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锚定高质量述评①丨创新“势能”正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创始人
2025-07-25 15:01:50
0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郭锦辉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十四五”以来的实践表明,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引领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并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动能。创新驱动发展稳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成效显著。

“科技感”越来越强

从“科技魔轮”到智能灯球矩阵,从商用教育游戏机器人到“全息舱+复刻数字人”,国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为科普领域提供更多智能科普产品。该公司董事长袁国术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们对科普展品进行产品化、标准化研发。我发现,每次科普活动的现场总有许多人参与。科学知识的传播越来越受欢迎。”

“十四五”以来,我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全社会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这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撑起小家大国的梦想之旅。

创新正带来越来越多的“小幸福”。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广受消费者欢迎;360全景运动相机、人工智能眼镜等新产品火爆全网;创新药物、移动支付、充电桩、直播电商等托起群众的美好生活。不少海外博主在社交媒体分享来华见闻,中国的科技产品在全球市场掀起“中国热”。

创新正带来越来越多的“大力量”。越来越多的产品装上了“中国芯”;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出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彰显我国创新的重大突破。我国不能造的东西越来越少,能造的也越来越好。

“‘十四五’以来,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所展现的坚定决心、巨大投入和丰硕成果,令人无比振奋。我对国家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前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充满坚定信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丁明磊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攀“高”向“新”争上游

位于山东省的浪潮人工智能工厂目前已沉淀61道工序、113套工具,并依托“工厂化”模式,广泛汇聚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浪潮集团执行总裁兼浪潮云董事长肖雪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随着人工智能从技术突破到产业重构,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协同,“工厂化”模式将更好地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走进北京市丰台区的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昔日的传统商贸区已经蜕变为科技创新高地,如今这里已经有320余家高精尖企业入驻。南中轴(北京)国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闫福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现在,园区产业生态正日趋完善。我们踏上科技回归都市的浪潮,顺应写字楼空间园区化、商业空间产业化、产业园区社区化的大趋势,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十四五”以来,随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我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不断形成,发展新动能积聚增强。

科技创新所需各种投入要素加速聚集。我国拥有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全球第一,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人才红利正在形成。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3.61万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研发投入强度达2.68%,比“十三五”末提高0.32个百分点,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2.73%的平均水平。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巩固提升。企业是我国研发投入高增长的主要力量,其研发投入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中的占比超过77%。我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71家,占全球近1/3。

科技创新赋能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到10.4%,已经达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预期性目标。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闪耀全球。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达到领先水平。脑机接口、生物制造、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培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杨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十四五”以来,我国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对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中,信息技术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例如,“祖冲之三号”“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等有力支持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5G技术的应用已经形成了超过10万个案例,推动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多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所长、研究员眭纪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我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出不断突破,一些重要前沿领域走进世界前列。创新主体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提升。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了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增强。创新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成渝、西安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随着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成为产业发展重要动力。

科技强国建设阔步前行

“回望‘十四五’,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设定的主要量化指标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尤其是研发投入强度持续跃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空前巩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爆发式增长、技术市场交易空前活跃等。让我感触深刻的是,整个国家创新生态的系统性优化。值得强调的是,面对前所未有的外部科技遏制压力,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定力毫不动摇。”丁明磊说。

在丁明磊看来,我国科技创新已昂首迈入“重质量、强效能、优生态、促开放、深融合(科技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以来铸就的辉煌,特别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显著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为“十五五”乃至更长远的高质量发展,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新优势,奠定了无可撼动的坚实基础。

杨超认为,“十四五”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突破,有三点启示。一是政策引导与支持,我国政府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为5G、量子科技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例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文件明确了发展方向。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加大对科研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建立相关科研机构并为基础研究的开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三是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通过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例如,华为、中兴通讯等企业在5G技术研发上与多所高校合作。

眭纪刚认为,“十四五”以来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一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上向高端环节攀升。二是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规划、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设立专项基金等政策,在引导新兴产业发展和推动自主创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一批领军企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商与供应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采取多技术路线并行的创新策略,开发出多元化的产品满足全球市场需求。四是构建创新发展良好环境,让各类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又能密切合作,例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中小企业各展其长,创新链和产业链上下游合力攻坚,助力我国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实现多点突破。

丁明磊建议,未来,一要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企业、人才等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为新质生产力竞相涌现提供沃土。二要持之以恒强化基础研究。筑牢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的原创动力。三要更大魄力推动科技治理现代化。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科技产业深度融合需要的国家创新体系。四要以高超智慧统筹开放与安全。在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科技安全的前提下,开拓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国际合作新空间。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斯拉Q2营收净利双承压 马斯... 来源:中国经营报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夏治斌摄影) 中经记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报道 “我们这个...
明学光电取得COF柔性灯带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明学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iPhone 新配件上架,35... 自 2023 年起,苹果就开始全面转向 USB-C 接口。 相较服役多年的 Lightning 接口...
精智达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压接...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精智达(688627)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压接治...
亿纬锂能取得一种负极片及电池专... 金融界2025年7月26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负...
原创 裁... 之前,大家都认为,2025年全球会有三大晶圆厂进入2nm,一家是台积电,一家是三星,还有一家是英特尔...
原创 7... 今年推出的千元机性能更强,电池更大,就连主摄也开始支持OIS光学防抖了 。 下面这4款手机,最低只需...
瑞银证券熊玮:中企在AI视频生...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召开。瑞银证券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师熊玮日前发表专题报告指出,短期来看,面...
广州新成生物取得带加热氮气吹扫... 金融界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新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
黄仁勋:总觉得公司快倒闭了 这一周,黄仁勋在北京很忙,几乎成了科技圈的顶流。 从7月14日开始,黄仁勋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行程,几乎...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空天飞行器、深... 中新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协7月25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正在北京持续举行的第二十...
福建泉州:数字赋能传统产业 激... 7月24日,工人在宏芯科技(泉州)有限公司硅光芯片生产车间进行作业。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
博硕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动...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博硕科技(3009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动力...
豪鹏科技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豪鹏科技(001283)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科技赋能焕新颜,江西这家企业打... 近期,江西大唐国际新余第二发电有限公司“燃煤电厂智慧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
成都飞华取得缝纫机后拖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成都飞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天文学家首次给诞生中的恒星系统... 据新华社伦敦电 (记者郭爽)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地面和太空望远镜,首次...
数学基因激活产业动能,普陀主办... 7月的普陀,高能级学术活动接踵而至:7月10日,“当数学遇见大模型”全球顶尖头脑峰会在此举行;7月2...
放心升!iOS 26公测版来了... 今天凌晨,苹果正式推送了iOS 26、iPadOS 26和macOS Tahoe 26等操作系统的首...
千分一智能申请电容笔专利,简化... 金融界2025年7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千分一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