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机器人企业,向科创板发起冲刺。
7月30日晚,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川机器人”)公告称,公司与华安证券于7月25日签署了《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之辅导协议》,四川证监局于7月30日对辅导备案材料予以受理。
川机器人核心产品为谐波减速机,并有多款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包括足式的T1 PRO、T1 Ultra、T1 mini和轮式的C1s。
近期,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在密集奔赴资本市场,年内至少已有13家机器人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A股方面,宇树科技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不过尚未披露上市板块,多位投资人预计其“第一落点”同样为科创板。
与其他“新秀”相比,川机器人早已是二级市场的“熟面孔”。公司成立于2012年,后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现为新三板创新层企业。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991万元,同比增长39.81%;归母净利润亏损1427万元,同比减亏23.95%。
“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已花落在港上市的优必选,谁又将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拭目以待。
谐波减速机市占率靠前
官网显示,2009年,西南科技大学杰出校友胡天链率领的创业团队孵化了川机器人。该团队汇聚了一批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精英,曾在胡天链的领导下,于2004年斩获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冠军、国际亚军及最佳技术奖。
据2024年年报,川机器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胡天链,一致行动人为胡天链、吴健、陈刚、唐皇、蒋明、罗乾又、岳志斌、宋治慧、田荣、颜进。
从当前业务上看,川机器人主要提供高科技、低成本、质量可靠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以及基于机器人本体的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仿生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生产与应用。
在具体产品上,川机器人主营谐波减速机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开资料显示,川机器人谐波减速机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名,单就国产品牌而言,川机器人为前三名。
谐波减速机是一种基于弹性变形传动的精密减速装置,其核心优势在于轻量化、高精度。其有着“关节之王”的称号,用于为机器人的关节提供稳定而强劲的动力输出,确保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精准控制。
川机器人的谐波减速机主要用于SCARA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据公开资料,2020年至2024年,公司谐波减速机出货量分别为19962台、33534台、40759台、38758台、55723台,复合增长率约为29%。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川机器人的核心产品为T1 PRO。该款机器人共81个自由度(含10个被动自由度),身高约1.6米,其谐波减速机、超轻量一体化关节等都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产自研。
值得一提的是,川机器人还入选了四川省首批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名单。今年5月,川机器人公告称,2024年,四川省首批遴选“60+10”个标志性产品(60个标志性产品+10个未来产品)予以培育推进,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入选10个未来产品,列为首批标志性产品链主企业(单位)名单。
与多家上市公司合作
在今年3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兴通讯与川机器人合作的“Tina”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现场视频显示,Tina能与参观者进行语音对话,还能进行主动迎宾、赠送礼物等多任务的执行,展示出了高度的交互性和智能性。
除了中兴通讯,川机器人还与多家A股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在研发、生产等维度展开合作。
7月25日,川机器人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利和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目标,利用自身优势,共享市场资源和渠道,共同推进机器人自动化制造与检测,推动机器人在制造企业的落地应用,实现双方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快速提升。
今年4月,川机器人与冠盛股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目标,利用自身优势,共享市场资源和销售渠道,研发、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的机器人轴承产品。
冠盛股份将专注于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生产线以及全球市场推广等核心任务。川机器人凭借其在纳米耐磨强化技术方面的成就,负责提供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技术参数和测试平台,并享有优先采购冠盛生产的机器人轴承产品的权利,以此助力产品的市场推广和技术持续进步。
科创成长层助力硬科技企业
在业内看来,证监会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有力地提振了硬科技企业的信心。对于那些尚在技术攻坚期、还缺乏盈利报表的公司,到科创板上市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
在6月18日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在科创板推出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核心举措包括: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并扩大适用范围;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
7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并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该指引共计12条,从业务规则的角度对科创成长层的具体定位、纳入调出条件、信息披露要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加以细化。
从定位来看,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实现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上市时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设置科创成长层后,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全部纳入其中,调出条件则实施“新老划断”。
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董军峰认为,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规模和特点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登陆资本市场的机会,同时也让公众投资者能够分享企业快速发展期的收益。科创成长层的设立也丰富了科创板的市场层次,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科创板市场的包容性和吸引力。
作者:孙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