帮助学习。”长春南湖实验中学校长刘卓娟向记者介绍,今年搬进了新校区,配备了不少新设备,每间教室外的走廊都摆放着精致的卡座,卡座上整齐安放着崭新的电脑,人工智能技术将筛选出每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回看和复习。
9月1日,长春南湖实验中学的学生们在听工程师讲解知识。新华社发
无人机拉起横幅、VR带来沉浸式“第一课”、AI绘制校园地图……在开学首日,吉林省多所中小学选择用满满的科技元素迎接学生返校。
在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许多班级精心准备了科技创新主题的“开学第一课”,通过带学生们参观科技设备、观看球幕电影等方式,为新学期助力。
不仅如此,在开学前的集体备课中,解放大路小学各学科锚定AI技术与学科融合新方向,提升教学质量:美术学科聚焦“AI魔法画笔下的美育新生态”等主题。体育学科依托AI分析调整教学比重,提升课堂趣味性。信息科技学科借助AI技术打造高效的信息科技课堂……
2025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工作指南聚焦不断完善科学类课程体系建设,改进和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教学实施条件,整合校内外各类实践场所和资源,推动“大中小纵向衔接”“校家社横向联动”等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工作,提供了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明确意见建议。
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到课堂上的学科融合,再到校园里的“开学惊喜”,科技正不断走进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希望孩子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时代的变化,从中激发出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新学期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刘卓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