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西大唐国际新余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燃煤电厂智慧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多项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项目围绕“智能控制、数据驱动、全链协同”三大方向开展创新研究,构建了覆盖电厂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体系,打造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智慧燃煤电厂的样板工程。
走进集控室,十几名值班人员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屏幕上,各种图表、曲线和参数实时闪烁更新,详细展示着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发电机组区域,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整齐排列,各种管道纵横交错,犹如一座钢铁铸就的迷宫。据了解,煤电机组采用东方电气先进高效的五缸四排汽二次再热百万机组,与传统的一次再热煤电机组相比,循环效率更高,煤耗更低。该机组还运用了东方电气第四代高效智能通流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机组效率进一步提高,其可靠性和灵活性也大幅加强。机组整体循环效率提升1.5%,热耗降低200kJ/kW·h。除了先进高效的机组外,该项目还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配合全封闭式输煤栈桥和储煤基地,实现燃煤封闭运输。
新余第二发电公司以“无人干预,少人值守”为目标,构建起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体系。通过“智能控制、数据驱动、全链协同”三大方向创新,搭建起“四梁八柱”总体架构,形成自主可控智能控制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智慧燃料管理系统三大核心模块,将传统工业生产模式推向数智化新高度。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硬件设备与系统均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形成完整技术体系,相关标准已纳入行业规范,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我们推动智慧电厂建设赋能生产全环节,让每道工序精密协同,推动燃煤电厂向安全、高效、绿色、智能跨越。”新余第二发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易晓波表示。如今,大量最前沿的科技被运用于生产,让每一道工序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被消除,各环节实现精密高效运作,最终取得盘煤误差率低于2%、人工干预率降低95%、调度效率提升60%的成绩,用“大唐技术”“大唐方案”诠释了数智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在“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新余第二发电公司以科技重塑燃煤电厂,不仅为江西地区能源安全供应提供坚实保障,更成为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样板。(供稿:新余市渝水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