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间寻宝 缩微拾光
天津图书馆缩微技术探秘点燃少年求知热情
在庆祝全国公共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成立40周年的浓厚氛围中,天津图书馆系统资源部缩微复制组凭借专业素养与热忱服务,圆满完成“天津图书馆暑期夏令营:纸间寻宝·铅字时光探秘主题营”第三日活动。该活动专为 7-12岁的小营员们设计,巧妙融合文献保护技术与历史探索趣味,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缩微拾光”之旅。
缩微复制组工作人员戴小山、查明珠介绍传统拍摄流程
缩微秘境初体验,历史触手可及
在缩微复制组的精心策划与引导下,孩子们怀揣好奇,首次踏入天津图书馆文化中心馆区神秘的缩微工作区。这里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概念,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现场演示,将一卷卷记载着岁月痕迹的胶片转化为清晰的数字影像,揭示胶片数字化流程的奥秘;深入浅出的设备原理讲解,让孩子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触摸”到承载历史信息的独特载体。
缩微复制组工作人员查明珠向营员们介绍数转模拍摄流程
寻宝解密,知识在游戏中生根
活动精心融入互动性十足的“寻宝”任务与问答环节,将专业的缩微技术知识转化为探索的密钥。孩子们化身小小观察员,通过细致观察专业设备、尝试解读胶片上的历史信息,一步步解锁关于文献保护的答案:
“缩微技术如何成为文献的时间胶囊?”
“古老的胶片存储与现代数字存储有何异同?”
“为何在恒温恒湿的库房保护下,珍贵的缩微文献能跨越500年时光?”
在充满挑战与乐趣的游戏中,文献保护的重要性与科技的神奇力量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缩微复制组工作人员查明珠和营员们一起阅读缩微胶片
亲手“复刻”时光,珍藏独一无二的记忆
探秘之旅的高光时刻,是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制作缩微胶片的奇妙过程。当一张张承载着自己出生当天重要历史事件的“缩微生日报”在手中诞生,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成长印记产生了独特共鸣。这份亲手制作的珍贵纪念品,不仅是一次难忘的手工体验,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了守护历史、传承文化的种子。
营员们制作的专属“缩微生日报”胶片
本次“纸间寻宝·铅字时光探秘主题营”第三日活动,是天津图书馆面向少儿群体开展文献保护科普教育的一次创新实践。它成功将专业性极强的缩微技术,转化为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极大激发了少儿对文献保护的兴趣与对历史文化的探索热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也因这些幼小身影的加入而更加令人期待。今后天津图书馆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指示要求,继续致力于创新服务形式,让科技的力量与人文的温度照亮更多求知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