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董兆瑞)7月25日,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区)正式开园。据了解,该园区可直接用于生物医药中试生产,将进一步完善海淀区生物医药领域“研发-转化-生产”产业全链条。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中试环节是连接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化生产的“惊险一跃”。海淀区中试场地不足,生产设施改造门槛高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此外,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普遍受限于“融资难、产业链配套分散”,导致技术转化周期长、成本高。而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 区)的落地,正是对这一痛点的精准回应。
在硬件配套上,园区可直接用于生物医药中试生产,无需经历复杂的用地性质变更流程。5栋中试厂房以“灵活适配”为核心设计,厂房物理建筑标准高,标准厂房1、2层层高6米,可满足中试研发生产需求;3层层高4.5米,可满足小型试验及研发办公需求。荷载能力上,标准厂房首层、二层荷载为1000kg/㎡;三层及配套服务楼各层 500kg/㎡,高标准的荷载能力,能够承载中试阶段所需的各类大型设备。此外,园区还集成空气源热泵、屋面光伏发电系统与工业蒸汽供应管道,服务配套楼实现低碳运营与降本增效的双重目标,让企业无需为场地改造重复投入,大幅降低从研发到生产的衔接成本。
在服务体系上,“智慧园区管理平台”实现政策申报、设备共享、人才招聘等服务“一键直达”,助力企业与园区管理方在数据、业务、流程上的无缝对接与实时跟进。园区还采用“一企一档”数字化管理模式,可动态追踪企业需求,提供精准迅捷的响应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园区搭建了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检验检测服务平台、仪器共享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等专业技术平台,可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以数字化手段助力企业研发降本增效。此外,正在建设的“生物医药数据要素专区”,将挖掘海量未转化医药/医疗数据,并提供分级、分类、评价及元数据管理等全方位服务,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加速生物医药技术的迭代升级,让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据了解,作为海淀国企海新域集团运营的专业园区,B区自规划之初就精准定位,与区域产业基础形成深度协同:聚焦中试转化环节,与侧重研发的A区形成 “研发-中试-生产” 联动,共同构成覆盖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的生态体系。同时,B区依托海淀区顶尖科研资源与人才集聚优势,以 “创新链与智造链深度融合”为核心定位,聚焦以创新药物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区域强势领域,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重点培育生物制造等领域。园区构建覆盖“研发办公、中试验证、CDMO/CMO服务、智能化生产” 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与区域科研资源无缝衔接,共筑生物医药“海淀智造”的核心引擎。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签约入驻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区),涵盖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泽诺维(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良兵作为首批入驻企业代表,分享了选择园区的理由,他表示:“泽诺维专注于高端医疗器械 CDMO 服务,园区聚焦创新药械的产业定位与我们高度契合。从项目对接到落地入驻,园区团队始终以管家式的服务为我们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