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稀土高管神秘离职……是为了钱丧心病狂,还是用人机制确实有问题?
创始人
2025-07-02 10:20:25
0

点上面,快速进入并关注走向科学

走向科学微信公众号

K95028

看破迷雾,生就会更淡定从容

稀土高管递辞职信时,脸上笑得出汗。国安人员转眼站到门口。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2025年6月中国稀土行业真实上演的一幕。当掌握17种稀土元素精准分离技术的东方稀土集团副总廖春生宣布辞职时,国家安全部数据库里的"稀土技术保卫战"红色预警灯骤然亮起。

这位能让美日企业开出亿元挖角费的技术大拿,其离职公告中"工作安排"四字背后,藏着大国技术博弈的惊心动魄。

廖春生主导的"选择性沉淀分离法",能将钕错等重稀土纯度提升至99.9999%-﹣这种比黄金还高的纯度,直接决定着航母发动机稀土永磁体的耐高温性能,以及导弹制导系统陀螺仪的精度。

稀土永磁体

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显示,若失去中国的分离技术,其 F -35隐身涂层所需的钺元素供应将立刻中断,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机产能也会暴跌60%。正是这种"卡脖子"的技术价值,让廖春生的离职牵动国际神经。

正是因为稀土提炼技术对国家至关重要,有关部门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

根据2025年5月实施的《稀土核心技术人员管理条例》,这类掌握绝密工艺的高管离职需通过三重审查:首先在保密办进行6个月脱密期管理,期间禁止接触任何行业数据;其次需签署《终身竞业禁止协议》,禁止在境外稀土企业任职;最后由国家安全机关进行"去向背景审查"。

更关键的是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增设的"技术流失追溯条款"一一即便离职满5年,若发现技术泄密行为,仍可追溯刑责。2023年某稀土研究院前工程师在境外发表论文被追责的案例,正是这一制度的实践范本。

脱密期内,廖春生的工资按原标准的60%发放,手机被安装专用监控软件,每一次外出都会触发定位追踪。他的办公电脑早已接入国家稀土技术安全数据库,所有操作痕迹实时上传。更严格的是,其家属的出境申请也被列入重点审查名单,连孩子留学都需提前三个月向国安部门报备。这种看似严苛的管控,实则是对国家战略资源的深度保护。

在稀土重镇赣州,另一位退休五年的稀土专家王工。近期因填写移民申请表触发了预警系统。国安部门依法对其住所进行技术勘查,发现他退休后撰写的《稀土尾矿回收技术笔记》中,竟包含三项未公开的专利工艺参数。最终,这些资料被全部封存,王工也被列入"技术流失风险人员"名单,终身禁止接触任何稀土相关项目。

这种严密的防护体系,源自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目前,中国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高端稀土分离产能,北方稀土的自动化产线能将杂质压到亿分之一,这种技术优势让欧美企业望尘莫及。

为守住这份优势,国家不仅在物理层面构建"技术防火墙",更在人才管理上创新机制。例如,包头稀土研究院推行"技术分割"模式,将核心工艺拆分为十个模块,每个工程师只掌握其中一部分,避免技术被个人垄断。

当稀土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筹码,个人命运便与国家利益紧紧绑定。廖春生离职后,东方稀土集团迅速启用"80后"技术骨干王海燕接任,其团队已在无酸分离技术上取得突破。这种技术迭代正是应对外部挑战的最佳回应。而国家稀土创新中心正在筹建的"技术基因库",计划将核心工艺参数转化为区块链存证,为技术安全加上"数字枷锁"。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人选择负重前行,有人因利欲熏心坠入深渊。2024年,南方稀土集团某副总经理因51万美元诱惑泄露7项机密技术,最终喜提11年6个月刑期。

现在新能源车、风电、5G设备,哪样离得开稀土?全球需求2024年涨了30%,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八成,地位看着稳,其实危机四伏。国外企业不傻,盯着咱的人才猛挖,薪资直接开到天花板,国内企业根本招架不住。

为啥中国高管这么容易被挖?钱是一方面,但也不全是。查了些业内消息,国内稀土企业管理有点乱。员工吐槽,领导拍脑袋决策,研发经费批得慢,除了干活儿还得天天开会写PPT,人才憋屈得不行。反观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室设备顶尖,研发环境宽松,还给期权、绿卡,很难不让人心动?有网友在X上爆料,说某高管离职前在公司被边缘化,提案老被否,最后气得直接跑路。这不就是逼着人走吗?

去年跟一朋友吃饭,他就在稀土行业干,聊起来满肚子苦水。说公司开会老讨论面子工程,真正搞研发的没几个发言权,工资还被拖。他那时候就说,国外猎头老给他打电话,薪资是现在的两倍,他没去,但听语气也有点动摇。这不就是现实写照吗?人才不是机器,留不住就跑了。

企业咋办?先得把人才留住。薪资得跟上,起码别让人家国外开个价你就傻眼。研发环境也得改,少点官僚作风和国企病,多给技术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有,内部网络安全得做扎实。2024年,某稀土公司就因为内网被黑,损失了上亿订单。

激烈人才争抢是从2023年开始的,国家出台政策限制稀土出口,国外急了,开始使劲儿挖人。查了数据,2024年全球稀土需求预计突破22万吨,中国供应18万吨,剩下的缺口全靠其他国家补。

这时候,国外要是把咱的技术偷去,自己提纯成本降下来,中国的定价权就没了。技术泄密后果是很严重的,2018年,某稀土企业副总偷偷把提纯工艺卖给一家日本公司,赚了快2000万,结果国家损失几十亿。这人后来被抓了,可技术已经流出去,追不回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稀土企业都拉胯。查到个案例,江西一家稀土公司2024年推了个技术期权计划,核心员工能拿公司股份,离职率直接降了20%。这招儿挺聪明,钱给到位,荣誉感也得跟上。毕竟,谁不想为国争光?可光靠企业也不行,国家得牵头。稀土是国之重器,监管得跟上,国外挖人得有点代价,不然这窟窿越捅越大。

对稀土行业的人才流动,网上有人说,留下来是爱国,出去是追求个人价值,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稀土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战略资源。当一位工程师的头脑价值超过十座矿山时,如何在技术保护与人才流动间找到平衡,或许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命题。

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谏言谏策。

欢迎到下面留言发表您的看法

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灯塔——走向科学

走向科学文章,只为探寻真理,您的一次传播可能点亮无数人的生命。

好文章,要分享

告知好友“点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985成立新学院!教授来自小米... 7月2日 武汉大学机器人学院成立大会 在该校举行 学院将从小米、宇树、乐聚、优必选等 机器人、智能制...
南A中心系列项目投入(试)运营... 南A中心展示中心内的人工智能技术体验与互动区。 南宁晚报通讯员郑慧倩 摄 南A中心外景。 南宁晚报...
滴滴亮相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 7月1日至3日,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本届交通展,突出展示交通运...
华为Pura 80 Pro深度... 华为Pura 80系列作为首款搭载鸿蒙5.1的高端直板旗舰,一经开售便吸引了无数目光,我也怀着好奇与...
免费开放,我国自主创建的全球科... 7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由我国机构自主创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科技...
马斯克又拿到钱了 旗下xAI获... 【TechWeb】7月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表示,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
突破性进展!美国科学家用新型生... 近日,美国维克森林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生物打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利用新型生物墨水3D打印出功能...
阿里云将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 央广网北京7月2日消息(记者 冀文超)阿里云将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基础设施布局将扩展...
美光推出2600 QLC固态硬... 美光新推出的2600客户端QLC固态硬盘通过动态优化缓存技术,使QLC闪存实现了与TLC相当的写入性...
苹果最薄iPhone 17 A... 据知名爆料人Front Page Tech发布的视频,披露了苹果史上最薄智能手机iPhone 17 ...
共赴数智未来 赋能民企发展——... 潮新闻客户端 7月1日,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内热潮涌动,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委员会全...
教育部: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方向... 李晶昀 AI图 记者今天(2日)从教育部获悉,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
原创 好... 前两天,一位名叫Igor Bogdanov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贴出了大疆未发布的扫地机器人的实物照片,...
专访AI.Talk赵汗青 - ... 前两天,一个AI的虚拟IP火了,刷爆了整个AI圈。这个AI IP,叫YURI,出自我心中一直封神的A...
宇丰机械取得反冲洗液体过滤器专...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宇丰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反冲洗液体过...
具身智能机器人:精准执行与灵活... 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中,一个名为验证模块的核心组件正逐渐崭露头角,它在提升机器人自主作业能力方...
网络巨头Cloudflare默... 互联网公司Cloudflare将默认阻止人工智能爬虫在未经网站所有者许可或补偿的情况下抓取内容,此举...
杭州捷行智能科技申请自动扶梯和... 金融界2025年7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捷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自动...
【活动回顾】医疗器械上市及出海... 2025年6月26日,由BioBAY与美凤力联合主办的“医疗器械上市及出海新路径新资源分享会”在苏州...
南天东华取得具备身份识别功能电... 金融界2025年7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南天东华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