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让品牌成为整个品类的代名词”这样离谱的事情,一家中国公司做到了。
消费级无人机=大疆,相信已经是一组不需要解释的名词组合。在全球范围内大疆占据着消费级无人机市场 85% 以上的份额,在中国市场这个数字更是超过了 90%。
正因为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过于强势,甚至是“统治”,不少把大疆作为竞争对手的无人机公司直接换了赛道避其锋芒,往农业、工业的赛道去了;一些还在做消费级无人机的,都转向了不是大疆主力的 2000 元以下市场,只求一个苟住就是胜利。
不过最近就有一家中国公司,想在消费级无人机这个赛道,偷大疆的家——刚刚完成 IPO 、市值 700 亿的影石(Insta360)。
如果玩极限运动的肯定听过影石这个牌子。在 360 全景运动相机领域,影石是市占率超过 80% 的“霸主”,而且他们刚通过 IPO募集了 20 个亿正可谓是“财大气粗”,有钱了想要拓展产品线也可以理解。
但拓展产品线就把剑锋直指大疆,从路人视角看来影石还是多少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影石究竟要推出多神的无人机,才能在大疆的份额中分一杯羹?
我们先来看看影石的无人机产品是个什么情况。
7 月 20 日,科技媒体 PhotoRumors 率先泄露了影石无人机的外观照。
图中一名影石的测试员正在测试产品,旁边摆着两款都贴着斑马纹防伪贴纸的测试样品。之前影石也放出过两个无人机的专利,这次被爆料的测试无人机外观和专利里的都能一一对应。
这两款产品,一款叫“无人机”,一款叫“全景无人机”,从体积大小和外观来判断,都是面向消费级的产品。
具体的细节方面,我们先看第一款带有旋翼保护罩的产品,它的体积看着比较大,外观类似穿越机,采用了四旋翼设计,和大疆这边 Neo 掌上 Vlog 无人机比较类似。
在对应专利里说这款产品的亮点是“可拆卸旋翼保护罩”,并且整个旋翼保护罩是“一体式设计”,简而言之产品围绕旋翼罩的保护性、灵活性做文章,并提供了拆装的玩法……
相比之下还是第二款产品有意思一点。第二款产品的整体外观更加接近主流的航拍无人机产品,比较突出的是无人机头部有个明显的隆起,在专利里把它称为“全景无人机”,隆起的应该是放全景相机的地方。
考虑到影石的主营业务就是 360 全景相机,而过去也有把全景相机装在无人机上拍全景照片的玩法,再加上专利描述里的实锤,这款产品应该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拍摄体验。
另外,在“全景无人机”的机身侧面印有“Antigravity”字样,有网友注意到微博上已经存在一个叫做“影翎Antigravity”的账号,注册主体是深圳影翎科技有限公司。
而深圳影翎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是珠海影翎科技有限公司,它们的法定代表人姜文杰,是影石监事会主席,看来可以实锤泄露的两款产品,是影石要做的无人机了。
只是,如果说“全景无人机”还能看作是影石擅长的 “全景拍摄”功能在其他赛道的进一步细分,那 “可以灵活拆卸旋翼保护罩”的无人机,很难想象中在这个“创新点”能转化成什么实用价值。
不过影石也不是毫无机会。最近两三年,大疆的无人机就因为“挤牙膏”引来了不少用户的不满,趁着这个“老虎打盹”的机会悄悄进场,说不定会成为影石拓展其他产业线、偷家成功的关键。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是事实,但最近两三年的新品升级诚意一般也是事实。
“大疆挤牙膏”的说法实际上从 2020 年开始就初见端倪了。
当时大疆推出了全新的Mavic Air 2 无人机,主摄升级并加入智能跟随3.0和APAS 3.0避障算法。但有一部分用户对它与Mavic 2 Pro/Mini雷同的“套娃化”外观设计颇有不满,还吐槽机器在避障功能上挤牙膏,仍然是三向避障,全向避障的期待落空。
到了最近,全新的 Mavic 4 Pro 发布,这款旗舰消费级无人机的评价又出现了两极分化。
为什么呢?因为Mavic 4 Pro 虽然升级了长焦摄像头、提升了夜景拍摄表现,但升级了那么多代,还是没能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比如,Mavic 4 Pro 虽然升级到一亿像素,但这个升级点是个“面子工程”,不仅大部分用户用不上那么高的像素,还会触发“失联返航”的 bug。
另一方面,Mavic 4 Pro 的主摄焦段还是 28mm,在专业摄影圈 28mm 是一个“不上不下”的焦段,拍摄广角风景时不够广,可能需要让无人机往后退一段距离才能合理构图,增加了拍摄的难度。
除了产品本身,产品定位方面也有一些问题。Mavic 4 Pro 的基础版(13888元)仅64GB存储,而512GB创作者套装售价高达23988元,但H.264 ALL-I编码等核心功能仅限高配版,被指“变相逼迫用户买顶配”。
还有承诺给到的电子 ND 滤镜跳票、即便是顶配版也要单独购买光学 ND 滤镜等等,引起了不少专业摄影师的不满。
最终结合售价,现阶段买 Mavic 4 Pro,可能还不如继续用 Mavic 3 Pro;对一部分用户来说,Mavic 4 Pro 的大部分功能甚至可以用更低一个档次的Air 3S 来替代…
事实就是,大疆这几年新品,逐渐长成了 iPhone 16 Pro 的模样。
而且大疆的挤牙膏已经从无人机传染到了其他产品线,比如今年年头发布的手机稳定器 OSMO Mobile 7P,折叠形态、磁吸快拆方案与前代 OSMO Mobile 6 高度相似,肉眼可见的升级点也就把折叠扣改成了金属材质,也引来了用户们的一顿吐槽,完全没有前代 400 多的清仓价有性价比。
所以,正是在大疆热衷于“挤牙膏”的大背景下,给了其他品牌入局无人机市场自我感觉“有机会”的底气。
实际上,影石的 CEO刘靖康在接受《晚点》的采访时也说过,他自己并不觉得现在进军无人机市场是毫无机会的。
《晚点》问刘靖康,“所以无人机市场的门看起来是焊死的,其实也可以推开?”而他的回答是:只要你能老老实实把每一个事情做好。
其实这已经能看作一种带有肯定的暗示了。我觉得刘靖康这样回答的底气是,他觉得同样是做影像产品起家的影石,如果把航拍无人机也视作一种影像产品的话,在影像算法,图传算法,CMOS技术等维度的比较上影石还不至于一败涂地。
但影石真的想和大疆竞争,大概率还是会专注于 3000 元以下的无人机赛道,毕竟更高定价的无人机产品里“飞控”是衡量产品好与坏的核心指标;而大疆的飞控,又是影石无法逾越的高峰。
其实看大多数网友的态度,都不太看好影石这次“偷家”之旅。毕竟影石作为一个无人机市场的新人,想要撼动大疆还是太科幻了。
不过也许对影石来说,无人机可能是“不得不做”。
在全景相机领域,影石拥有拳头产品手持相机X系列,小巧便携的go系列,以及一系列周边产品,可以说已经在全景相机领域精耕细作到了极致。现在影石的产品,几乎将能覆盖的场景全覆盖了,滑雪、冲浪、徒步、骑行、航拍、宠物等等。
但哪怕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做到全景相机市场的 80% 市场份额了,一年的营收也不过 55 亿元而已。
在上市的招股书中,也看出来了影石的迷茫。全景相机赛道,属于“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的类型,而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方向,诸如 AI、VR 又没有比较清晰的变现前景,拓展产品线,寻找新的机会是要的。
而无人机被广泛被运用到拍摄场景的今天,勉强还算是“影像工具”一类,现在影石的想法是,将天空作为全景相机的一种新场景去拓展。
在采访中刘靖康也谈到“影石的主线是影像”,无人机拍摄也是影像拍摄的一个场景十分合理,只不过等待影石的现实可能会非常骨感。
这里提出一个灵魂拷问:如果影石能做到大疆无人机的 90 分,你会考虑吗? 100 分呢?120 分呢?
你看,凭借着先入行业的领先优势,大疆已经建立了“无人机=大疆”的消费共识,可不是手持云台、运动相机等大疆后发进入的市场能比的,这个优势或许远比大疆的飞控、图传、影像技术更加有力。
而哪怕影石在全景相机领域积累了非常多的用户和粉丝,打出了一定的声量,但和大疆“全民男神”的形象比,还是存在数量级的差距。
影石要如何说服更多的消费者在二选一之间选择影石而不是大疆,要靠产品、价格还是营销?无论哪个选项,都不见得会比大疆有优势。
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消费者来说影石最好还是能打到大疆的一些“痛处”,至少能让大疆多挤一下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