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实习生 乔钰闵)8月28日,中国移动物联网公司(以下简称中移物联)传出消息:该企业联合产业生态合作伙伴,成功研发“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该系统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让电动自行车实现智能化升级,为我市打造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注入“软实力”。
近年来,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电动自行车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去年12月底,我国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自今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给智联电动车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市场对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抢抓机遇,中移物联携手产业生态合作伙伴,于今年上半年开始研发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
基于前期“行车卫士”产品技术积累,研发团队融合AI、北斗、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创新构建端到云支持、实现数据服务的能力系统,于近日研发出“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版)”。
中移物联产品负责人介绍,该系统由智联终端、物联网及云端软件系统构成。其能够与电动车电机控制器、电池BMS和充电器高效协同,实现精准定位和智能管控,从而将传统电动自行车升级为智能电动车,提升安全保障和骑行体验,为车主、车企和政府监管带来多重利好。
对于车主而言,传统电动自行车存在不少痛点。如,不能远程锁车,车辆被盗后难追踪,充电时无法远程查看实时充电状态。
而有了这个系统,车主在车辆被盗后可精准追踪;可远程锁车;车辆充电时,车主可通过App实时查看充电进度和时间,在充电过度或出现漏电、短路等情况时紧急停止充电。此外,系统的远程解锁功能还支持车主向亲友临时授权用车。
对于政府监管来说,该系统基于“火灾事故预防、交通纠章、防盗监管”三大场景,可助力相关部门打造电动车综合监管平台,满足电动车行、停、放、充电等方面的安全监管需求。
据悉,该系统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