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峰)从“半部电台”到5G赋能千行百业,从5G-A实现规模商用到6G技术加速推进,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通信发展史中,中国电信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奋斗的生动写照。中国电信通信网络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不仅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更成为推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创新引擎。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国电信赓续红色电信精神,加快建设“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以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谱写发展与进步的时代新篇章。
“半部电台”起步,红色电信砥砺前行
在中国电信技术发展的早期,通信设备极其匮乏,条件极为艰苦。1930年12月,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缴获了一部电台,可惜当时这部电台只能收报,成了“半部电台”。但它却是9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件高科技通信装备,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红色电信事业的起步。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正是这“半部电台”屡建奇功,被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克敌制胜的大法宝”,中国红色电信事业也从“半部电台”开始,不断发展壮大。
从“半部电台”起家,穿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火硝烟,红色电信事业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1950年,中国电信建立了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1958年,中国第一部载波电话机面世。1959年中国第一个纵横自动电路实验局投入使用。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电信行业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进步,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通信能力逐步提升。到1985年,中国电信建成微波电路17000多公里,形成了有线与无线、明线与电缆、短波与微波共同组成的多种通信手段并存的全国干线通信网。20世纪80年末,中国电信开始高质高速构建现代化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通信骨干网,成为新中国通信建设跨时代的世纪工程,这一时期,中国电信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
从手工操作的电报机到自动化的电话交换机,从简单的有线通信到初步的无线通信,中国电信技术在不断进步,这些成就为后续的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跟随到引领,通信技术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电信在网络技术演进发展的历程中,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强化深度覆盖,提升覆盖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勇当互联网时代的开拓者、全光网络的领跑者、移动通信的革新者和5G-A时代的引领者。
1995年5月,中国电信建设的我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速率最高、用户最多的全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正式向社会开放,开始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大规模建设。1999年中国电信主导互联网第一次大提速,从56k拨号上网升级到ADSL上网,引领全国进入互联网宽带时代。2011年年初,中国电信率先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推进光纤到户(FTTH)和用户百兆接入,并于2017年率先开启全光网2.0时代,构建全球规模、性能最优全光骨干网。近年来,中国电信持续开展全光网络建设,率先实现千兆网络升级,加速推进万兆光网建设,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可靠、强大的通信保障,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移动通信领域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5G-A引领的崛起历程。每一次技术的跨越都带来了通信能力的巨大提升,也推动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电信在2008年获得移动牌照后,全面提供CDMA-EVDO接入的3G移动通信网络,并实现全国3G全覆盖。此后紧跟国内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2014年按照国家部署开展4G混合组网试验,在56个试验城市部署TD-LTE与LTE FDD的混合网络。2014年9月,中国电信天翼4G业务正式发布,在4G普及基础上,2015年,中国电信推出4G+服务,2019年5G实现商用以来,中国电信不断加大基站投入力度,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全球最大的LTE-FDD网络、全球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全球最大的千兆光纤网络,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运营商、国内唯一的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构建了业界首张自主可控、5G+卫星、“陆海空天”一体化的网络,成为国家通信网络“脊梁”、值得信赖的中流砥柱。
5G-A万兆时代,中国电信在5G-A网络建设上持续领跑,2024年已在121个城市部署约7万个5G-A基站,RedCap覆盖超200城,2025年进一步扩展至150余个重点城市,核心商圈、交通枢纽等关键场景实现连续覆盖。以5G-A、万兆光网为基石,中国电信以通信技术的升级,引领行业从“高速连接”迈向“智慧互联”,开启“万物智联”新篇章。
6G启航,布局下一代通信新未来
(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5G-A的规模商用,6G技术的研发和推进已经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焦点。2025年,6G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彰显了国家对6G发展的高度重视。6G技术不仅将进一步提升通信速度和网络性能,还将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构建更加智能、高效的通信网络。
中国电信从2022年起,发布了《6G网络架构展望白皮书》《6G分布式组网技术白皮书》《网络节能技术白皮书》等多部白皮书,共享自身最新科研成果,推进6G创新与产业进程。提出了全新的网络架构理念——“三层四面”的数据驱动分布自治网络。通过联合产业链的技术攻关,中国电信正将这一理念逐步转化为商业实践,推动6G技术的落地。
一直以来,中国电信将“天地一体”作为6G发展的核心方向,在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方面,致力于构建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深度融合的立体通信体系。通过毫米波、太赫兹频段的技术突破,以及自主研发的5G+/6G无线仿真平台,中国电信实现了星地融合网络的高效协同。牵头“6G卫星通信接入组网技术”国家项目,创新地提出了以地面网络技术带动卫星通信发展的后向兼容思路,依托“天通一号”卫星通信系统,积极推进实验。
通感一体是面向6G的重要技术,中国电信牵头了首个由企业主导的国家6G通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创新性地提出“基站感知”国际标准,完成NTN卫星技术验证及毫米波通感测试。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研究院持续开展6G网络架构及关键技术攻关,依托中国电信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自主研发并建设了6G分布式网络试验平台,开展6G网络关键特性的测试验证,为6G候选架构和技术选择提供基础依据。
每一次技术的跨越都带来了通信能力的巨大提升,也推动了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未来,随着6G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中国电信行业将继续发挥其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