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原本没有人,那第一个人哪来的?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曾经普遍认为,地球上的第一个人,应该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创造出来的。
然而在100多年前,达尔文却提出了一种在当时颇为另类的理论——进化论。该理论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物种都不是被一下子“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从最原始的形态,慢慢地、一步步地演化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各式各样的物种。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之后,现代进化论已经成为科学界的主流观点,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记录着地球生命演化的宏伟篇章,其中当然包括我们人类自己。
人类演化的漫漫长路
现代的分子生物学和古生物学证据都指向一个事实:我们人类,和今天地球上的黑猩猩、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在遥远的过去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共祖生活在大约500万到700万年前的非洲,它既不是人,也不是现代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灵长类动物,而是一种古猿。
从那个时间点开始,生命之树上分出了不同的小枝丫,其中的一支,走上了一条通往“人类”的、充满艰辛的道路。
这条路,走了好几百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涌现出了一系列“中间版本”的物种,例如:
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大约450万年前,非洲大地上出现了一群很特别的古猿——南方古猿,他们的脑容量和现代黑猩猩差不多,长得也更像猿,但他们做了一件大事:直立行走。
从四肢着地到双足站立,这可不是为了耍酷。当时的非洲环境正在发生剧变,大片的森林退化成草原。站起来,意味着视野更开阔,可以更早发现天敌;解放出的双手,则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们人类演化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步。
能人(Homo habilis)
到了大约250万年前,出现了第一个被归入“人属”(Homo)的成员——能人,考古学家在他们的化石旁边,发现了最早的、被明确打制过的石器。
虽然这些石器在今天看来非常简陋,但这背后代表着巨大的认知飞跃,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能够目的地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工具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能人的脑容量,已经明显超过了南方古猿。
直立人(Homo erectus)
大约180万年前,直立人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的脑容量更大,制造的石器也更精美、更标准化。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使用火。火,带来了光明、温暖和安全,还能将生肉烤熟,杀死寄生虫,让营养更容易被吸收。
强大的生存能力,让直立人成为了第一批走出非洲的“探险家”,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洲和欧洲。
在这之后,还有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等各种古人类,总而言之,人类的演化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充满了各种旁支和已经灭绝的“亲戚”。
直到大约20万到30万年前,我们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智人(Homo sapiens)才悄然登场,并最终成为了“人属”下的唯一现存物种。
地球上第一个人哪来的?一个简单比喻告诉你答案
想象一下,假设你饿了,在你面前有一大碗米饭,现在你开始吃饭,但由于某种原因,你只能一粒一粒地吃。就这样,你吃下第一粒、第二粒……一直不停地吃,直到你感觉自己饱了,放下了筷子。
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到底是哪一粒米,让你感觉自己饱了的?
是最后一粒吗?显然不是。如果没有前面吃下的米粒垫底,最后一粒米什么用都没有,而即使不吃这粒米,你依然是饱的。
是倒数第二粒吗?也不是。是中间的某一粒吗?更不可能了。
所以你会发现,你根本无法准确地指出“让他吃饱”的那一粒米。因为“吃饱”这个状态,不是由任何单独一粒米决定的。它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是所有被吃下的米粒累积效应的体现。
也就是说,在“饱”和“不饱”之间,其实没有一个清晰的、瞬间的分界线。你只能感觉到,在吃的过程中,从“很饿”变成了“有点饿”,再到“不饿了”,最后是“饱了”。这是一个连续、渐进且细微的过程。
实际上,人类的演化过程也是这样,而相比之下,其累积的过程更加漫长,也更加细微。
从南方古猿到能人,再到直立人,最后到智人,整个过程经历了数百万年,包含了多达数十万代的积累,每一代都只是对上一代的“微调”,就像上述比喻中的一粒又一粒的米饭被吃下一样,而当这些微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量变终于引发了质变。
后来的古人类学家回头看,发现“嗯,这个阶段和几十万年前的祖先相比,脑容量、骨骼形态、行为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了。”于是,为了研究方便,他们便在某个地方画了一条线,说:“从这里开始,他们就可以被称为人类。”
也就是说,古人类学家这个“画线”的标准,其实是人为设定的,重要的是,它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点。
比如说古人类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脑容量标准”,认为脑容量超过一个特定的数值,比如600毫升,就可以被划入“人属”。但这本身就是一条为了方便研究而画的线,想象一下,一个脑容量599毫升的个体和一个601毫升的个体,真的有本质区别吗?显然没有。
事实就是,我们今天用来定义“人类”的那些特征(例如足够发达的大脑、复杂的语言、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等等),其实是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而不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砰”的一下打包上线。
所以从现代进化论的角度上讲,“第一个人”这个概念,其实是不存在的。
这就像上述比喻中的吃饭一样,当你拍着肚子说“我饱了”时,这个“饱”的状态,其实是你对整个吃饭过程的一个事后总结,而不是在某一粒米进入你嘴里时,你一下子就从“不饱”跳到了“饱”。
结语
综上所述,“第一个人哪来的”这个问题,其实是预设了一个从“非人”到“人”的分界线,而根据现代进化论,这个分界线其实并不存在。
实际上,我们现代人类的身体里,存在着几百万年来的祖先们积累下来的基因,他们每一代都只是努力地生存、繁衍,他们没有谁想过自己要“进化成人类”,而只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成就了我们现在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